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文鈞
摘 要:區塊鏈技術因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容錯性高、匿名性等特點,在金融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挑戰進行了分析,為促進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區塊鏈;金融;銀行
一、區塊鏈技術的產生與特點
區塊鏈,是實現了數據公開、透明、可追溯的產品的架構設計方法。區塊鏈最初是作為加密貨幣的底層技術,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區塊鏈的應用領域也逐步變廣。從區塊鏈1.0階段的數字貨幣體系發展到現在的區塊鏈3.0階段,應用能夠擴展到審計、公證、醫療、投票、物流等各種領域。
基于共識機制、加密技術和分布式技術等技術基礎的區塊鏈技術的主要特點包括:(1)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采用分布式數據存儲,網絡中所有的節點都有相同的區塊數據和記賬權利,理論上都處于平等地位。點對點的直接交互,無需中心化代理,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同時能夠提高提效率,降低成本。(2)不可篡改性。區塊鏈中,每一個區塊通過儲存前一個區塊節點的哈希值來實現鏈式儲存。當節點試圖篡改交易數據時,區塊的哈希值也會隨之改變,鏈式結構就會被破壞。(3)容錯性高。分布式記賬使每一個節點都參與到記賬和儲存中,像一個超大的數據庫,少數節點的問題不會影響整個區塊鏈的運轉,也不會影響已經儲存的數據。(4)匿名性。區塊鏈中,公鑰地址是用戶身份識別的標志,用戶不需要公開或驗證自己的真實身份信息,個人的隱私信息得到了匿名保護。
二、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在區塊鏈的探索和應用中,金融是區塊鏈最先涉及也是應用最廣的領域。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如下領域:
1.數字貨幣
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也是使用最廣泛最成功的應用就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在比特幣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萊特幣、達世幣等其他各具特色的數字貨幣。基于區塊鏈體系的數字貨幣,去中心化的結構使維護成本大幅降低;公開透明的算法使跨區域的互信能夠達成;數據的公開使數據的篡改幾乎不可能。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經有七百多種數字貨幣處在運行中。
2.支付結算
區塊鏈技術能夠幫助客戶避開復雜的系統和中間機構,為交易雙方直接提供點對點的聯系,既能夠縮短結算時間提高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費用,交易的安全性也能夠得到保障。特別是在跨境支付領域,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高效便捷的優勢更為明顯。Ripple是全球第一家國際網絡支付公司,為加入聯盟內的金融機構提供基于區塊鏈協議的外匯轉賬方案,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數字票據
數字票據融合了電子票據的功能以及區塊鏈技術的優勢,能夠實現票據傳遞的去中心化,有利于提高效率防范風險。R3 CEV公司發起的R3區塊鏈聯盟聯合以太坊、微軟共同研發了一套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商業票據交易系統,花旗銀行、匯豐銀行等四十多加銀行巨頭參與其中。在國內,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等近二十家銀行組成了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平臺跨行交易量達600億元,成為國內數字票據交易的領先平臺。
4.證券交易
區塊鏈技術的特點也能夠幫助證券交易減少大量手工和人工操作,減少人為錯誤,縮短結算時間,提升交易效率。許多金融機構和交易所積極的開展了相關的應用探索。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線的Linq區塊鏈私募證券交易平臺,可以為使用者提供管理估值的儀表盤、權益變化時間軸示意圖、投資者個人股權證明等功能,使交易雙方能夠更高效的獲取和管理證券信息。
5.保險
區塊鏈共享透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點,能夠幫助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保險公司更及時準確的獲得風險信息,降低保險業長久以來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和逆向選擇的風險,降低保險的核保成本和管理成本。陽光保險是我國第一家開展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保險公司,它推出的“陽光貝”積分是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保險業信任問題的成功嘗試。
三、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領域面臨的挑戰
區塊鏈技術發展迅猛,應用廣泛,但因其在技術、監管等方面的問題,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過程中仍面臨不少挑戰。
1.技術難題仍需突破
區塊鏈技術分布式的記賬與儲存帶來了不可篡改和容錯性高等優勢,但同樣也帶來了儲存空間膨脹、區塊容量不足的問題。基于工作量證明機制的區塊鏈技術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來產生新的區塊,造成區塊鏈運行中較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時也降低了區塊鏈的運行速度。另外,分布式記賬也使每個節點的防御力較弱,增加了單個節點受到攻擊的風險。這些技術風險都將制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2.技術監管難度大
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點使每一個節點都有同樣的重要性,也使每一個節點都成為了金融監管的對象。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可以不需要傳統賬戶和金融機構,直接進行點對點的交易,這使金融的監管和稅收的管理變得更加困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還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和國家的邊界,并存在匿名性的特點,不法分子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非法交易和偷稅漏稅等違法活動將更加難以被發現,對其的監管也顯得愈發困難。
3.技術人才缺乏
區塊鏈發展迅猛、應用廣泛,各國對區塊鏈人才的需求都迅速增長。招聘網站的報告顯示,近年來企業對區塊鏈職位的招聘呈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增長。盡管需求井噴式增長,但滿足需求的人才嚴重不足。國研智庫報告顯示我國真正能夠滿足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需要的人才僅占需求總量的7%。儲備人才的不足將嚴重制約區塊鏈技術在我國金融領域的應用。
四、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發展建議
區塊鏈技術給金融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但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仍有諸多問題。本文建議從以下方面入手,讓區塊鏈技術更好的在金融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其一,完善法律法規,創新監管體系。針對區塊鏈的特點,需要創新監管思維,合理利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提高監管水平和監管效率,并形成明確的法律法規,強化制度保障。其二,積極探索應用場景,促進應用落地。針對區塊鏈的特點,尋找金融領域的適合的應用場景,以及金融與貿易、物流等領域的聯合應用場景,推動相應技術的落地去解決真正的業務問題。其三,創新人才培養,推進技術儲備。充分發揮產業、研究機構和大學的共同作用,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企業需要的創新型區塊鏈人才,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和轉化。
參考文獻
[1]伍旭川.區塊鏈金融應用面臨的挑戰[J].中國金融,2019(23):28-29.
[2].區塊鏈金融的落地挑戰[J].中國總會計師,2020(02):170-171.
[3]許荻迪.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金融,2019(02):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