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梅
摘要:在小學英語課程的學習中,有很多知識點很多學生都很難完全掌握,這就造成了英語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
前言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英語時常常會遇到困難,再加上文本上的內容不夠生動,學生甚至還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對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加以篩選,通過繪本教學創設優良的學習氛圍,以此最大限度地增強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將主要分析繪本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具體應用。
1現階段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現狀
1.1繪本篩選不合理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中,為更好地讓學生適應英語,教師可引進繪本教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會忽略學生的需要,只是借助自身經驗和主觀判斷,篩選所要用到的繪本,致使大部分繪本內容與學生的認知規律不相符,進而難以發揮出繪本教學的作用。
1.2單一的教學形式
因為長時間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常常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識,并未靈活借助英語繪本,導致它的生動性無法發揮出來。這樣單一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處在被動的學習中。
1.3缺少閱讀的指引
由于教師的想象力不如小學生,難以從繪本中找到學生想要的內容,若是教師缺少對學生的合理指引,非常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而且如今繪本有參差不齊的情況,都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
2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有效方式
2.1豐富學生繪本閱讀教學的講解方式
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對很多不了解的東西的渴望。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的英語閱讀更具感染力、更好地引起他們的注意,是英語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老師們在講述的時候,一定要有創意,既要用生動的聲音和語氣,又要用豐富的肢體動作,將課本里的情景重現出來,讓孩子們更加的專注。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老師還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通過使用電子書進行閱讀,把英語教學與孩子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與每一所學校、每一戶的日常生活進行教育,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進行及時的跟蹤和記錄,并對其進行整理,并進行定期的檢查和分析,從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比如,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安排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互動、繪畫和講述,從而更好地了解到校園里的圖畫。
2.2借助繪本,進行英語會話教學
此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完整地表達句子,并且可使用句子簡單地進行交流。但是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一味地學習會話,會使他們無法掌握每句話中的要領,進而對內容不能充分掌握,更不能有效地將其應用在生活實際中。因此,教師通過繪本創建會話故事,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更有意愿地去表達,燃起說的欲望。在完成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繪本資源,指引學生搜集豐富的素材,觀看不一樣的繪本,以此真正實現會話學習的鞏固。
例如,在學習“Last Weekend”的時候,這部分英語會話主要是圍繞weekend展開,也就是讓學生分享自己在周末的活動。對小學高年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會覺得討論周末活動更有趣味,可全面激起他們的興趣,因此,教師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篩選一些種類豐富,并充滿趣味性的周末活動,通過不同活動的展現,指引學生用相關句型進行交流,即學會用句型“What do you do the weekend?/always/often/sometimes...”。首先,為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在會話導入環節,教師可引入英語繪本“My weekend”,在教學前的一段時間,可通過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并讓學生猜測文中人物會先到達哪一個地方。進而打開話題,讓學生回顧電影院等詞匯。然后教師就可組織學生進入此繪本中,掌握人物在周末常做的事情,“Go to fast food shop,Went to the cinema”,此環節的設計可讓學生初步接觸在周末常做的事情,進而為他們之后的學習夯實基礎。其次,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開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動,引入繪本“A different weekend”。基于學生初步接觸到第一個繪本,因此在第二個繪本中,教師就可指引學生猜測文中人物在做什么事情,從而使學生按照圖畫了解繪本中的英語對話。緊接著教師再和學生共同根據文本做游戲,教師進行表演,讓學生獨白說出對話。
2.3依托文本,拓展英語情境教學
通常在繪本中都會涉及一些情境,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好地和情境教學結合在一起,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需注重繪本的情節內容。首先,教師可指引學生進行略讀,以此讓學生體會繪本故事的大意,不必認識全部的單詞。其次,教師還要帶領學會精讀,讓學生讀懂每個字詞,實現精研細讀,如此一來,才可以使學生在情境中充分掌握所學,并對他們的閱讀能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以此最大限度地加強每一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學習“How Tall Are You?”的時候,這部分情景內容旨在指引學生按照圖畫掌握“How Tall Are You?”,讓他們形成深層次的理解,并完成模仿。學生理解情景內容,了解模仿的基礎在于其能夠深刻體會到情景內容,而圖文并茂的繪本內容,可為學生理解內容提供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可引入有趣且帶情境的繪本,如此一來,可充分激起每一位學生的興趣。對此,教師可在教學中篩選部分簡單的內容,讓學生粗略地展開閱讀,并采取設置疑問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繪本中的情感,同時還能促使學生理解繪本的含義,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意思之后,可進一步幫助他們展開精讀。然后,教師需創建相應的情境,和學生一起融入其中,以逐字逐句的方式,對每句話進行閱讀,進而實現精讀的效果。在精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合作閱讀,對于不理解的詞匯進行篩選。并且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還要指引學生相互理解不了解的詞匯,而對于全組都不認識的詞匯,就要做好記錄,然后可通過查資料,或者詢問教師來解決。
結語
總的來說,科學合理地運用繪本可使教學更具有趣味性,并加深學生的理解。由于繪本自身的優勢,可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并讓他們自然聯系生活使用英語。對此,教師應結合學生情況,不斷地進行實踐,以此最大限度地增強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許瑾.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設計,2019(27): 23-25.
[2]陳暉.論繪本的性質與特征[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