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海燕
摘要: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即部分教師往往將多媒體、互聯網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技術作為擺設”,采用“口述+板書”的形式教學,導致整體教學氣氛過于沉悶,在此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不到全方位的調動,最終影響到整體的教學效果。在信息時代來臨的今天,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之中,這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整體教學效果更加理想。那么,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如何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強化語文教學實效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優化策略
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讓教師具有更高的專業水平,還使教學富有豐厚底蘊,內容更為多彩,形式更多樣,突破傳統模式,打造現代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興趣,拓寬學生視野,切實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極其積極的現實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往往占據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長期處于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學習興趣也會受到影響。而隨著信息技術的融入,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直觀、生動的圖片和視頻,讓原本生硬、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有趣、具體,這樣學生不但會更加愿意融入語文課堂,還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所學內容,對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較為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有利于開闊學生學習視野
正所謂“學無止境”,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一點,除了基礎知識的教學以外,還有必要進行課外知識的引申,幫助學生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識。這樣學生課外學習時就會更加容易,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就實際教學情況來看,由于受到時間、資源等方面的限制,部分教師并未充分重視知識的延伸與拓展。而隨著信息技術的引入,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需求,從互聯網等渠道搜集一些有價值的學習資源,并且將其分享給學生,這樣就能夠有效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儲備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在核心素養理念愈加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成了廣大教學工作者重點探究的課題。信息技術的融入能夠為這項任務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情境教學法有機融合,以此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解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拋出具有探討意義的話題,讓學生參與到交流互動當中,并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使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終做到學以致用。總體而言,只要教師科學、巧妙地應用信息技術,就能夠給學生創造全方位提升的平臺,以此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直觀形象,激發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向學生呈現一個多彩多姿的視覺畫面,并且在與教學內容的融合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對知識加深理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語文教學中,一些文本內容單憑教師的講解或想象學生不能完全對知識加以了解。而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利用多媒體來制作課件,則讓學生的眼前呈現有關教學內容的各種畫面,音響、視頻等功能俱全,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同時注意力也被集中。
(二)化難為易,突破重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是一些重點問題,通過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突破這一重難點,從而讓學習更為深入,同時還引發學生在直觀、具體、形象的教學中產生積極的探究欲望,對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做到真正的理解,同時也能:將知識融會貫通。
(三)巧用信息技術,強化課程整合
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強化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有機整合,不僅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的形式,還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視野更加開闊,幫助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在正式教學時,教師不僅可以完成本課程的教學,還能夠適當引申出其他課程的知識,以此打破傳統的教學形式,讓信息技術真正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如涉及與“誠信”這一主題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申出思想與品德這一課程的內容,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促進個人正確思想品質、道德意識的形成。在講授拼音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展示英語中的字母,讓學生在比對、分析中加深記憶,體會學科之間的聯系。
總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工作者應當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對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手段進行革新、優化,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高質量的語文課堂。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和推崇,教師有必要找出其與語文教學之間的契合點,并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促進二者的有機融合。教師可以從“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巧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巧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模式”巧用信息技術,強化課程整合”四個方面入手,吸引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語文的學習、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度,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吳尕智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252.
[2]劉春苗.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探索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7):77.
[3]祁向明.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一代:理論版,2019(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