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

摘要:在落實新課改的過程中,對各科教師的教學要求有所提高,如何優化教學成效成為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作為一種新穎高效的教學方式,微課教學憑借靈活簡短、針對性強等特點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不僅能幫助學生自主,還能優化調整教學,促進教與學有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應用
微課教學強調以學生認知規律為依托,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呈現相關知識,使學生輕松高效學習知識。初中生的韌性一般,長時間學習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后會產生厭煩情緒,認為數學教學沉悶乏味,繼而失去學習的熱情,降低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巧妙應用微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學習某個知識點,從而優化學習效果,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
一、利用微課,輔助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優化教學效果和聽課效率的關鍵,然而初中數學知識相對枯燥乏味,致使學生忽視課前預習,甚至失去課前預習的興趣,造成預習效果不佳。鑒于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環節應該巧借微課輔助課前預習,向學生分享事先錄制的新課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視頻觀看過程中有目的性預習相關知識,激發對所學內容的熱情,以便高效開展新課教學活動[1]。以“圓”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環節圍繞本單元內容制作微課視頻,在視頻中簡單介紹本單元主要內容,即:微課先針對帶有圓特征的實物進行介紹,如電風扇、鐘表、車輪等,并提出問題:為何汽車輪胎不是方形或三角形,而是圓形呢?利用問題引出本單元內容;然后針對本單元內容展開詳細講述,如圓的定義和有關性質、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等,使學生在微課預習中能基本認識新課內容,以便后續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利用微課,引導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新課標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模式,能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轉為主動學習,習得知識的同時,獲得個性化發展。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難以營造自主探究的良好氛圍,而微課的應用能打破這種局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微課視頻的學習,在開放的空間中靈活運用所收集的資料信息,并借助小組合作交流來探究數學知識[2]。以“圖形的旋轉”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旋轉過程進行觀察,如旋轉門、時鐘、摩天輪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轉換思維、合作探究、獨立思考,以便學生正確認識圖形旋轉后的形狀、位置和方向,增強空間想象力和觀察能力;或者是鼓勵學生利用學習網站收集相關的學習資源,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實現自主探究學習的目標。
三、利用微課,突出重難點
初中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而初中生尚未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如若教師在教學環節只一味講授教材內容,往往無法讓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鑒于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進行輔助性教學,向學生展示形象、直觀、生動的數學知識,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象,以此弱化教學難度,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透徹理解重難點內容,促進教育與學有效性的提高[3]。以“平移”為例,該課涉及的知識點雖然較為簡單,但部分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環節容易混淆移動與平移的知識內容,需要教師在具體授課時提前尋找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移動和平移現象,如汽車雨刮器運動、操場上沿直線滾動的球、乘坐由下而上的電梯等;然后利用微課將這些現象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引導學生分析和探究。如此一來,既能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又能加深學生對平移性質和概念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實效性。又如:針對“直線、射線、線段”的內容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動畫的方式呈現生活實物,讓學生能準確區分線段、射線和直線,知曉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在此基礎上指出重點,促使學生輕松攻克重難點,提高學習的興趣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利用微課,延伸課堂內容
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化,初中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有所縮短,擁有了更多的課外支配時間,如若教師忽視家校合作,不能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則會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下降,難以滿足新課改要求。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線上教育的應用愈加廣泛,尤其是微課教學,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4]。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無法將課后習題、例題變式和問題拓展一一呈現給學生,而微課的應用能有效延伸課堂內容,將易混淆知識點、重難點內容、典型習題等制作成微課課件,讓學生借助課后時間進行學習,進而夯實基礎知識,更好地鞏固復習與拓展延伸。比如:鞏固復習“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方式呈現電話計費問題:大家是否知曉下表的含義?哪種套餐更加合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設課外學習內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補充知識,獲得知識廣度和視野的拓展。又如:講授完“中位數和眾數”的知識點后,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進行課后復習,在微課中展示眾數、中位數的概念以及其與平均數的差別和意義,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回顧;然后利用微課設計相關習題,并將詳細的解題過程予以呈現,方便學生自主訓練和檢驗。如此一來,不僅能實現課堂內容的延伸,還能幫助學生高效復習、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優化教學效果。
結束語: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微課時,應當立足實際,借助微課來輔助課前預習、引導自主探究、突出重難點、延伸課堂內容,這樣方能有針對性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構建高效課堂[5]。當然微課的應用尚處于探究階段,還需教師不斷創新與優化微課的應用方法,以便最大限度發揮出微課的教學輔助作用,進一步推動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喜慶. 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20, No.226(21):63-63.
[2]沈瑞榮. 探究"微課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與應用[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21(6):1.
[3]肖蓉芳. 運用微課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探究[J]. 成長, 2021(11):1.
[4]李明哲. 研精闡微,微課不微——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中學數學:初中版, 2020(4):3.
[5]馬本驗. 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