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麗君 蔣婷
摘要:“問題+”教學模式如今備受推崇,而本人也就著一些教學經歷,談談其背景、主要的課堂構成,和培養“問題+”教學模式需要的土壤,即教學環境。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其優劣性,而我們如今要做的就是針對現目今學生主動性缺乏的現象,發揮問題式教育的優勢。
關鍵詞:“問題+”教學環境主動參與
一、“問題+”教學模式產生的背景——暗示必要性
教師問,學生答,這一問一答組成了一道有序課堂的亮麗風景線。或許正是在這和諧的氣氛中,我們忘記了誰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學習的初衷是什么?學生也形成了為考試、家長、學校而學的堅固意識。但隨之而來的低效、被動、高成績、低能力等現象頑固地籠罩著我們!所以“問題+”教學模式再次被教育界的有心人提出來,以它系統的、發揮學生主導性等優勢作為改革課堂的利器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問題+”教學模式產生的必要性。
二、“問題+”教學模式的內涵——直擊學生主導性
“問題+”教學模式也被稱為拋錨式教學,這種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我們一般表述為“問題+解決”模式,要突出“引領課+研討課”一課兩上的特征,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確問題、思考問題,核心是“問題”,第二部分是解決疑難問題、升華知識,核心是“解決”。
1.明確問題——自主梳理,創設情景激發問題
問題的提出,必須建立在真實的事情上,而學生主要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回歸到書本,形成書本要展現的幾個問題。這樣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也理順了本課的知識結構,加深了印象。當然,有些隱含的問題學生沒有注意到,那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去發現問題。關于這個情景創設,最好是能聯系新舊知識,讓學生產生知識疑問,知識矛盾,從而激發問題。比如:在“氣壓帶風帶”這一節,通常在講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時,總是會提到影響大陸西岸,而東岸則是受季風影響。關于這一點,教師就可以提出矛盾之處,激發學生自己生成問題。
2、解決問題——導思、導議、導評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引導學生自我思考。關于學生如何思考,我覺得首先要教會學生一些思考方式。比如:在地理中,學會看材料,根據材料中每層意思,去聯系書本上的知識,然后得出結論,材料題的關鍵點是“細”。看圖表,首先要分清圖表類型,如果是曲線圖,那就要看清內容,曲線的斜率、轉折的時間點等等。如果是問題型,則應該讓學生分清問題是什么,條件是什么,條件和問題的聯系是什么?基于此,我們再引導學生思考,當然,如果問題比較難,我們就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即“導議”。這就涉及到如何有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這里的關鍵點是讓學生真心全員參與,并且發揮小組成員的不同優勢。最后,則是“導評”。關于評價,首先要讓學生敢評,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其次,要會評,這個一方面基于平時的訓練,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評價的技巧。
從“問題+”教學模式的內涵看,不管是提出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都要求從學生的主體出發,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這也是“問題+”教學模式的重要內涵。
三、“問題+”教學模式產生的環境——提供可行性
順利開展“問題+”教學模式,我們還需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環境。不然,就會出現好苗沒有好土,好魚沒有好水,好人沒有好報的悲劇。那么如何營造好的環境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三點:
1.融洽的師生關系,民主的課堂氛圍
不管學生的年齡大小,素質高低,我想學生多少是有問題的。但學生敢說出自己的問題嗎?學生說出問題后會被重視并解決嗎?如果說得不對,會受到批評嗎?如果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有民主的課堂氛圍,這一切就受到了保障。當然,提問題體現的是一種對學習的熱情,體現的是一種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體現的是人的一種能力。所以,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不求立竿見影!
2.增加課外知識儲備
增加課外知識儲備,這似乎一直是學生課后自己的事情。其實,我們可以搬到學校,課堂書架、聽讀課、閱讀課等。我們教師平時也可以發一些課外讀物。比如說地理,地圖冊就是很好的資源,再如《為什么咸海不是海?》,《為什么孟加拉灣到夏季就發洪水?》,《為什么昆明被稱為春城?》等等,教師經常給與這樣一些讀物,可以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好奇心,也提升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3.教師要有良好的問題意識
如果教師始終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良好的堅持度,學生也很難持續形成這樣的觀念。所以,只是公開課拿出來秀一下,平時不是慢慢滲透在點滴課堂間,難以形成好的效果。而且,教師與教師之間也要形成一個聯動,全員參與,而不是個別投入,這樣就讓學生形成一個系統的學習模式,而不是誤認為是個別教師的個人風格,而是自己應該養成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不管是從必要性、作用性還是可行性方面都可以說明問題式教學模式的熱度上升的趨勢、原因,事實也證明,有了它發展的空間。當然,“問題+”教學模式可能有其獨有的優勢,但也有其局限性,譬如:不是全天候、全方位、全學科地匹配。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它的局限與不足,而我們要做的當然不是時時處處在意它的不足,更為關鍵的應該是知其不足而揚其長!
參考文獻:
[1]何瀟.問題情境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18):98-99.
[2]薛鈳.問題導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幻畫報,2020(11):100.
[3]張彩.高中語文問題式教學的開展模式[J].教書育人,2020(3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