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2022-05-18 20:40:43郭翔宇李佳麗杜旭
商業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郭翔宇 李佳麗 杜旭

內容提要: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分析兩大戰略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測度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水平,并運用主成分回歸模型分析兩系統協同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2010-2019年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水平與鄉村振興水平不斷提升,鄉村振興水平低于新型城鎮化水平;二者耦合協調度呈上升趨勢,協調等級由初級協調發展為中級協調;人口流動、資金支持、公共服務均等化、財政保障能力、產業協調、信息化與兩系統協同發展呈正相關關系,收入差距縮小程度和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與兩系統協同發展呈負相關關系。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耦合協調度;主成分回歸

中圖分類號:F299.21;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148X(2022)02-0049-07

收稿日期:2021-12-03

作者簡介:郭翔宇(1965-),男,黑龍江通河人,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農村合作經濟;李佳麗(1995-),女,重慶人,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杜旭(1991-),女,本文通訊作者,哈爾濱人,哈爾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講師,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鄉村振興水平評價與戰略驅動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8AJY016;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和質量評價研究”,項目編號:20JYH015。

一、引言

為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有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國家先后提出新型城鎮化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兩大戰略的協同發展是破解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難題的關鍵。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63.89%,但城鎮化高速發展的背后是農村資源要素單向流入城鎮,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城鄉不平衡加劇。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如同“車之雙輪”,二者協同發展對重塑城鄉關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意義重大。

新型城鎮化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既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二者的關系不是彼此對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互促共進的。一方面,鄉村振興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基礎:產業振興有利于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推動異地或就地就近城鎮化;生態振興有利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增強小城鎮可持續發展能力;文化振興有利于鄉村文明與城市文明互融共生,促進城鄉文化融合;組織振興有利于保障鄉村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城鄉治理一體化;人才振興有利于提升農民素質,為城鎮化提供高質量勞動力供給。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是鄉村振興的堅實依托:城鎮化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資金、人才和技術支持,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動力支撐;城鎮化可以吸納更多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促進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自身素質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障農業穩定發展;綠色集約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理念可以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可以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進一步提升農民主體地位且增強其幸福感。

關于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研究,主要包括二者邏輯關系、協同發展困境以及實現路徑。在二者邏輯關系研究方面,早期研究認為傳統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向工業部門轉移,使得工業部門進行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1];城市是資源配置的中心,并帶動農村發展[2];只有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民生活,才能實現城鄉一體化目標[3]。當前,國外學者提出最多的是從“城鄉聯系”這一角度探尋城鄉均衡發展的規律及其影響因素[4],與之前城鄉分割研究形成鮮明對比。國內部分學者認為兩大戰略本質上相融相通,新型城鎮化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鄉村振興為解決新型城鎮化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提供重要途徑[5];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兩大戰略存在著時空上的內在張力,二者在發展目標、優先次序和資源要素方面存在沖突,加劇城鄉分離,阻礙城鄉之間各種要素的自由流動以及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6]。在二者協同發展困境研究方面,劉愛梅等(2019)[7]認為兩大戰略在協同推進過程中受到城鄉二元體制的約束、農民主體地位發展不充分和農村要素市場發育滯后等阻礙。在二者協同發展實現路徑方面,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深化一系列制度改革[8],以小城鎮作為新型工農關系的著力點[9]。

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對現階段促進我國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具有指導作用,但當前對于兩大戰略協同發展的研究多聚焦于定性分析,對二者的定量分析還需進一步強化。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兩大戰略內涵和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構建其評價指標體系,并以黑龍江省為例,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測度兩大戰略協同發展水平,通過主成分回歸分析影響二者協同發展的主要因素。該研究豐富和發展了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相關研究內容,也為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參考。

二、研究方法

要測度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水平,首先需要構建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與鄉村振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并分別測算二者水平值。近年來,本團隊已對鄉村振興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構建了鄉村振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10]。在此基礎上,本文運用該指標體系對黑龍江省鄉村振興水平進行測算,并依據新型城鎮化內涵,進一步構建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然后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黑龍江省兩系統協同發展水平進行測算。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數據處理

