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教育、管理、監督、服務師生黨員的基本單位,新時期高校基層黨組織肩負著推動高校黨的建設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以高質量的黨建引領推動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任。主題黨日活動是組織生活的重要表現形式,其活動質量直接影響黨支部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發揮。因此,深化對主題黨日活動認識,創新主題黨日活動方式方法,對激發黨建工作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分析主題黨日活動的意義入手,指出基層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探究創新路徑。
關鍵詞:黨建;主題黨日活動
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前沿陣地,發揮著培育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的重要作用。“要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吸引力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和效果。”黨的組織生活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載體,而主題黨日活動是組織生活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見,主題黨日活動實效性事關組織生活質量,高質量的主題黨日活動是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高校基層黨支部對主題黨日活動的認識和具體落實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嘗試作一些探索與思考。
一、主題黨日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規范組織生活的重要途徑。黨的組織生活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促進黨員干部增強組織觀念和紀律觀念,確保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的重要條件,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第十六條指出“黨支部應當每月開展1次主題黨日,貼近黨員思想和工作實際,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過組織生活、進行民主議事和開展志愿服務等”。黨章明確規定,“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正因為主題黨日活動旗幟鮮明的政治導向,賦予了實施活動的政策、時效、服務等特性,有力地規范了組織生活的開展。
(二)落實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基層黨支部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力量,是從政治上、思想上團結廣大群眾的核心,是黨聯系群眾的紐帶,是黨對群眾的重要“影響源”和信息“反饋點”。黨支部有沒有活力,有沒有戰斗力,關鍵看活動的組織。實踐證明,主題黨日活動的組織是黨員內動力,組織帶動力和群眾外推力的有效彰顯,是落實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加強隊伍建設的有效方法。高校基層黨組織具有直接聯系師生、引導師生、組織師生、團結師生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使黨的各項政策落實到基層一般黨員群眾之中,這對于高校師生凝聚共識、增強政治使命感具有積極意義。同時,黨內政治生活也是黨性錘煉的“大熔爐”。在嚴肅的組織生活中,黨員可以不斷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增強政治免疫力,從而促進黨員隊伍整體素能提升。
二、高校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主題不突出。有些支部忽視了主題黨日活動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主要體現在主題不突出,缺乏整體籌劃,臨時確定活動內容;有的過多突出業務主線,用業務實踐代替主題活動。與上級黨組織年度學習要求和計劃不一致,導致活動“黨味”不濃。
(二)內容不深入。一些黨支部只是注重黨日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形式的安排,對學習目的和思政效果考慮不周;主要表現為黨日活動內容安排比較隨機,綱領式學習,缺乏系統性,對黨的歷史和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缺乏深入的探究和思想提煉。
(三)學習教育形式主義。有的黨支部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時“重形式、輕內容”,“重宣傳、輕實踐”,“只走樣、不走心”,學習教育浮光掠影;在談感想和體會環節,思想碰撞不激烈,存在應付的現象。
(四)吸引力感染力不強。有的支部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過程中,讀文件、念報告成為常態等老一套,對當前新環境新要求缺乏學習了解。導致主題黨日活動形式單一,內容簡要,不觸及思想和觸動靈魂;缺少人文關懷和心理需求,因此,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與工作融入不深。有的黨支部在開展黨建和業務融合上沒找準切入點,或融合不深,甚至存在“兩張皮”現象。有的活動主題與業務工作、群眾切身利益結合不緊,不能緊跟熱點和核心問題,解決職工群眾最憂最盼的問題不力。導致主題黨日活動上不接“天線”,下不接“地氣”。沒能有效發揮出對黨建工作的助力和對業務工作的推動作用。
三、高校主題黨日活動創新路徑探析
(一)健全黨日活動制度,規范日常工作流程。 制度化是高校基層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重要保證和關鍵所在,也是發展所需,主題黨日活動需要通過長期的實踐與不斷的建設,才能形成良好氛圍,服務主業,彰顯活力。高校主題黨日活動制度要落地,要考慮制度的制定、執行及實施效果,以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高校集中統一領導為宗旨,以實現黨建和業務融合式發展為目標,以強化黨員意識、增強支部活力為活動方向。實現主題黨日活動項目化,明確指導思想和目的,規范活動流程設計,嚴密組織實施。
(二)緊跟時代發展,發揮高校優勢。高校黨委應積極對黨建工作進行研究規劃,注重契合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本單位大項工作實際,宏觀上進行策劃和設計。黨總支和黨支部要緊緊圍繞校黨委決策部署細化年度計劃、月計劃和周計劃,增強高校主題黨日活動的實效性。如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對社會各界影響持續不斷,高校除了響應政府號召做好防疫工作外,還可以結合高校主題黨日活動,發揮人才科研管理技術優秀,提高社會服務能力,用實際行動提升教職員工思想覺悟和責任擔當意識。
(三)樹立“黨建+”理念,豐富活動內容和形式。主題黨日活動的核心強調黨員的思想政治建設,使黨的思想內化為教職員工的理想信念。一是開展“黨建+管理”主題黨日活動。有機地將行政部門和教學部門聯結,增進彼此工作間的理解與溝通,拓寬管理服務途徑,增強管理服務信心和效果;二是通過開展“黨建+教學”主題黨日活動。加深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了解,既突出教學的中心任務,又能滿足教師“被尊重被需要”的心理需求,增強榮譽感;三是通過開展“黨建+社會服務”主題黨日活動,讓企事業單位走進學校,讓教職員工走向社會,營造教學互長的良好黨建氛圍,使教師融入社會生活,使教學內容植根于社會服務。
(四)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提升黨建工作幸福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第十九條指出: “黨支部應當注重分析黨員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態。”黨支部工作要緊緊圍繞黨員的思想作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黨員追求進步和全面發展的需要來展開,觸及思想靈魂深處,才能更好地煥發組織活力。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中要注重將工作需求和心理需求相結合,充分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注重人文關懷,將黨員的“獲得感”和黨建工作的“幸福感”落到實處。高校主題黨日活動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從黨員干部需求的多元化規律出發,讓能干事、會干事的黨員干部受到激勵,著重增強黨員干部的事業成就感。
(五)積極開展共建活動,履行高校職能任務。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職能任務,高校基層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應積極圍繞這一核心職能任務創新實踐和嘗試。一方面是通過校內教職工支部與學生支部的共建,不同學院間教職工支部的共建,不同專業間學生支部的共建,通過聯合主題黨日活動促進師生關系融洽和專業發展融合;另一方面是通過校外教職工支部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支部的共建,吸取所長,互補其短,建設社會溝通渠道,提高高校主題黨日活動的社會服務能力。總之,通過開展校內外共建活動, 相互了解,借鑒校內校外黨支部的建設經驗,促進黨建與業務的融合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EB/OL】共產學員網,https://www.12371.cn/2019/05/21/ARTI1558449177626771.shtml.
[2]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EB/OL】共產學員網,https://www.12371.cn/2018/11/25/ARTI1543146320637564.shtml.
[3]《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EB/OL】共產學員網,https://www.12371.cn/2021/04/22/ARTI1619087467469356.shtml.
[4] 劉仕昌,創新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提升活動實效《產業與科技論壇》[N].2020(17):264-265.
[5] 劉閎,主體黨日活動是黨建工作的好抓手《工作指導》[N].2018(10):14.
[6] 梁濤,《高校機關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探索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3-8..
[7] 馮雨,高校主題黨日活動創新研究 [N].現代交際2020(15):212-213.
作者簡介:賀建兵(1978-),男,漢,湖北黃梅縣人,職員,碩士,高校基層黨建 繼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