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芳娟
摘 要: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教學走向專業化的重要標志,也是落實工業化強國的重要方向。機械專業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舉措。機械專業具有較強的實操性,注重增強中職生的專業動手能力,以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本文注重從機械專業實訓的現狀入手,探究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機械專業 實訓教學 教學現狀 改進策略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China, but also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owerful industrialized country. Mechanical specialt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talents. The mechanical major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pays attention to enhancing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abil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chanical training and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 words:mechanical specialty,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status, improvement strategy
通過實際的教學,以及同事之間的交流,教學者發現:中職生不能提起機械實訓的學習熱情;部分教學者教學能力差的狀況。為此,實訓教學者需要結合現狀,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結合相應的原因,進行實訓策略的調整,實現機械專業有效教學。本文以教學者和中職生為兩個角度,進行此部分內容的論述。
1 機械專業實訓教學現狀
1.1 中職生實訓興趣淡薄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部分教學者在機械實訓課程開展中,由于以下兩方面原因,造成中職生的實訓學習興趣淡薄。方面一,部分實訓教學者在設計實訓課程時,往往設置難度較高的實訓內容,導致中職生在實訓中面臨多種多樣的問題,讓中職生存在較為嚴重的挫敗感。方面二,部分實訓教學者往往運用模擬的方式,開展相應的實訓課程,并不注重讓中職生參與到實際的實訓課程中,導致中職生并未全面了解此部分內容,造成中職生對實訓學習興趣淡薄的狀況。
1.2 教學者教學能力較差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教學方式開始融入到機械教學中。部分教學者并不注重轉變原有的授課方式,也不注重升級個人的實訓教學理念,導致最終的實訓教學效果差。與此同時,教學者受到傳統實訓模式的束縛,往往采用原有的教學方式,導致中職生在無興趣的狀態下學習相應的實訓知識,造成實際實訓效果差的局面。
2 機械專業實訓教學策略
2.1 精準性教學,增強實訓教學的樂趣度
教學者需要轉變傳統的授課理念,真正了解更多的教學方法,為中職生搭建趣味性的實訓模式,讓中職生感受機械實訓學習的新鮮感,讓他們更愿意學習,并主動從實實在在的實訓中,學習新的機械知識,掌握高效的操作方法。為此,教學者需要進行精準性教學,讓實訓課程的效益發揮大最大化。
以《渦輪蝸桿傳動》為例,教學者考慮:如何解決中職生無法理解此機械原理的問題,并考慮運用多媒體,展示渦輪蝸桿的工作狀況,讓中職生了解渦輪蝸桿的特點。與此同時,中職生在實訓室中,尋找具備渦輪蝸桿的設備,并進行相應原理的闡釋。中職生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可以在實訓中加深對此部分內容的理解,促進他們實訓學習興趣的激發。
2.2 一體化教學,增強中職生綜合實訓能力
一體化課程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理論與實踐的積極作用。中職生在理論課程的學習中,可以聯想實踐中的內容,更為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中職生在實踐課程的學習中,可以聯系理論知識,更為具有方向性的開展針對性的實踐。中職生在一體化學習過程中,可以真正獲得理論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雙重提升。
為了構建良好的一體化授課模式,教學者可以組織中職生進行實習,參與到一線的企業生產過程中,促進中職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為了讓中職生的實訓課程得到有效的引導,企業可以安排有經驗的師傅,對中職生的實習狀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中職生通過實訓課程,可以真正了解各個崗位對于人的能力要求,也能在實習的過程中,運用機械語言進行交流,讓他們真正從實際出發,構建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連接,提升中職生的綜合實訓能力。
2.3 優化教學法,提升中職生的思維創新力