1.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新型城鎮化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引領,秉承生態化、集約化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城鄉一體化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水平是一個涵蓋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概念,既包含城鎮人口數量變化,又體現城鎮發展質量的變化,是“量”和“質”的結合。現有研究多以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為基礎,擴充構建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在借鑒相關成果的基礎上,以新型城鎮化程度和新型城鎮化質量為一級指標建立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新型城鎮化程度體現城鎮化進程,表明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過程,體現城鄉人口數量變化,是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的外在表現;新型城鎮化質量是反映新型城鎮化優劣度的范疇,體現新型城鎮化的內涵,涵蓋新型城鎮化各構成要素的發展狀況、協調水準和作用功效等綜合因素。在二級指標中,用城鎮化率表示新型城鎮化程度,以經濟城鎮化、社會城鎮化、生態城鎮化、文化城鎮化、城鄉融合五個方面來衡量新型城鎮化質量,如表1所示。

2.數據處理和權重確定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黑龍江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鑒》《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中國民政統計年鑒》等統計年鑒和黑龍江省12個地級市歷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少量缺失數據通過插值法進行補充。本文采用目標值法對三級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由于A11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A1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從常住和戶籍兩方面表示城鎮化程度,直觀體現了人口轉移進程,指標具有特殊屬性,故以上兩個指標用其原值,不需要標準化。對于剩下的指標,通過選定目標值,以指標實際值與目標值的比值作為標準化值。目標值的確立采取以下方式:(1)對于理想狀況為100%或表示增長程度的指標,無需進行標準化,即以原值為目標值。如B11城鎮居民人均GDP增長率(%)、B21城鄉常住人口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B22城鄉常住人口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B23城鎮失業保險參保率(%)、B32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B33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B5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等指標。(2)對于難以確定理想狀況的指標,選取全國當年平均水平為目標值,如B12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B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B43城鎮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元/人)。(3)對于數值高于全國當年平均水平的指標,選取發達國家的現狀值為目標值,如B24醫療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B42教育科技支出占GDP比重(%)。數據標準化公式如下:

xij=Xij/Mj,Xij為正向指標

Mj/Xij,Xij為負向指標(i=1,2,…,m;j=1,2,…,n)(1)

其中Xij為第j個指標第i個樣本的實際值,Mj為第j個指標的目標值,xij為第j個指標第i個樣本標準化后的值。

本文采用專家打分法,邀請各級科研院所、涉農高校、黨校等單位共20位相關領域的學者組成專家小組,對各指標權重wj進行打分,各級指標權重確定后,可計算得到新型城鎮化水平Ux和鄉村振興水平Uy,公式如下:

Ux,y=∑ni=1xijwj(2)

(二)耦合模型與耦合協調度模型構建

本文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對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水平進行測度。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運動形式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的現象,耦合模型主要用來對多個子系統內部協調問題進行研究。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是彼此獨立但相互作用的兩個系統,通過構建耦合模型與耦合協調度模型,分別反映兩系統的相關性與協同程度。參考已有成果[11],兩系統耦合模型公式為:

C=2[Ux*Uy/(Ux+Uy)2]12(3)

其中,C表示耦合度,C∈[0,1],C值越大表明二者的耦合度越高。但是,耦合度僅能說明兩系統相互作用程度的強弱,不能反映二者的協同發展程度,因此,還需要建立耦合協調度模型,測度二者協同發展水平,其公式為:

T=αUx+βUy(4)

D=C*T(5)

其中,D表示耦合協調度,D∈[0,1],D值越大表明兩系統協調度越高,T是兩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α和β為待定系數,α+β=1,由于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同樣重要,所以α=β=0.5。本文將耦合協調度分為10個等級,如表2所示。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新型城鎮化水平與鄉村振興水平

