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學斌
此文系河南省商丘市教研室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討論式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課題論文,立項編號:L202111011
摘要:討論式教學法是一種通過學生之間開展討論而進行的課堂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法要求學生在課前要做充分的準備,在學習中和他人進行討論來完成學習。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實施討論式教學法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最有效的捷徑,也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的重要途經。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法;高中化學;實施策略
高中化學知識點分布寬廣,沒有好的化學基礎就難以形成穩定的化學語言,而且化學學科有較強的靈活性。討論式教學法是提升化學教學效果最有效的途徑,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最主要的方法。因此,在新課改理念下,化學課堂要營造一種獨立思考、自由探索,注重學思結合的學習環境,討論式教學法就是這種好的教學方式。它不僅能提高不同層級的學生參與性,而且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創設有效的討論情境
老師要改變陳舊的教學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營造出愉悅的課堂氛圍。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負責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能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意識。
運用討論法教學,老師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營造了好的學習氛圍。科學合理地建立學習小組,小組的建立要考慮成員間的合理搭配,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讓他們各有任務,明確學習的目標,為小組的討論盡心盡力。同時,在討論式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優等生與學困生的關系,根據平時掌握的情況,可以在班里采用一對一幫扶的形式,讓每一個優秀學生幫助一個學困生,優等學生在平時學習中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積極態度去影響每個學困生,讓他們成為學困生進步的助手,而后進生要以謙虛的態度積極地和優秀學生交流溝通,向他們學習,這樣就能使優等生更優秀,后進生不斷地進步。
二、討論式教學法在化學教學的實施方法
(1)選擇課堂討論的時機。課堂討論的效果取決于討論時機的選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怎樣選擇恰當的討論時機呢?這就要求化學老師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和教學目的設定時機組織討論。在討論中,當發現需要總結實驗、發現化學規律時,可組織學生當堂積極地進行討論;也可以在學生面對化學知識有問題難以解答時,需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用時,組織學生去積極參加討論,讓他們主動發現問題,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答案。在學生需要討論的時候討論,這樣的討論效果和課堂學習效果才是最好的。
(2)精心組織好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學習時,老師要仔細觀察每一個小組的討論,深入到每一個小組進行指導,讓他們有方向性地交流學習。在討論中老師要體現出主導性作用,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放手學生,讓他們敢于去體驗。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多走動觀察學生的動向,看看他們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討論中去,還要仔細傾聽學生的發言,捕捉有效學習信息。對于那些理論性強的概念,老師的積極引導與學生的自學結合起來,對于一些抽象的、微觀性的知識,就需要學生進行自學,學生在自學中要手腦并用,對于一些結論和定理要多思考,讓學生說出思考的邏輯順序,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
(3)激勵與評價。在討論的過程中,老師要細心觀察各小組的討論情況,對小組討論質量高的要及時地予以表揚,以此來激勵那些后進的小組和個人。對于討論的結果正確與否,老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激勵,尤其是那些希望得到老師和學生關注的同學,老師更要適時予以恰當的鼓勵,樹立其他小組學習的榜樣。相反,對于那些討論不積極的、思想比較放松、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老師要有意識地深入到小組去傾聽,如果出現了不準確的想法或思路時要予以糾正,并及時提供幫助和指導,讓他們發現討論中的問題,并逐步去解決,努力爭取讓整個班級的討論都發揮最佳的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討論式教學法改變了傳統化學課堂中的一言堂的現象,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建立一種新型的互動教學的師生關系,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加深了學生之間的感情,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侯德林.試論討論式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
[2]高玉華.討論式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