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它關系到民族未來,國家發展。在倡導全面復興中華優秀長東文化的今天,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中國體育文化的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文化建設和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在新時代背景下,體育教師作為連接中華文化和體育文化的溝通者和橋梁,面臨著如何堅定文化自信以及如何運用專業的體育技能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的問題,本文將通過闡述文化自信的內涵以及文化自信的現實意義等對體育教師如何解決問題作出分析。
關鍵詞:文化自信;體育文化;體育教師;體育強國;體育策略
一、導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1]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就要堅定文化自信。體育教師是體育發展的的重要載體,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背景之下,體育教師該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本文將通過闡述文化自信的內涵以及文化自信的現實意義等,針對體育教師如何堅定文化自信的問題提出幾點看法。
二、文化自信的內涵
文化自信也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線,對中國未來文化的發展充滿期待的自信。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一直強調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復興,就要堅定文化自信。習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
三、體育教師文化自信的內涵
體育教師文化自信就是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知與應用,是一種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投入的精力、態度與精神的集合。[3]
四、新時代體育教師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體育教師是體育文化傳播的使者,是不同文化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的橋梁,由于體育工作的多樣性,體育教師在不同的文化氛圍中如何發展和堅定文化自信?以下是作者針體育教師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提出的幾點看法。
(一)應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政治立場
堅定的政治立場是做好體育教師工作的前提。作為體育文化的傳遞者,必須堅定政治立場,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適合保持頭腦清醒,不為個人利益損害國家利益,深刻清楚什么知識該傳播,什么東西不該傳播。只有這樣,體育教師才能培養出符合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方向和中國社會主義價值取向的體育接班人。
(二)提高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
體育教師堅定文化自信能夠提高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2018年初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足以說明思想政治素質對于教師的重要性。
(三)豐富體育教師教學生活的內涵
教學是教師整體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生活的展開目的在于提升教學的質量和在教學生活中實現人生價值,獲得職業樂趣和自我尊嚴。將體育教師文化自信與教師生活相聯系,一方面有利于體育教師在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認識文化在學校體育中的價值,另一方面體育教師對文化的認知和踐行有助于體育教師理解自身存在的意義。
(四)引導體育教師客觀對待體育課程改革中的多元化
隨著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新推進。作為體育教師需要客觀對待課程改革中的多元文化問題,文化自信是對文化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和審查能力,而非對文化抱有來者不拒和一切皆對的心態。再者,體育教師文化自信是對本國優秀文化的自信,同時也并不排斥和拒絕域外的優秀文化,對于域外文化也能夠批判性地繼承,汲取有利的成分為我所用,這更需要體育教師去客觀對待。
首先,客觀對待國外諸多體育課程與教學文化引介。國外體育課程文化豐富了我國體育課程的改革,許多諸如運動教育課程模式、領會式教學模式等也被引入我國體育教學之中,但是對待外來文化不能直接套用和搬用,許多體育教師將這些模式直接應用到我國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對于是否適用我國體育教學的實際、是否能和我國的具體情況相對接、是否需要加以實證檢驗等問題討論較少。應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加以改造使用。其次,客觀對待我國區域性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課程改革進程中的確需要將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結合學校體育發展的實際加以校本化,但在這一過程中由于體育教師能力的局限性出現了校本課程泛化的現象,一項優秀的校本課程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和修正,而有的學校一年中就出現了多種校本課程,滿目琳瑯的校本課程致使課程質量難以得到保證:最后,客觀對待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多元教學方式。現實中許多教師過度偏向于慕課的使用,課堂上過度使用多媒體技術,這些教學手段的使用的確提升了體育教學的質量,
(五)豐富學校體育文化內涵和內容
提升體育教師的文化自信,必須建設和豐富學校體育文化的內涵和內容。只有學校體育文化得到豐富和創設,教師才能提高自身的專業自覺,將自身的專業行為和專業精神融入學校體育發展之中。
建立常規的校內運動項目聯賽,形成校園比賽的文化。在校園內開展班級之間的諸如籃球、排球體育聯賽,聯賽的形成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也能夠促進班級與班級之間的交流同時,讓學生來扮演聯賽中的各種角色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建立體育教師教學研修共同體,形成教學研修的文化。教師與教師之間形成的教學研修共同體是提升學校體育文化內涵的關鍵,一方面教學研修共同體能夠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的聯系與互動,體育教師針對課堂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和研究;另一方面建立教學研修共同體能夠加強體育教師的專業深度和加深體育教師對自身專業的認識,提高教師對體育課程教學的把控力,從而堅定對體育課程更為持續和堅定的專業自信。
五、結語
新時代學校體育的健康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健康發展最為根本的要素就是文化自信。體育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播者和橋梁,要充分認識中華文化,加強專業知識,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實現文化強國和中國文化“走出去”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3]尚力沛,程傳銀,趙富學.論體育教師文化自信的內涵、現實意義與提升路徑[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20,36(01):62-66.
作者簡介:羅俊(1998年),性別:女,民族:布依族,籍貫:貴州貴陽,學歷: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