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洲
重視并落實“雙減”的必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只是,在利益的驅使之下,學科類培訓機構會見利忘義,由此,死灰復燃、改頭換面的現象也就時有發生。同時,因為部分學生、家長,甚至是教師,不能正確認識到“雙減”的真正意義,這為校外培訓的再次“發力”提供了可乘之機。在多重因素影響之下,今天,開展一次整治校外培訓的“回頭看”工作實屬必要。
而在“回頭看”的過程中,要想取得實際成效,還必須放下身段,深入基層。首先應該將事情往壞處思考,即在前期整治之下,校外培訓必然收斂了很多,但是,如果由此以為便高枕無憂了,便是大錯特錯了。只有往壞處思考,甚至作最壞的打算,才能予以重視,“回頭看”也才能“看”得仔細,“看”得更清楚。如此,也才能真正發現問題。如果不能重視,甚至是輕視與漠視,“回頭看”也就必然淪為“走過場”。
而這樣的重視,也就決定了在“回頭看”的時候,既要傾聽民眾的反映,更應深入基層,自己“走幾步”。在大力整治的背景之下,校外培訓改頭換面,大打“擦邊球”,或者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幾乎是不可避免地客觀存在。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即便是常規形式的培訓,也會因為整治力度的減弱,以及由此造成的高壓態勢的減弱而再次“任性”。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身入”并且“深入”回頭看,以此鞏固并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