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教育部實施“雙減”政策的落地與實施,學生從繁重的題海中得以解放,學校作為育人的主陣地,隨著“課后延時服務”項目的多元化、立體化,學校育人的功能日益凸顯,育人的內涵日益豐富。筆者認為,在“雙減”背景下開展勞動教育正當其時、尤為重要。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要在大中小學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同時,對不同學段學校開設勞動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兑庖姟返某雠_,與“雙減”的實施在政策層面是高度契合的,“雙減”為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在時間方面提供了保障。
《意見》的出臺,使得學校勞動教育被空前重視,但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的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學校重智輕勞,唯分數論,唯成績論的風氣依然盛行,一些青少年中存在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淡化勞動、漠視勞動的不良習慣依然嚴重,勞動價值觀念缺失,不勞而獲的思想依然盛行,如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啃老族”,根本原因就是這些孩子們從小嬌生慣養、好吃懶做,依耐性強,不肯吃苦,不愿參加勞動,更有甚者,初中畢業了,面對洗碗、煮飯、掃地、洗衣服等基本的家務事時一籌莫展、無從下手。這些現狀依然是學校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挑戰,為此,真正發揮學校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任重道遠。
教育的宗旨就是立德樹人,堅持五育并舉、涵養生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地制宜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是能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正確理解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勞動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最美麗的思想觀念。具備必備的勞動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正確使用常見勞動工具,可以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二是能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領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內涵與意義,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三是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形成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品質,珍惜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杜絕浪費。
勞動教育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不同學段勞動教育的內容不同。小學階段以個人起居和集體勞動為主要內容,如:完成個人物品整理、清洗,進行簡單的家庭清掃和垃圾分類等,在學校參加集體勞動,主動維護教室內外環境衛生等,關愛生命、熱愛自然。初中階段則以兼顧家政學習、校內外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等為主要內容。如:在家里承擔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潔、烹飪;在學校進行包干區域的保潔和美化,提升社會公德意識,培養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如:參加社區志愿者勞動、環境保護等公益性活動,參與學校植物園、勞動基地的創建等工作,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和環保意識。
勞動教育課程的內容有了,如何來實施呢?筆者認為,可構建“兩個結合”,即“學校與家庭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勞動教育課程模式,多維度、多渠道、多形式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關于學校與家庭相結合,主要體現在勞動教育地點的不同。學校作為主陣地,重點是每天的日常清潔衛生工作,包括教室和學校公共區域衛生的清潔保潔工作。同時,學校還可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將勞動教育課放在課后延時服務時段進行,每周至少安排一節,保障勞動教育持續推進。關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主要體現在勞動教育內容的多樣性、綜合性。勞動教育理論課,可編排課程表,由學校領導、班主任、政治教師等擔任授課教師,要認真備課,有教案,學校要將勞動教育課程與其他學科教學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可大力宣傳獲得五一勞動者、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等的先進事跡,感悟勞動創造價值、創造美好生活的哲理,教育學生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勞動教育也可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促進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除了日常的清潔工作外,還可結合每年的植樹節、重陽節等節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走進社區等,開展植樹、尊老愛幼等志愿者活動,在活動中學會感恩,踐行生態文明,增強環保意識。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建立“植物園”等勞動教育基地,在基地上種菜、種水果、種花卉等,打造特色勞動教育,使基地成為學校靚麗的風景線。
為使勞動教育課程有效實施、有序推進,學校需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措施。如成立領導小組,以學校名義組織實施,明確牽頭實施的處室(教務處或者德育處)和具體負責人,授課教師等。同時,要做好勞動教育經費預算,勞動工具等物品需采購到位,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的費用,都要提前預算好,納入學校財務預算,確保勞動教育順利進行。
總之,勞動教育課程的內容和形式是多樣的、多元的,可大膽嘗試和探索,開設勞動教育課程是促進學校長遠發展的大事,也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舉措之一,需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我們有理由相信,勞動教育一定會開花結果、未來可期,祝愿每個人都能成為那個別樣的“最美勞動者”。
作者姓名:劉旭 ?聯系電話:13985868072 ?單位:貴州省銅仁市宏雅實驗中學 ?學科學段:初中 ?道德與法治 ?論文題目: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開設勞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