通過測算,得到2010—2019年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水平得分,如表3所示。2010年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水平為49.37%,2019年為57.88%,10年內增加了8.51個百分點,年均增加0.95個百分點,其中,2012年增長最快,增加1.66個百分點,2017年增長最慢,僅增加0.17個百分點。2010年黑龍江省鄉村振興水平為34.89%,2019年為46.64%,10年內增加了11.75個百分點,年均增加1.31個百分點,其中,2013年增長最快,增加2.09個百分點,2017年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0.59個百分點。2010年鄉村振興水平與新型城鎮化水平相差14.48個百分點,2019年二者差距為11.24個百分點。總體上看,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水平高于鄉村振興水平,鄉村振興水平的增長速度快于新型城鎮化水平增長速度。

(二)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水平

根據測算得到,2010—2019年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耦合度均大于0.9,表明兩系統在近10年一直高度相關,耦合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但變化幅度較小。2010—2019年兩系統耦合協調度呈上升趨勢,除2017年耦合協調度同比下降外,其余每年均同比上升,這與鄉村振興水平的變化趨勢同步(如圖1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10年間兩系統協調等級由初級協調發展為中級協調,2010—2015年二者是初級協調關系,2016—2019年發展為中級協調,但距離良好協調和優質協調還有一定差距。

四、影響因素分析

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需從多方面分析影響兩系統協同發展的因素,并結合定量研究明確不同因素對兩系統協同發展的影響程度,從而為兩系統協同發展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

(一)影響因素分析與變量篩選

根據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內涵、特征及其關系,借鑒已有相關研究成果[12],并結合實際,本文從人口流動、資金支持、收入差距縮小程度、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產業協調、財政保障能力、信息化8個方面篩選影響因素,分析這些因素對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影響。

“人”是城鄉發展最重要的要素,人口流動對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當前,農村人口單向流入城鎮是城鄉人口流動的主要趨勢。一方面,農村轉移人口為城鎮產業發展提供勞動力資源;另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鄉村振興缺乏人才支撐,影響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本文用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來表示X1人口流動。

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相對而言,城鎮良好的投資環境有利于吸引各方資金的投入,而農村勞動力流失和資金的缺乏使得農村產業空心化嚴重,阻礙鄉村振興發展,影響城鄉融合進程。因此,和城鎮相比,農村更需要資金支持,尤其需要財政資金的優先保障。本文用農林水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表示X2資金支持。

城鄉居民收入是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水平的直觀體現,也是影響二者協同發展的重要因素。居民收入決定消費水平,更影響生活質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小,表明城鄉融合程度越高,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協同效應越大。本文用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來表示X3收入差距縮小程度。

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必須充分保障農民的基本權益。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鎮后并未實現全體落戶,農民工流動性強,工作穩定性弱,他們在住房、就業培訓、子女入學等問題上和城鎮居民存在差距,享受到的基本權益和公共服務水平有限,難以真正融入城鎮,呈現“半市民化”狀態。本文用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比值(%)表示X4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

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保障。不論是新型城鎮化還是鄉村振興,兩大戰略的落腳點都在于“人”,都必須關注民生和保障民生。由于城鄉二元結構長期存在,農村不僅在經濟上落后于城鎮,在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方面也與城鎮有一定差距。本文采用城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比值(%)、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比值(%)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之比(%)三個指標平均加權匯總的結果表示X5公共服務均等化。

產業協調是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經濟基礎。農村以發展第一產業為主,第二、三產業較少且發展緩慢,產業間勞動生產率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影響城鄉產業的協調程度。本文用二元對比系數(%)即第一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與第二、三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的比值來表示X6產業協調,二元對比系數越大,城鄉產業協調度越高。

政府是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主導力量,其財政投入水平是影響二者協同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市場經濟出現失靈時,政府的宏觀調控至關重要。在推進城鄉產業協調以及公共服務均等化過程中,政府的財政支持不可或缺,這就需要政府有足夠的財政能力保障。本文用財政支出占GDP比重(%)表示X7財政保障能力。

信息化對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起著催化作用。不論是城鄉產業還是居民生活,信息化都發揮著重要影響,對于產業來說,利用互聯網可以發展電子商務,拓寬銷售渠道;對于居民生活來說,互聯網不僅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還加強了城鄉聯系,促進城鄉消息互通、資源共享。本文用互聯網普及率(%)表示X8信息化。

