那米粒
摘要:目的:分析在消化內鏡檢查護理中使用PDCA循環模式之后的護理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是我院236例從2015年4月到2Ol6年8月期間進行消化道內鏡檢查的患者,并把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是觀察和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的是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加PDCA循環模式的是觀察組。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結果:使用PDCA循環的觀察組滿意度較高,而且投訴率和感染率都比較低。結論 :通過觀察發現,PDCA循環模式適合在消化內鏡檢查護理中進行應用,可以推廣。
關鍵詞:消化內鏡 檢查 PDCA循環
消化內鏡檢查是消化內科的常規檢查,消化內鏡檢查可以對患者食管、胃、十二指腸等消化道系統內出現的腫瘤、炎癥、潰瘍等進行診斷。由于消化內鏡檢查會對患者消化系統造成一定程度的創傷,所以,在此項檢查中護理風險因素比較多。目前,PDCA循環模式經常被應用到對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的護理當中。為了觀察接受消化內鏡患者在使用PDCA循環模式對護理風險進行管理后的效果,筆者做了這次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是我院的236例患者,這些患者都需要進行消化內鏡檢查。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分別是對照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60例,女性58例;年齡從17歲到71歲,平均年齡在42歲左右;這些患者中,需要進行食管鏡檢查的患者18例,需要進行胃鏡檢查的患者45例,需要進行小腸鏡檢查的患者20例,需要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3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61例;年齡從18歲到69歲,平均年齡在41歲左右;這些患者中,需要進行食管鏡檢查的患者18例,胃腸鏡檢查47例,小腸鏡檢查22例,結腸鏡檢查31例。兩組患者的資料不存在差異,可以比較。 (P>0.05)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都需要進行常規護理。護理方法如下:檢查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藥物過敏情況、既往史等做到詳細的了解,并且叮囑患者檢查之前的八小時內需要禁食,四小時之間需要禁水,對于需要進行小腸鏡檢查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要在檢查之前灌腸。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護理人員需要隨時進行檢測。護理人員需要在檢查結束后,將患者送到觀察室,接受觀察。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道內鏡檢查中對患者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有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是計劃階段,接著再進入實施階段,之后進入檢查階段,最后階段是處理階段。各階段的實施辦法:第一,計劃階段。需要成立一個評估護理風險的醫療小組,這個小組中,包括護士長、責任護士,由護士長來擔任小組的組長。護士長的職責范圍包括;確定護理目標,明確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對于患者接受消化內鏡檢查中存在的護理問題需要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分析。經研究發現,護理過程中有一些問題,比如,內鏡清洗消毒不符合標準,提高了患者消化道發生感染的概率。不能有效地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降低了患者進行檢查的配合度。第二,實施階段。護理風險評估小組需要以醫院相關制度為依據,然后進行組內討論來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1)醫院需組織消化內科護理人員展開護理技能培訓,以此使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獲得提高,對消化內鏡的清洗消毒按標準嚴格執行,降低患者發生消化道感染的風險率。(2)相關考核制度的制定。考核制度由醫院來制定,需要明確消化內科護理人員的職責,并且相互之間還需要配合,從而保證順利地開展各項護理工作。(3)消化內科護理人員需要在醫院參加醫患溝通技巧方面的培訓,經過培訓后,能夠和患者積極主動地進行溝通,對于患者的病情和內鏡檢查的知識做到全面地了解,并以患者的情緒狀態為依據,針對性地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增加患者進行檢查時的配合度。第三,檢查階段。醫院還需要設立一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用來負責對消化內科護理工作的定期抽查,將護理人員掌握培訓內容的程度和績效掛鉤,促使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地開展護理工作。
第四,處理階段。護理風險評估小組的工作會議需要每個月召開一次,對于護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行總結,然后進行討論,最后制定出解決的方案,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優化后的護理風險管理方案。
1.3 評定護理效果的標準和觀察指標
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調查,需要在患者出院之前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每個問題只有滿意和不滿意兩個選項。還需要對患者護理投訴率和消化道感染率進行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的處理使用的是統計學軟件的20.0版本。 主要的技術資料使用百分比進行表示,X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用P<O.05表示。
2.結果
接受護理后,對照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的滿意度只有 84.74% (100/118),而發生消化道感染的機率高達 15.25% (18/ 118),護理投訴率也比較高,為19.49%(23/118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的滿意度高達 92.37% (109/118),而發生消化道感染的概率僅為6.78% (8/118),護理投訴率只有3.39% (4/119 )。從護理滿意度對比來看,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的消化道感染率和護理投訴率發現,觀察組患者這兩項指標低于對照組。
3.討論
在臨床上,使用消化內鏡來檢查疑似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可以對病灶位置、發病類型、發病性質進行明確。但是此項檢查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創傷,而且患者會比較恐懼緊張,配合度低,因此護理方面的風險會比較容易發生。對進行消化道內鏡檢查的患者開展PDCA循環模式來進行護理風險管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些問題,能夠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
結語:PDCA循環模式在臨床上的應用,主要是分四步走,第一步,先計劃;第二步,實施;第三步,檢查;最后一步是處理。經過研究得知,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不僅能夠達到護理的階段性目標,還可以使護理水平得到整體的提高。最后,得出結論,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檢查護理中能夠起到很好的護理風險管理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林曉玲,蘇桂如,鄒素娟,歐陽瑜瑜.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11):134-136.
[2]田蓮.評價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3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