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先
(北汽重型汽車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0)
在重卡冷卻系統開發設計中,冷卻模塊護風罩的設計十分重要,不同的結構尺寸會使得通過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不同,平均風速越高,帶走的熱量越多,散熱器、中冷器和冷凝器展現的換熱能力越強。在以往重卡冷卻系統開發過程中,冷卻模塊護風罩往往憑經驗設計,很難確定所設計的護風罩是否合理。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計算機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得到了廣泛的應用。CFD是在經典力學、數值計算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興學科。它是目前解決三維流動問題的重要手段,以往需要通過大量試驗得到的流動信息可以通過模擬計算獲得。與試驗數據相比較,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本文以國內某重卡冷卻模塊護風罩為研究對象,利用計算流體學分析軟件CFD STAR CCM+,分別得到在扭矩點和功率點兩種工況下通過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芯體表面的平均風速,然后根據平均風速的仿真結果,選擇尺寸合適的護風罩。
1.整車基本參數
車速:24 km/h;前圍格柵通風率:19%。
2.發動機基本參數
功率點轉速:1 900 r/min;扭矩點轉速:1 100 r/min。
3.冷卻系統基本參數
冷卻系統基本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冷卻系統基本參數
護風罩:護風罩端面相對于風扇斷面的尺寸保持不變,僅改變護風罩對風扇的遮擋比例,各種狀態下護風罩對風扇的遮擋圖片分別如圖1所示。圖1中,a中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為20%;b中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為40%;c中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為60%;d中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為80%;e中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為100%。

圖1 各種狀態下護風罩對風扇的遮擋示意圖
本文應用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Catia建立冷卻系統和發動機艙的幾何模型,其中包括冷卻模塊(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風扇、發動機、進氣格柵等,整車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整車模型
由于整車模型比較復雜,完全按照其真實實體建立模型比較困難,因此在保證不對模擬計算結果產生很大影響的前提下,對幾何模型進行一些簡單處理(簡化后的模型如圖3所示),具體 簡化方法是:(1)用等效通風率的前圍格柵模型替代現有的格柵數模;(2)去掉車輪,油箱、傳動軸等對流動影響較小的部件。

圖3 簡化后的幾何模型
網格是CFD模擬與分析的載體,網格的質量直接影響CFD的計算精度和計算效率。網格分為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兩大類。結構化網格主要是六面體網格單元,非結構化網格包括四面體和五面體網格??紤]到幾何模型比較復雜,本文應用六面體trimmer網格劃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網格劃分質量和計算精度,同時應用棱柱體網格(prim)模擬風扇葉片的流動邊界層。計算模型的總網格數約為330萬,具體網格如圖4所示。

圖4 幾何模型劃分后的網格
本文采用三維計算分析軟件STAR CCM+對研究對象進行模擬分析,將標準K-Omega模型與多重坐標系模型結合,并將冷卻模塊(含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設定為多孔介質,可較好地模擬風扇的工作狀態。同時為了提高計算精度,在風扇扇葉壁面附近用壁面函數法來描述壁面附近邊界層流體速度、壓力等分布。計算機模型所取的邊界條件如表2所示。

表2 計算機模型所取的邊界條件
計算模擬過程采用穩態計算,16 G內存的計算機經過12個小時的計算,結果收斂。
(1)當護風罩對風扇的遮擋比例為20%時,發動機扭矩點和功率點工況下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的平均風速如表3所示。

表3 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
(2)當護風罩對風扇的遮擋比例為40%時,發動機扭矩點和功率點工況下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的平均風速如表4所示。

表4 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
(3)當護風罩對風扇的遮擋比例為60%時,發動機扭矩點和功率點工況下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的平均風速如表5所示。

表5 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
(4)當護風罩對風扇的遮擋比例為80%時,發動機扭矩點和功率點工況下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的平均風速如表6所示。

表6 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
(5)當護風罩對風扇的遮擋比例為100%時,發動機扭矩點和功率點工況下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的平均風速如表7所示。

表7 流經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
(1)在發動機扭矩點(風扇轉速1 201 r/min)工況下,護風罩對風扇的覆蓋比例與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芯體表面平均風速的關系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與冷卻模塊 平均風速的關系
從圖中可知,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在20%~43%時,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芯體表面平均風速隨遮擋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在43%~100%時,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隨遮擋比例的增加而減小。
冷卻模塊的換熱量公式為

其中,代表熱量,為比熱容,為空氣密度,為冷卻模塊芯體正面積,為通過冷卻模塊芯體表面平均風速。
從式(1)中可以得知,冷卻模塊的換熱量與芯體表面風速成正比。即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在20%~43%時,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的換熱量隨遮擋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在43%~100%時,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的換熱量隨遮擋比例的增加而減小。
(2)在發動機功率點(風扇轉速2 075 r/min)工況下,護風罩對風扇的覆蓋比例與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的關系曲線如圖6所示。

圖6 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與冷卻模塊平均風速的關系
(1)文章應用CFD軟件STAR CCM+對某重卡自卸車冷卻系統進行模擬計算,獲得了功率點和扭矩點工況下通過散熱器、中冷器和冷凝器芯體表面的平均風速。
(2)在發動機扭矩點(風扇轉速1 201 r/min)和功率點工況(風扇轉速2 075 r/min)下,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在20%~43%時,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芯體表面平均風速隨遮擋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在43%~100%時,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表面平均風速隨遮擋比例的增加而減小。
(3)在發動機扭矩點(風扇轉速1 201 r/min)和功率點工況(風扇轉速2 075 r/min)下,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在20%~43%時,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的換熱量隨遮擋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護風罩對風扇遮擋比例在43%~100%時,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的換熱量隨遮擋比例的增加而減小。
(4)從仿真分析結果看,CFD仿真軟件STAR CCM+可以量化護風罩對冷卻模塊表面平均風速的影響,能支持護風罩設計的正向開發,相對于早期的經驗設計,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