(二)模型建立與結果分析

1.主成分回歸模型的建立

本文將上述8個因素作為解釋變量,以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度作為被解釋變量,經過標準化處理后進行回歸分析。為解決自變量多重共線性問題,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回歸模型。首先,運用SPSS軟件進行KMO和Bartletts檢驗,結果表明KMO值為0.803,大于0.6,且Sig值為0.000,表明選取的變量適合做主成分分析;其次,以各解釋變量的特征值大于1為標準,提取了2個主成分,累計方差貢獻率為94.133%,表明提取的2個主成分對原始變量的信息解釋達到94.133%,如表5所示。

用各初始因子載荷矩陣值(表6)除以主成分特征值的平方根,可計算得到兩個主成分表達式,其中ZX1—ZX8為標準化后的變量。

F1=0.401ZX1+0.343ZX2-0.007ZX3-0.357ZX4+0.397ZX5+0.381ZX6+0.379ZX7+0.384ZX8(6)

F2=0.073ZX1-0.400ZX2+0.820ZX3-0.287ZX4-0.110ZX5+0.159ZX6-0.153ZX7+0.138ZX8(7)

分別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為解釋變量,以標準化后的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度ZD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模型的擬合優度R=0.983,R2=0.967,調整后的R2=0.957,且顯著性為0.000,表明模型擬合度較好,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系統耦合協調度與主成分的表達式為:

ZD=0.396F1-0.011F2(8)

將表達式(6)和(7)代入(8)中,可以得到:

ZD=0.158ZX1+0.140ZX2-0.012ZX3-0.138ZX4+0.159ZX5+0.149ZX6+0.152ZX7+0.150ZX8(9)

將標準化后的變量還原為原始變量,可以得到耦合協調度與8個影響因素的回歸模型:

D=0.695+0.245X1+0.165X2-0.021X3-0.351X4+0.121X5+0.033X6+0.091X7+0.026X8(10)

2.結果分析

根據回歸結果(表7)可以看出,X1人口流動(0.245)、X2資金支持(0.165)、X5公共服務均等化(0.121)、X7財政保障能力(0.091)、X6產業協調(0.033)、X8信息化(0.026)這6個因素與兩系統耦合協調度呈正相關關系,表明城鎮化率的提升、政府對農林水支出的增長、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的提高、政府財政能力提升、產業協調、信息化水平提升均對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起促進作用。X3收入差距縮小程度(-0.021)和X4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0.351)與兩系統耦合協調度呈負相關關系,導致此現象的原因是2010—2019年黑龍江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并未持續縮小,而是呈先縮小后擴大再縮小的波動趨勢,與兩系統耦合協調度的變化趨勢不一致,負向影響二者協同發展,但從系數上看,其影響程度較小。2010年黑龍江省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比值為85.95%,2019年該比值下降為82.20%,10年間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數量差距擴大,進城落戶的農民工減少,流動的農民工難以享受到與戶籍居民同等的基本權益和公共服務,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程度降低,影響城鄉融合進程,阻礙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因此,X4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與兩系統耦合協調度呈負相關關系。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通過構建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測度了2010—2019年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水平,分析兩系統發展變化關系,并運用主成分回歸模型分析兩系統協同發展的影響因素,得到如下結論:

(1)2010—2019年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水平與鄉村振興水平均呈上升趨勢,新型城鎮化水平由49.37%增長到57.88%,鄉村振興水平由34.89%增長到46.64%。新型城鎮化水平高于鄉村振興水平,但鄉村振興水平發展速度快于新型城鎮化水平,二者差距呈先擴大后縮小的趨勢。

(2)2010—2019年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耦合度均在0.9以上,兩系統高度耦合。在耦合協調度上,2010—2015年兩系統為初級協調,2016—2019年兩系統達到中級協調。

