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玉霞
摘要:目的:評價流動人口中心社區計劃接種健康教育干預方法的效果,評價健康教育對提高流動兒童計劃接種率的意義。方法:我們選擇流動人口較多的社區作為干預措施。為調查流動人口的疫苗接種史和疫苗接種知識,隨機抽取干預前后一定數量的流動人口兒童。結果:干預實施后五種疫苗接種率分別較未干預執行前提的高約7.3%;干預疫苗后的流動人口中對疫苗及接種治療方案變化的信息知曉率將較無干預計劃前時有較大提高,最高為19.0%,最低為11.0%。結論:在一些流動人口特別聚集多的城鄉社區普遍開展流動社區疫苗預防接種的健康教育,對迅速提高流動人口疫苗健康接種防病意識,增加流動人口疫苗接種率等具有很大的現實教育意義。
關鍵詞: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Q939.9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3--01
引言
建立科學有效的干預方法,提高流動兒童的免疫接種率,一直是免疫工作者的奮斗目標。通過多年來對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管理的不斷探索,為流動人口開展疫苗接種健康教育,將是提高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率的有效途徑。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流動兒童是指0-6周歲在外區或在相關地區連續居住3個月以上的兒童。在全村或鎮隨機選取一個流動人口較多的社區作為研究點,隨機抽取干預前后的受試者調查五苗的接種率和疫苗接種規劃知識的識別率。
2.干預方法
在流動人口社區開展了4個月的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張貼海報、在家面對面交流、發放傳單、掛橫幅、播放宣傳片等。
3.調查內容
查詢流動人口總體情況、疫苗接種現狀、流動人口疫苗接種計劃知識,逐步完成自制綜合調查登記表。疫苗接種歷史基于初次疫苗接種證書。
4.調查人員
參與免疫計劃的免疫專家和訓練有素且合格的社區衛生工作者。
5.統計學分析
檢查調查登記表和清理報表數據,輸入EXCEL表格,應用SPSS 18.0統計分析報表軟件來進行統計報表及統計分析。
二、結果
1.一般情況
干預前后在流動人口中心隨機調查的6歲以下流動兒童人數分別為136和129人,兩組中男孩比例均高于女孩,且呈直線上升趨勢。這是因為我國的男女比例不平衡。調查中,1~3歲兒童人數較多,3~6歲兒童人數較少。這是因為3歲以上的孩子默認上幼兒園。省外流動兒童人數較多,占被調查對象總數的四分之三,這與昆山外省流動人口主要流動的特點相吻合。
2.健康教育對流動兒童五苗覆蓋率的影響
共調查發現被調查兒童接受干預治療措施結束前的尚未全部滿足學前1周歲保育標準條件的農村流動及留守兒童共有136例,其中僅有符合五苗全覆蓋要求申請受調查補助對象共123例,不合格對象13例,五苗的覆蓋率已達到為90.4%,五苗以上未全部覆蓋補助對象數126例,不合格補助病例數3例,五苗覆蓋率平均僅有為97.7%。
三、討論
疫苗預防性接種免疫計劃項目是發達國家控制人口和人口消滅艾滋病相關重大傳染病發生的重要根本控制措施,是其經濟增長活躍時地區公共基本國家衛生預算項目中的主要核心。隨著我省中國農民工經濟活動的規模不斷迅速發展,許多年輕農民工開始涌入省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鄉村和沿海城市。由于農民工流動兒童家長雙方的知識文化水平、生活條件差別等各種相關管理因素,部分孩子的家長只知道生病去醫院,卻不知道沒有防病。此外,流動兒童疫苗的計劃免疫率高和及時接種免疫率亦較成人低。報告最后認為,健康教育仍是進行流動兒童實施免疫球蛋白接種免疫的一個前提環節和制度保障。因此,它還探討出了我國健康教育機制在切實提高對流動健康兒童免疫率方面起的基礎性作用,并由此為國家各級有關政府決策和中央部委建議提供出了有益參考意見。
流動兒童中的一個主要潛在監護人年齡是大約20周歲~到45歲間的適齡人群,他們可能對兒童疫苗和接種等相關醫學知識的了解知曉程度也直接的關系到這些流動兒童五年的兒童疫苗接種率。本專項研究擬通過隨機問卷選擇部分流動人口較聚集地區的流動社區人群進行相關干預,通過問卷自我調查對照問卷調查獲得流動社會人口對五種以上疫苗接種率知識的基本知曉率水平和部分流動人口被干預接種前了解的相關疫苗及接種知識。因此,對流動人口特別聚集在的一些社區適時開展關于預防與接種免疫計劃免疫的相關社區知識健康科普教育,對切實提高社區流動人口接種預防及接種免疫計劃知識普及的正確認識能力非常之有的幫助。隨著我市流動人口計劃免疫意識能力的得到不斷增強提高,流動人口每年的接種免疫計劃接種率預計也一定將穩步提高。
流動人口兒童免疫登記是我國一項相當復雜緊迫的大社會系統任務,其中衛生部工作不能是單獨部門完成,需要涉及多個專業部門之間的緊密配合,尤其必須是小區居委會、病房、警察局、幼兒園、學校衛生部門等有關部門積極的協助配合。因此,地方政府也應主要負責綜合協調、監督考核和指導評估基層各部門的開展有計劃人口接種預防健康教育服務工作,將基層流動預防人口預防健康教育相關工作考核納入當地各行政職能部門年終的績效考核指標,落實補償與處罰。由于人數和能力有限,公關范圍狹窄,本研究僅采取張貼海報、在家面對面交流、發放傳單、懸掛宣傳條幅等形式進行。
結束語
“預防重于治療”的信息正在向流動兒童的看護者傳播,積極的預防接種意識是兒童及時接種疫苗的有力保障。雖然流動兒童免疫計劃管理是免疫規劃的核心和艱巨任務,但我們將通過積極服務、促進和加強教育,在流動兒童免疫事業上取得突破。
參考文獻:
[1]岑綺玲,羅小燕,趙玲杰,等.影響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的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5).19-20.
[2]楊秀麗.寧安市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4).104.
[3]陳曉艷,張淑芳.社區兒童家長計劃免疫知識認知與需求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396-398.7B5BE3F0-B78F-4808-9BD1-F80A6C22D7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