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足球一直以來都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在各個學校,對于足球的學習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長期以來各學校足球課堂的教育方式,大多僅限注重學生的技術動作和具體的教學訓練,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僅僅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我們需要做到的是,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由為了學習而學習,變成喜歡學、主動學。對足球的學習不僅僅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身體,更能通過團隊的合作來培養學生們的團結協作的意識。在足球運動中,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建立一個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這大大有益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本文探討與研究怎么更迅速、高效的進行足球的教學,通過一些必要的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足球的積極性,喚醒學生學習的熱忱,使學生們被足球學習所吸引,不由自主地進行學習,做到不浪費課堂上的每一分鐘。
關鍵詞:足球教育;足球課堂;足球教學
2015年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教育部等中央6部委共同發出了《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對我們的足球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的校園足球教育工作由簡單單調的動作訓練、技能訓練向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關注學生的心理方向轉變。相比于社會上的足球愛好者,學生們普遍性格比較內向,注意力不集中且自信心不足,在課堂上很容易受到課外因素的影響。因此如何抓住學生們的“心”,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研究目的
2015年以來中國足球積極地進行改革,上到專業運動員下到普通的足球愛好者,都積極地進行創新,進行改革的嘗試。但是縱觀歷史規律,教育行業自上而下的改革最后還是落實在基礎教育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校園足球教學還存在嚴重問題,例如:師資力量不足,教師不夠專業,學生積極性不高等。因此,在校園內進行積極的足球教育的改革,探索課堂教育的新模式,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方法
通過知網等專業的學術網站檢索了解國內關于足球課堂的有關文獻。通過兩個方面去具體的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是我國目前的足球教育面臨的問題以及前人的解決方案,二是目前國內關于快樂課堂理論的踐行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對文獻的閱讀、整理、總結和歸納,了解目前研究的最前沿,精煉一些前人總結的有用經驗,通過深入學習研究歸為己用,為我們的校園足球活動理論提供理論支持。
(二)比較法
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情況,找出其中的差異,比較兩者的優劣情況,為我們的校園足球活動理論提供實踐支持。
(三)統計法
通過統計分析理念的教育數據,提煉出每年從事足球教育的教師人數,接受足球教育的學生人數,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及畢業后從事足球相關行業的人數,為我們的校園足球活動理論提供數據支持。
三、結果與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相關文獻和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
(1)我國的專業足球教育人員嚴重不足。
(2)教育理念極其落后,教師的教育觀念還僅僅停留在培養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并且大多進行“填鴨式”的教育,即:我教我的,你學你的,我把我所會的都教給你,能學多少是學生們的事。
(3)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平平,在老師的眼皮下學習很積極,一旦老師沒有注意就三三兩兩地追逐打鬧,并且學生們畢業以后也少有足球相關的從業者。
2.原因
(1)專業足球教育人員的缺乏,造成了足球教育的粗枝大葉。各個學校對足球課堂的教育大多采用的是“大班”式授課。當一位老師面對過多的學生,就很難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更難提因材施教。
(2)教育理念的落后,造成了課堂效率的低下。
(3)學生們普遍缺乏學習的興趣,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也是我們研究的目的所在。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反之缺乏興趣學起來是事倍功半,費力討好。
3.其他原因
影響我們足球教學的因素還有:國家政策的影響、專業足球場地的缺乏、相關賽事的缺少等。
(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1.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正處于身體的生長發育和心理發展成熟的關鍵階段,無論是寓教于樂還是循規蹈矩的傳統教學,都應該首先考慮到每個年齡階段學生的身體特點和心理特點,遵循學生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科學規律,并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果。寓教于樂的教育方法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的重要成果,它受很多獨立但又彼此聯系的教學理論的影響,其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被認為是游戲教學的理論基礎。該理論的始人為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該理論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后來在維果斯基、奧蘇伯爾、布魯納等人的推動下逐漸成為較為成熟、完善的理論體系。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認知主體的內部也理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知識構建的過程,但任何知識的構建都是建立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的,寓教于樂能創造學習的特殊環境。