(3)在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中,人口流動、資金支持、公共服務均等化、財政保障能力、產業協調、信息化與兩系統協同發展水平正向相關,收入差距縮小程度和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與兩系統協同發展水平負向相關。

(二)建議

(1)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由研究結果可知,黑龍江省鄉村振興水平落后于新型城鎮化水平,要實現二者協同發展,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按照“二十字”總要求,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著力構建干部配備優先考慮、要素配置優先滿足、資金投入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優先安排的長效機制,持續加大鄉村振興支持力度;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充分保障農民權益,提升農民福祉,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建設者和受益者[13];要推動城市科技、資金、人才要素向鄉村流動,積極拓寬城市要素下鄉通道,加快補齊鄉村振興資源要素短板。

(2)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縣域城鄉融合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發展方向,是輻射和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著力點,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促進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由中級協調向優質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以產業為核心,加大立縣主導產業的培育力度,分層分類加強市場主體培育,推動縣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加強縣域基礎設施建設,保證縣域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要進一步加大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供給力度,積極營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環境;要持續開展縣域經濟考評力度,創新激勵措施,激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3)發揮正向因素的推動作用與補齊短板相結合。堅持揚長補短思想,在分析影響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各因素優劣程度的基礎上,重點提升正向因素的發展水平,充分發揮其對兩系統協同發展的推動作用。要繼續提升政府財政能力,加大對農林水事務的資金投入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優先保障作用;提高城鄉產業協調發展水平,為兩系統協同發展奠定經濟基礎;提升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助推兩系統協同發展。對于負向影響二者協同發展的因素,要彌補其短板,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和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

參考文獻:

[1] 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1954,22(2):139-191.

[2] Friedmann J.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of Venezuela[M]. Cambridge: MIT Press,1966.

[3] Todaro M P.A Model for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 138-148.

[4] Julio A B, Fernando C, Benjamin J, et al. Cities, Territories, and Inclusive Growth: Unraveling Urban-rural Linkages in Chile, Colombia, and Mexico[J].World Development,2015,73(9):56-71.

[5] 呂萍,余思琪.我國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調發展趨勢研究[J].經濟縱橫,2021(11):76-82.

[6] 丁靜.新時代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的戰略融合及協調推進[J].社會主義研究,2019(5):74-81.

[7] 劉愛梅,陳寶生.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體制對策——基于城鄉共享體制建設的視角[J].學習與探索,2019(11):66-72.

[8] 蔡繼明.鄉村振興戰略應與新型城鎮化同步推進[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10):76-79.

[9] 張琛,孔祥智.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的深度融合思考[J].理論探索,2021(1):92-100,120.

[10]郭翔宇,胡月.鄉村振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農業經濟與管理,2020(5):5-15.

[11]劉耀彬,李仁東,宋學鋒.中國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5(1):105-112.

[12]吳旭曉.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及其驅動機制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J].前沿,2019(6):32-40.

[13]石丹淅,王軼.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民工返鄉創業質量影響因素及其政策促進[J].求是學刊,2021(1):90-101.

Abstract: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trategi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es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us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yst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been improved from 2010 to 2019, and the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lower than the level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he two systems is on the rise, and the coordination level develops from primary coordination to intermediate coordination. Population flow, financial support,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financial security capacity,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ystems, while the narrowing degree of income gap and the equality of residents′ basic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ystems.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責任編輯:周正)

猜你喜歡
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
城市權利:從大衛·哈維到中國城鎮化問題
價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58:33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江淮論壇(2016年5期)2016-10-31 16:23:41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33:03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17:39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職業農民培養意愿研究
企業導報(2016年11期)2016-06-16 15:31:09
優化河南新型城鎮化格局的方法初探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51: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3p视频|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国内精品91|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免费播放毛片|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h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99re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亚洲天堂| 综合五月天网|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九色91在线视频| 午夜免费小视频|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99资源在线|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青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黄色高清|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亚洲三级网站|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www.youjizz.com久久|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亚洲视频三级|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人与鲁专区|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小视频|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成一级|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色在线视频|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www.91中文字幕| 色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