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老人需求的增長,智慧養老產業正在逐漸成為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根據2020年開展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超過2.6億,占總人口的18.7%。與2010年相比,老年人比重上升了5.44%,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十四五”期間,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接近30%,中國人口老齡化將達到最高峰。再加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老人都不愿意去養老院,且高級養老院費用高,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這些因素使得養老院養老模式在我國行不通,智慧養老逐漸被國家大力推行。養老事業的發展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做好養老服務工作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更好培育養老服務市場。而湖南的老齡化程度在全國居于前列。作為典型老齡化工業城市的株洲,截至2020年底,株洲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76.69萬人,占總人口的18.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5.17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3.44%遠高于國際通行的10%的人口老齡化標準。且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老年人的需求多層次性,養老模式必然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大規??焖俚娜丝诶淆g化,對經濟、社會和治理都將產生挑戰。因此,利用先進的IT技術手段,開發面向居家老人、社區、機構的物聯網系統平臺,提供實時、快捷、高效、物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生態體系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服務;株洲市
一? 引言
以株洲市獲批的全國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為契機,按照“監管牽引、整合集成、模塊應用、滾動發展”思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手段,構建市、縣、街道(鄉鎮)三級綜合養老服務生態系統,將以信息化、智能化等為支撐的智慧養老嵌入養老服務體系,打造株洲智慧養老全新生態,致力于成為湖南省智慧養老示范樣板的方向定位。
二? 株洲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運行現狀
1、智慧養老服務資源配置碎片化
現實中,株洲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發展不均衡、智慧養老服務資源配置碎片化等矛盾;養老服務機構受民政、衛健委等部門的多頭監管,影響了智慧養老政策的執行效率與效果,阻礙了智慧養老行業的快速發展;各具特色的區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產生大量的養老服務功能冗余,兩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混雜使用,不利于養老服務資源的優化整合和有效利用,據統計2020年網民數量中65歲及以上的網民總人數較去年增長了38.9%,可經線上、線下協同的信息服務平臺合理有效配置養老服務資源。
2、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近年來,老年群體對于精神文化方面、價值感和對養老幸福感的需求日益明顯,老年人重點關注基礎社區服務、醫養融合等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配套建設,養老服務供應商則更加關注高端的商業化服務。
3、養老服務隊伍社會評價監督機制
養老服務隊伍薄弱制約智慧養老進一步發展,專業化的智慧養老需要高水平的專業團隊,高品質的智慧養老服務更加離不開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建設和培訓。
三? 株洲市養老服務生態體系建設的升級需求
隨著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和人工智能設備的大規模普及,客觀上使智慧養老服務的受眾群體不斷擴大,老年人對智慧養老的潛在需求意愿明顯,養老服務生態體系建設亟需“小而精”模式,“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大力度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讓每一位老年朋友享有“身邊、床邊、周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使得新一代老年朋友的養老服務更加貼心舒心。優化養老服務體系既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客觀需要,也是為了適應信息社會發展潮流和響應國家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要求的主觀選擇。
四 路徑優化
1、智慧養老服務生態體系標準化
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株洲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新模式,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全鏈條的智慧養老服務生態網絡,制定基于智慧養老技術的養老服務行業標準和規范
2、智慧養老服務機構人員管理專業化
株洲智慧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之多,但智慧養老服務人才卻短缺,這是阻礙智慧養老各地都會面臨的共同難題。為此,智慧養老服務機構人員管理人才的培養和挖掘很重要。首先,需要重視職業院校為養老服務及專業人才的培養;其次,要能夠留得住培養的人才在為老服務行業中;最后,針對現有人才隊伍,職業榮譽感和成就感需加強,對其在智慧養老服務知識和技能兩方面培訓,提高專業化為老服務水平。
五 小結
通過株洲養老服務生態體系的橫向拓寬和縱向延伸,實現智慧養老服務資源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路徑優化配置,進而提高養老服務能力、提升智慧養老服務的效能。運用5G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依托智慧株洲建設,科學規劃和統籌建設智慧養老社區、大數據養老服務和遠程醫療服務等信息平臺,實現老齡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網絡城市社區全覆蓋。建立老齡工作信息共享和信息化建設協同推進機制,整合老干、人社、公安、民政、衛計、統計、殘聯、老齡等部門相關信息,做到互聯互通,促進老齡信息采集、整合與開發。
參考文獻
[1] 江朝.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株洲養老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 現代鹽化工, 2018, 45(06):138-139.
[2]楊彥. 老齡化背景下株洲城市養老模式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 湖南工業大學, 2016.
[3]劉夢非, 凌亞利, 何人可. 智慧養老領域隱式交互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 包裝工程, 2020, v.41;No.416(02):25-32.
[4]黃劍鋒, 章曉懿. 中國智慧養老產業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與技術路線圖模型[J]. 中國科技論壇, 2020(1):69-79.
[5]廖喜生, 李揚萩, 李彥章.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Smart Endowment Industry Based on Industry Chain Integration Theory[J]. 中國軟科學, 2019, 000(004):50-56.
作者簡介:李曉丹(1988年生),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及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