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占京
摘要: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是師生之間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都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下積極地學習,掌握知識技能發展能力。但體育教學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如何通過體育教學增進學生的健康,培養專業所需的身體素質和社會適宜能力,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就成為我們體育教師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育課堂;學生
引言
如何通過體育教學增進學生的健康,培養專業所需的身體素質和社會適宜能力,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就成為我們體育教師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樹立開拓創新的體育教學意識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育的創新意識起主導作用,是教學中獲取創新成功的第一要素,教師要創造性地工作,自覺地、積極地營造課堂民主氣氛,主動地轉變教育觀念,轉變主體角色,擺正教與學、師與生的位置,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體育課教學中樹立體育教學為職業教育服務的意識,根據學生專業特點鍛煉身體,提高學生職業必要的身體機能能力、運動能力及相關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證人的適應勞動所必要的機能和運動能力得到發展和完善,從而提高職業教學的效果和在獨立生產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同時加強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意識,通過心理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的競爭意識、意志品質、人際關系的協調能力等素質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為身心俱健的高素質勞動者。
二.采用新穎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活動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例如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錄相、電影,訪問體育明星,回顧我國體育發展史等,對陶冶學生性情,激發學生情感很有好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預見地給學生"設置疑問",讓學生親身體驗,解決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對開拓學生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以利于更好地掌握了技術動作。課堂教學中"設疑"的方法較多,如"懸念式設疑":在課的一開始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解決問題。如:“在上短跑課時,蹲踞式起跑動作預備時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步幅與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關系” 等等。一系列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引發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中進行練習,激發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激發了學生主動鍛煉的積極性,比只單獨強調學生怎樣做效果更好。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充實和完善對職業活動有益有運動技能儲備和體育教育知識,強化發展對職業重要的身體能力及其相關能力,提高機體對不良勞動環境條件的耐受力和適應能力,保持和增進未來勞動者的健康。另外,教學手段一定要迎合他們活潑、好動、爭強好勝的心理,做到教法靈活多樣,針對性強,富于趣味性,使課上得嚴而不死,活而不亂。例如一節體育課的準備部分,要求用較短的時間,迅速將學生組織起來,集中注意力,明確內容與要求,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為開始一堂體育課的學習做準備活動。在這部分教學時,采用游戲法、競賽法以及多種多樣的趣味性練習,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例如:直觀形象的比喻與模仿(鴨子走路、僵尸跳躍),新型美觀的場地設計,不斷改變練習的方法,采用集體、小組和個人相結合,適時配以優美的音樂、強勁有力的健美操、武術操等等手段來激發興趣,活躍情趣,使學生能保持高漲的情趣和強烈的練習欲望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又如,短跑能力練習,采用男子讓距離接力跑的方法,這樣既讓男同學心里感到驕傲,也讓女同學看到了希望,這樣就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上課熱情,達到教學效果。
三、課堂組織嚴密緊湊,要科學安排體育課的練習密度和運動負荷
一堂高質量的體育課要靠教師精心設計,妥善安排,使得每個教學步驟與環節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它的效益。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他們有著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教學中要科學安排課的密度和運動負荷,又達到發展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健康的目的,真正體會體育的快樂。組織教學的形式、方法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競爭性。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根據教材、學生的特點、器材場地的實際,采用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競爭性的形式和方法誘導學生主動練習,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科學合理安排課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一堂好的體育課應該是既能使學生較快地較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又能使學生有效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生長發育規律、運動的能力,合理安排課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運動曲線、練習密度、運動理科學合理安排,從而有效地發揮學生的潛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的體質。
四、師生之間應是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朋友關系。
體育課是教師與學生雙邊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營造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的主動性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教師應給予學生表現機會和足夠的信任,作為教師要有與學生平等交往的勇氣,應該經常換位思考,善于走進學生,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都處于積極活動的情景,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要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質量,體育教師要不斷地學習與體育相關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以適應不斷發的職業體育教育的需要。在精通本專業的同時,還要研究各專業學生的職業特點,研究新形式下高職學院學生的心理特點,生動、靈活、富有成效地搞好職業體育教學。體育教師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體育教師應不斷提高本專業的知識、技能水平,并結合職業勞動的特點,將職業體育的實用性、補償性、知識性、趣味性融人教學之中,力求使學生在職業體育教育中學有所得,練有所獲,從而充分發揮高職體育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