在機械實訓課程中,教學者需要優化原有的教學方式,真正從實際生產的角度,構建相應的實訓課程。此外,教學者需要真正從機械實訓課程入手,構建“先學,后教,再指導”的方式,增強中職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為此,教學者從具體的實訓問題入手,并讓中職生發表個人的看法。與此同時,教學者可以結合中職生的實際實訓狀況,給與相應的評價以及方向上的指導,讓中職生的思考工具有方向性。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機械課程具有較強的抽象能力,教學者需要注重從培養中職生想象力的角度,進行相應課程教學方法的優化。比如,教學者可以遵循如下步驟:步驟一,中職生學習理論。步驟二,中職生參與實踐。中職生在獨立學習中,更容易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并充分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相應問題的解決。教學者在中職生十分困惑時,可以讓中職生講授問題,并為他們提供思路上的引導,最終達到提升中職生思維創造能力的目的。
2.4 科學化培訓,提升教學者綜合實訓能力
教學者是機械實訓課的“總舵手”。教學者教學能力是影響中職生實訓能力的重要因素。為此,學校需要對教學者進行科學化的培訓。在具體的執行中,學校可以從著眼于以下幾方面:
方面一,注重增強教學者的實踐教學能力。學校領導可以定期安排教學者,參與工廠的實際生產,真正了解實際生產狀況,了解企業需要的人才特征,并據此,作為教學改革的方向,作為教學內容調整的方向,也讓教學者的實踐教學的方向更為明確,最終達到增強教學者實踐教學能力的目的。方面二,注重構建交流性的實訓平臺。教學者的教學思維不同,教學特點不同,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也多種多樣。學校可以構建交流性的實訓平臺。教學者在這個平臺上,可以交流個人的實訓問題,并給與新教學者相應的實訓教學指導,讓新教學者了解錯誤的原因,并改正錯誤,提升他們的綜合實訓教學能力。
2.5 明確實訓目的,增強實訓教學的高效性
實訓目的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為此,教學者在實訓過程中可從社會的需求入手進行實訓,增強實訓教學的方向性,提升實訓教學的高效性。在實際的機械實訓中,教學者從理論解析、實訓指導及項目教學三方面執行。在理論解析中,教學者可通過邊實訓,邊講解的方式,讓中職生在觀看實訓中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教學者需重點講授實訓過程中的難點,讓中職生可更為高效地實訓。在實訓指導中,教學者應注重提升中職生掌握相應實訓程序及動手實踐能力,讓他們進行反復實踐,在實訓中加深度對相應實操內容的理解,提升中職生的實訓技能。更為重要的是,教學者需觀察中職生在實訓中是否遵循相應的操作規范,并給予針對性指導,促進他們實訓能力的提升。在項目教學中,教學者可引入開放性的項目,注重培養中職生的思維創新性,讓他們將個人的想法通過實訓的方式實現,使他們獲得實訓學習的成就感,提升實訓教學高效性的同時,進而達到培養適應社會需要人才的目的。
2.6 構建層層遞進的考核機制,強化中職生的實訓技能
筆者將考核機制分成四部分構成,其分別是日考核、小項目考核、環節考核以及技能鑒定考核。在日考核過程中,教學者與中職生共同完成《實訓工藝卡》,即教學者在對中職生進行評價的同時,讓中職生進行自評。《實訓工藝考》評價的內容包括中職生當天實訓的任務完成狀況及任務的掌握狀況。在小項目考核中,教學者需考核中職生在實訓中每一個小項目的掌握情況。針對部分中職生考核不及格的狀況,教學者可讓中職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補習,并在完成相應項目后,輔助中職生順利進行下一階段的考核。在此之后,教學者進行環節考核,即考察中職生完成一個實訓課程的狀況。對于實訓考核合格者,教學者給予相應的結業證,從而進行相應的等級技能鑒定考試。當中職生完成相應的技能等級考試后,教學者可給予他們職業鑒定證書。通過進行層層遞進的技能考核機制,教學者將大的實訓過程劃分成一個個小小的環節,讓中職生在一步步完成相應實訓項目中,獲得專業技能的提升。
2.7 構建實訓設備管理制度,為提升中職生的實訓能力創造條件
實訓設備相當于提升中職生實踐能力的“糧草”。除了對中職生進行實訓外,學校應構建相應的實訓設備管理制度,讓實訓設備發揮作用。在實訓設備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教學者可參照以下內容。內容一,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學校可構建相應的維護制度,安排專門的人員對設備進行維護,比如,涂潤滑油、定期清掃等等。內容二,定期對設備進行升級。學校及領導需加大對實訓設備的投資力度,結合實際的社會生產需要進行相應設備的投資,完成機械實訓設備的升級。內容三,學校可開展校企合作模式,即與企業簽訂相應的協議,從企業中引進先進的設備,為中職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創造客觀條件。總之,通過構建實訓設備管理制度,學校旨在讓中職生獲得更好地實訓條件,提升本校機械加工教學的質量。
2.8 構建雙師隊伍,為提升實訓水平提供師資保障
教學者綜合教學素質的提升有利于增強中職生的實訓技能水平。為此,學校需重視提升教學者的綜合實訓能力,注重雙師型教學者隊伍建設。學校可借鑒以下措施。措施一,學校可開展專業化培訓,夯實教學者的專業實訓知識。措施二,學校可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訓活動,讓教學者參與其中,豐富本校教學者的實訓經驗。措施三,學校可將本校教學者派遣至企業,讓教學者真正投入實際的企業生產中,利于教學者進行更為科學的實訓教學。
總而言之,技能人才成為社會急需人才。中職機械人才是技能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是培養技能人才的主要場所。中職教學者是培養技能人才的主力。中職學校既要中職人才的培養,又要注重實訓場所的設置,更應注重提升教學者的綜合教學能力,真正為中職生營造良好的實訓授課模式,增強他們的實訓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向東.淺析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工業技術.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