2.加強課堂的趣味性
通過校園足球的教學過程中設置一定數量的足球游戲,以達到吸引學生們學習興趣的目的。在設置課堂足球游戲的時候,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段足球教學項目的不同特點,有目的地設計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采用互動式教學,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參與到游戲中,在不經意之間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動力,讓學生在游戲角色扮演中深入了解足球基礎理論與技術動作,教師與學生通過合作,共同分析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及易于出現錯誤的地方,讓學生在游戲教學中形成一種自發性的學習熱情,掌握獨立發現問題并解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教學內容與知識。
一個完整的教學結構主要包括教學指導思想、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與教學評價等五方面。在足球課堂上增加足球游戲練習應該遵循以學習目標為導向的教學設計理論,要想在校園足球的教學課堂上順利開展快樂學習的教學模式,就要充分的分析理解快樂教學理念與結構模式,有的放矢,準確合理的根據教學目標設置相應的游戲內容。
3.加強學生們對足球學習的自信心
培養學生自信心在足球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良好的自信心是一個學生熱愛學習的基礎。新的體育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著重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這一點在現代的校園足球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足球教學方法過于片面注重專業技能學習,重視課堂上的講解而忽視了對學生思考的啟發。為了達到提髙教學效果的目的,不惜增加學生學習強度,通過大量的單調的重復性的強制訓練,使學生成為簡單模仿單一技術動作的“模仿者”,但是恰恰忽略了激發學習自身存在的趣味性,沒有讓學生從新的技能中獲得足夠的滿足感,更沒有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足球運動所獨有的魅力。
由于傳統的教育觀念中長期的忽略甚至忽視培養學生對于學習足球的興趣,導致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足球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缺乏足夠的自信去學好足球,因此他們對于足球的學習抱有消極抵抗的情緒。這種對于自己能否學好足球的不自信在外向上具體表現為膽小與自卑兩方面,而恰恰是這兩種負面情緒普遍存在于傳統校園足球教學中。
通過部分學習足球的學生的觀察了解到,一部分學生在足球課堂上表現的躲躲閃閃,在指導老師要求學生進行新的動作技能示范時經常以各種各樣的借口推辭搪塞,也有的學生進行足動作展示的時候表現的十分扭捏,畏懼情緒強烈。而在進行班內分組對抗或小組技能比賽時,選擇不參加集體活動更有甚者選擇直接放棄。對于膽怯,主要表現方式為在學習比較困難的技術動作時猶猶豫豫,有的學生直接放棄學習,并且聲明自己學不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習難度小,運動量少的專業技能,大部分學生比較能積極參與。但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當學到一些比較復雜的技術動作時表現異常膽怯,緊張情緒濃烈并且不知道怎樣調節自己,在經過多次的反復練習后依然沒辦法準確掌握技能的精髓。在校園足球教學中,學生無論是表現的自卑還是自信心不足,都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率,從而影響到校園足球教學質量,更何論進行“無卡頓”的教學了。
4.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課堂效率
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我們常常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卻恰恰忽視了學生這一主體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實際上,學生是社會上獨立的自然人,是教育活動的最重要的參與者,失去了學生的存在,教學活動也失去了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結語
通過充分的調研論證,本文討論了在足球課堂上實施“無卡頓”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和優越性。通過設置課堂游戲,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大提高了足球課堂的教學效率。
建議:
(1)足球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合理設計一定的趣味性游戲,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專業的技能。
(2)教師對于學生一定要以鼓勵為主,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有助于學生建立自信心。
(3)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切忌填鴨式教學,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朱凡麗.探析小學高年級足球趣味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3):165-166.
[2]劉永雄.游戲教學法在初中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6):116-118.
[3]劉湛敏,楊如梅.淺論如何建立良好的校園足球課堂秩序[J].體育師友,2018,41(06):8-9.
[4]張錫強.淺談提高足球課堂教學效果的若干方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2):112-120.
[5]喬世榮.足球游戲對高校足球教學的促進與實施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