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磊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各高職院校除了加強質量提升外,還開始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這不僅是高職院校的培養重任,也是培養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滿足社會需求的基本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讓學生提升計算機能力,很多高職院校開始增加計算機課程的學習,但對于教育的管理方式還有待提高。本文通過分析目前高職計算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提升網絡化管理方法,希望能夠促進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方法
前言
社會經濟要發展,一定是以科技創新為主,而高職院校是輸送科技人才的重要渠道,通過計算機教育,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有利于滿足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就業和職業規劃。在教育的深入改革下,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發展要結合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才能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針對目前高職計算機教育管理存在的管理模式單一、管理資源缺乏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等問題,高職院校要積極改變教學理念,實行計算機教育的網絡管理,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從而不斷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應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一、目前高職計算機教育管理方法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方法單一落后
目前,在很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中仍采用單一的管理模式,還沒有積極引進網絡化管理的方法,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仍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以課堂教學的講解為主體,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學校脫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的效率的,學生會無法真正理解計算機教育的意義。另外,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教師與學生缺少溝通的現象,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針對學生的問題優化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法,學生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這不僅會影響教學的質量,還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缺乏管理資源
隨著高職院校不斷的擴招,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加,但計算機教育的管理人員基數未發生變化,導致很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管理資源普遍存在不足的情況。管理人員在面對數量較多的學生時,管理的工作內容增多了,壓力也會變大,同時,在管理的過程中,也沒有辦法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這樣不僅會容易出現管理失誤,還無法達到管理的效果。因此,高職院校要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才能保障計算機網絡化管理的穩定發展。
(三)學生的學習水平不一
高職院校的招生渠道不同,導致在計算機教育中,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對于計算機相關知識的理解也不一樣。教師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很難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所以教師的教學方法不一定是適合所有學生的,長期使用同樣的方式,不僅無法提高教學的質量,還會導致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拉大,不利于教育的發展。
二、提升高職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創新教育管理理念,增強網絡化管理的意識
在教育改革的趨勢下,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發展,同時,傳統管理理念也無法達到現代教育所要求的目標。在這樣的情形下,高職院校只有創新教育管理理念,借鑒現代化的教育經驗,優化傳統教育理念的不足,緊跟改革的大趨勢,增強網絡化管理的意識,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質量,促進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的良好發展。在高中院校計算機教育管理中,使用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內容、教學模式和流程進行有效的管理,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生信息、課程信息等內容進行整合,通過網絡化的管理,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促進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優化網絡資源,建立規范化網絡管理體系
高職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不是針對單一內容的管理,而是結合教學、學生、就業方向等各方面的進行整合的一種管理體系。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和優化網絡資源,通過合理設計教學管理,使計算機教育的管理有秩序、有步驟的進行,這樣可以建立規范化的網絡管理體系。例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建立教學程序化設計、學習作業以及模擬操作等內容的網絡化管理。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更有效的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教師也能通過網絡化的監管,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確保管理軟件設計的合理性,實現信息化發展
在高職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模式中,網絡管理軟件的設計非常重要,它影響著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的質量和效果。如果管理軟件的設計不合理,就會嚴重阻礙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的發展。因此,在設計管理軟件的時候,高職院校要加大軟件設計的投資力度,致力于創建一個科學合理的網絡化管理平臺,讓該平臺能夠實現信息化發展。在軟件設計的過程中,工程師要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設計,確保管理軟件能夠發揮作用,為高校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四)構建網絡化平臺機制,實現資源共享
要提高高職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的水平,還要結合計算機教育的特征,建立符合計算機發展的、具有統一規則的網絡平臺。在使用網絡化管理的過程中,也要構建網絡平臺機制,從而實現資源的貢獻。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平臺開放性的建設,要以拓展網絡化管理途徑和范圍為目標,加強與網絡資源的合作共享,讓更多優質的教學和學習資源能夠引入到網絡化管理平臺中,供教師和學生去使用和查詢。例如,很多高校的網絡化管理平臺都引入電子圖書館、知網更優質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自行在上面查詢需要的資料。通過構建網絡化平臺機制,能夠實現資源貢獻,為學生提供更便利的學習機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總結
隨著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開始擴大計算機教育的招生,要在擴大招生的基礎上管理好教學工作,可以實行網絡化管理的模式,創新教學理念,優化網絡資源,保障管理軟件設計的合理性,構建資源共享的網絡化信息平臺,讓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計算機能力和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實現教育的目的,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馬凌熙.高職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策略淺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6):55-56.
[2]李旭瑾.淺談高職計算機教育網絡化管理方法[J].山西青年,2018(01):166.
[3]大數據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 肖莉莉.??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