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碧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學校的語文教學中逐漸出現了讀寫結合的趨勢。閱讀和寫作是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一個復雜的教學領域。為了改進語文教學,教師應根據新課程的具體要求進行改革,注意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初中學生對語文教學的重點有更深刻的認識。在目前的教育階段,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重點是語言科目。為了使學生的聽力和閱讀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師需要改變他們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注重閱讀教學,在寫作上進行互動,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語文教學體系。
關鍵詞:讀寫融通;初中語文;能力培養
引言
將閱讀和寫作作為語言學科的關鍵組成部分進行教學,可以幫助中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學習的重點。閱讀教學可以為具有情感感知能力的寫作教學打下基礎,而寫作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練習應用已獲得的閱讀能力。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如何加強閱讀和寫作教學,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中實現有效的閱讀與寫作實踐,是新課程改革中教學創新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諸多因素,教師更注重閱讀教學而不是寫作,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提高寫作能力或輕視寫作。因此,中學語文教師需要采取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收集閱讀學習經驗,充分理解和掌握,然后以語言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1 初中語文讀寫問題現狀
1.1在初中學校學習閱讀時,學生需要了解整個文本的結構,對文本進行排序,并分析關鍵詞語。但是,初中閱讀教學存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忽視了閱讀課文,教學方法過于落后和僵化。僅僅依靠閱讀課本是遠遠不足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科學地整合課本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整個文本的含義,還要求他們能夠對閱讀內容進行適當分類,并通過實例進行學習。同時,初中寫作教學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學生缺乏思想,語言表達空洞。中學語文教師深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這使得這一階段的閱讀和寫作教學過于具有針對性,兩者之間的聯系被分割,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的過程容易產生排斥感,語文本身的魅力也被削弱了。在現階段的語言教學中,初中學校的教師顯然過于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和語言學習方法,而忽視了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整體思維結構的形成,這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最后,閱讀和寫作本身對促進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但在現階段的初中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些都是初中語文教師在改革教學策略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2初中語文讀寫融通的重要意義
2.1在讀寫結合教學中,學生可以在課文中寫出自己的理解,教師通過寫作發現學生的閱讀問題,并通過積極糾正問題,將教師教給學生的閱讀方法運用到其他文章中,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果,增強自身的理解能力,在閱讀中獲得豐富的語言技巧。傳統教學只注重教授寫作技巧,忽視了學生可能缺乏寫作材料或詞匯,寫作質量下降的事實。當教師引入閱讀-寫作綜合方法并在課堂上實施時,他或她鼓勵學生吸收豐富的書面材料并擴大他們的閱讀詞匯量。教師在使用讀寫結合教學法時要遵循新的內容標準,教師需要確保讀寫結合教學法是有效的,并支持他們的教學技能。此外,教師應在每次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法后,回憶教學過程,找出實施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積極改進,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顯著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對初中學院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可以有效改進語文學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讀寫結合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語言思維和知識結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最終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融合的具體策略研究
3.1教師在實施閱讀和寫作教學時應采用閱讀和模仿教學措施。教師可以在這種語言的基礎上制作文本,并在寫作中正確使用這種語言。教師可以采取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學習課文中的短語,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理解這些短語,然后才給學生布置任務,將學到的語言模仿成自己的語言能力。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獲得學習語文的必要技能,應該把重點放在創新和優化教學方法上。生活情境在日常教學中運用較多,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習者的心理特點,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增強學習者的情感體驗。當學生能夠真正沉浸在文本的語境中時,他們就會受到寫作的啟發,并能感知到他們所讀文本中存在的真實情感。在閱讀文章時,教師需要進行探究式教學,使學生能夠分析文本中的單詞和短語,分析文本的表達技巧和修辭手段。
3.2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語言教學的目的只是為了通過考試,強迫學生強制性地記憶知識,學生的思維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完全被忽略了。因此,在教學中引入讀寫一體化教學法時,教師必須透徹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并組織活動進行創造性寫作練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在閱讀時,教師應給予良好的指導,要求學生帶著感情而不是機械地閱讀。對于一些有情境學習的課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情節進行想象并完成寫作。中學語文教師要想在教學實踐中實現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應用,必須注意落實相關的教學理念,包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依據教材的教學理念等,還要注意在課堂上營造讀寫結合教學的氛圍,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行為,實現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有效應用。
3.3在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實踐改革中,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讀寫結合教學情境的建立,這是幫助學生獲得語言世界沉浸式體驗的重要手段,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正確情感價值觀的形成非常有益。此外,中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語文學科本身的實踐性,定期組織一些旨在整合閱讀和寫作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由于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喜好和生活經歷,如果教師在介紹讀寫結合的方法時,對寫作采取統一的要求,就只能提高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時可以實施開放式讀寫結合模式,所謂開放式是指教師引導學生一起閱讀同一篇文章,并通過有效的閱讀進入寫作過程,在寫作過程中,當實施開放式寫作時,學生可以根據文章中的某一內容,即學生喜歡的內容進行創作,而不會對寫作方向和內容進行約束 創作的文字完全由學生自己想象。
結語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引入整合閱讀和寫作的策略,提高語言教學的有效性是必要和重要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調整教學,設計不同的讀寫結合方式,并落實到教學中,讓學生從讀寫結合的教學中迅速掌握語言應用的方法,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能力,這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的效果,而且還促進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讀寫結合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注意落實相關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學習讀寫結合創設相關的情境,還組織了一系列涵蓋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活動,以充分提高語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彭啟紅.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簡析[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