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偉
摘要:隨著“愛種子”課堂改革的繼續推進和深入,如何為學生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支架和學習方法是每位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廣州共享課堂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尋找學習支架和學習方法的好地方,廣州共享課堂以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目標,名優教師的精彩授課和資源包,為我們老師備、授課和專業發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關鍵詞:“愛種子”課堂、廣州共享課堂、融合教學;
討論融合教學,則需要理清進行融合教學的雙方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共同點可以進行融合,融合教學對教與學的意義以及如何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融合教學(以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11課《軍神》互動探究課型為例)。
一、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與廣州共享課堂的概念與共同點
廣州共享課堂是由廣州市教育局統籌,組織全市教育系統隊伍合力建設的高品質線上課程資源。它以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目標,全面落實國家“雙減”政策,融合電視、手機、電腦等多媒體信息化手段,為同學們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以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循序漸進的學習策略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效率,滿足同學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名優教師的精彩授課和資源包,為老師備授課和專業發展提供大力支持。
從兩者的含義與針對對象來看,除了線上線下,有生無生的區別之外,這兩者的教學目標指向性都十分明確且相似。兩者對學生來說,都旨在提供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支架,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和途徑;而對老師來講,這兩者都旨在提供一個優質的教學資源參考庫,提升教師的備、授課效率和質量,加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因此,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的教學融合廣州電視課堂是可行且高效的,用廣州共享課堂作為“愛種子”課堂的補充,融合共享課堂優質的教學資源和高效的學習支架或方法,能夠進一步打破舊式課堂的“照本宣科”和“應試主義”,提升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二、融合教學對教與學的意義
上述兩種課堂所針對的使用對象是一致的,不外乎是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但進行融合教學之后對兩者的意義就從單一性意義變為多元性意義方向發展。
1.對學生
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練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很難能夠單獨進行,往往是三個階段融合,這本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來看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對基礎較差的同學來說,有時候信息量過大,反而挫傷學習積極性。但通過共享課堂的互補融合教學,同學們可以通過廣州共享課堂開展課前的字詞預習、跟隨它課中的翻轉學習、以及進行課后的拓展學習,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都相對少且獨立,學生較容易接受。
2.對教師
(1)教師備課。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配套使用的導學案、學習單經歷多次修改后,已經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探究能力,同時也切合我區學生的實際學情及學習特點。而融合教學之后,共享課堂系統的知識點講解、PPT等,可以作為重要的備課素材去補充導學案及學習單的不足。
(2)教師專業發展。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的導學案和學習單本就是我區骨干教師教師們的智慧結晶,用熟用好這兩個配套資源,本身就能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融合教學之后,教師提升專業素養的途徑還可以通過共享課堂中名優教師的授課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三、不同教學環節進行融合教學的方式方法(以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11課《軍神》互動探究課型為例)
1.課前
(1)融合二備。教師在利用導學案備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共享課堂中的教學設計,對導學案所忽視的環節進行補強,結合教參適時修改導學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其次對學習單的備課中也可以利用共享課堂中的練習設計,對未有針對性練習的教學點進行補充練習,做到“點點有練習,點點能過關”。在《軍神》一課的二備中,我根據共享課堂的教學設計,結合導學案和學習單,加入了重點語句的品讀、朗讀以及人物內心變化梳理的過程,通過反復朗讀去體會人物內心,達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2)融合集備。同時集體備課的環節也可以通過觀看共享課堂的每節課所提供的關鍵學習支架或學習方法,確定課文的重難點和教學方法,提升集體備課的效率和質量,避免無效集備。在《軍神》互動探究課型一課的集備中,教師們對使用哪個學習支架展開了討論,因為共享課堂中既有體會人物內心的學習方法,也有“用他人口吻復述故事時要注意什么”的學習支架,最終確定使用后者更適合本節課。
2.課中
(1)融合練習。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中,學生有大量練習的時間,如在課堂中練習量不足的情況下,利用共享課堂中的課中練習,利用答題器進行大數據的收集,在補足學生練習量的情況下,還能多方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質量,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在《軍神》互動探究課型中能使用答題器進行練習和數據收集的環節較少,因此筆者并未加入,但在第一課時自主學習的字詞學習環節中,可以大量加入相應的練習作為補充。
(2)融合教學。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中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用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學習,從提供支架到拋開支架,從提供方法到創造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截取共享課堂中的所講授的學習支架或方法,代替自己可能出現的語言紕漏或講解不清,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在《軍神》互動探究課型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當筆者需要提醒同學們回顧“用他人口吻復述故事時要注意什么”的學習支架時,通過截取共享課堂的相應環節,清晰明了地回顧了該支架,節省了課堂時間,為后面的練習剩下了大量的時間,提升課堂效率。
3.課后
(1)融合拓展。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中和共享課堂都有相應的拓展教學內容,如推薦閱讀,資料鏈接解讀等。在《軍神》互動探究課型一課的課后作業中,要求學生閱讀《豐碑》一文,運用課上的學習方法體會軍長和軍需處長的內心,教師即可以共享課堂第三課時為引領,讓學生課后先看共享課堂,再去完成學習單上相應的練習。
四、總結
小學語文“愛種子”課堂與廣州共享課堂是強而有力的互補關系,在實際課堂中融合共享課堂進行教學,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備、教、學、練四個環節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波.談小學語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J]蕪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24100
[2]趙春艷.小學語文學科線上、線下教學銜接融合[J].課堂內外,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