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軼凡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是老年骨科常見的多發性疾病,患者表現為腰背疼痛、駝背及運動功能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經皮椎體成形術(PVP)是目前治療OVEF最常用的手段,但術后康復與患者遵醫行為有密切關系,提高患者遵醫行為可促進術后康復,改善生活質量[2]。然而由于老年OVEF患者疾病認知水平有限,導致術后遵醫行為水平偏低,影響術后康復[3]。健康信念是利用社會心理學從個體健康信念形成角度給患者講解遵醫行為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4]。基于健康信念指導的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講解,告知患者康復過程中注意事項,可提高疾病認知,從而提高遵醫行為,改善預后[5]。關于基于健康信念指導的護理在OVCF患者PVP術后護理中的應用目前尚缺乏相關報告,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其在OVCF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旨在增強患者健康信念,提高患者遵醫行為,改善患者預后。
2020年6月—2021年6月,選取PVP治療OVCF患者100例,納入條件:經X線確診為OVCF,且符合PVP手術指征;患者無認知功能障礙、意識清楚;患者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愿意積極配合。排除條件:合并阿爾茨海默病;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衰竭;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按照組間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58~78歲,平均62.33±3.98歲;病程1~12個月,平均6.12±2.02個月;骨折部位:T11骨折12例,T12骨折14例,L1骨折14例,L2骨折10例;合并癥:高血壓18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2例;學歷:初中或以下18例,高中/中專16例,大專或以上16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57~78歲,平均62.78±4.02歲;病程1~12個月,平均6.08±2.15個月;骨折部位:椎體T11骨折13例,T12骨折15例,L1骨折12例,L2骨折10例;合并癥:高血壓17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4例;學歷:初中或以下16例,高中/中專17例,大專或以上17例。兩組以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圍術期行常規護理,由責任護士負責為患者進行OVCF術后健康教育以及提供各項基礎護理,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陪護、探視、作息等制度及注意事項,術后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及康復鍛煉指導。一般3~5 d出院,于門診繼續治療,隔日換藥及就診。出院后通過電話形式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予以解答。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調查OVCF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水平,結合患者年齡、在崗狀況、文化程度等差異,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具體措施如下:
(1)評估與計劃: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責任護士負責對患者和家屬開展入科宣教,通過主動溝通,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結合患者資料和溝通結果建立健康檔案,發放OVCF患者康復知識調查量表,完成評估之后,根據評估結果,為患者制訂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案。
(2)實施措施:患者入院的第2~4天,對其開展OVCF疾病知識宣教。研究人員依據評估量表了解患者對健康知識的認知水平,分析目前存在的共性問題,匯總并制作成幻燈片。將問題及解決方法制成健康教育手冊,采用文字和圖片等形式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并對患者進行集中授課及健康指導。①專題講座: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疾病相關知識,重點展示OVCF飲食知識,強化OVCF患者健康飲食意識。②開展基于健康信念的指導:參考OVCF患者疾病知識調查結果,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健康教育方案。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開展口頭健康教育,每次時間為12~30 min,與患者溝通時,盡量采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讓其能更明白。向患者發放OVEF健康知識手冊,指導患者逐一解讀手冊的內容,在和患者溝通的過程中及時了解患者對OVCF知識的認知誤區并及時糾正錯誤,使患者建立正確認知。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很大部分OVCF患者遵醫行為較差,意識不到遵醫行為對預后的影響。為此,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對患者加強認知干預,使其能夠意識到遵醫行為對預后的影響,能積極主動保持健康的行為習慣。③護士可應用圖表數據、圖片、成功案例等向患者展示遵醫行為的好處,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意識。了解影響患者遵醫行為的因素,與患者以及家屬共同討論,分析消除影響因素的方法,使患者保持健康行為。
(3)強化措施:從患者入院第5天至出院前,責任護士評估患者對疾病知識及遵醫行為的掌握水平,并結合患者認知水平,向患者展開個體化宣教,對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教育。為患者舉辦OVCF專題講座,以提高對OVEF認知,由科室專業醫護人員進行示范講解,對于個體化問題,需要一對一形式逐個完成講解。叮囑患者于門診繼續復查,換藥治療。隨時注意切口愈合情況。有切口問題及時與門診綜合治療護士溝通。①針對疾病認知水平偏低的患者,需要根據患者術后Cobb角、椎體前緣高度恢復情況,與患者分析疾病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患者實施強化教育。②針對無法感知遵醫行為益處的患者,在門診復查或治療時,門診護士可以結合實際案例向患者說明遵醫行為的好處,尤其是術后康復鍛煉對促進椎體功能恢復的重要性,讓患者從有相同經歷的病友身上學習疾病自我管理的經驗。③對長期遵醫行為差的患者,需要幫助患者分析影響遵醫行為的因素,如患者對疾病相關信息認知錯誤、患者意志力薄弱難以堅持等,責任護士和門診護士可根據影響患者遵醫行為的相關因素為其制定解決對策,以提高患者遵醫行為。
(4)隨訪:患者出院后的5個月內,責任護士可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電話隨訪每周1次,綜合治療護士在患者切口治療時可詢問患者近期的飲食情況,向患者推薦健康飲食。每個月組織患者參與1次OVCF健康教育大課堂,將每次大課堂的教育資料整理成手冊,向不能到現場的患者傳送手冊,叮囑患者自主學習,在微信群中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與其他患者共同討論。干預時間為3個月。
(1)遵醫行為:采用自擬的患者遵醫行為量表進行評價,包括飲食依從,用藥依從,日常生活依從,術后功能鍛煉依從,定期隨訪依從,每個維度5個條目總評分5~20分。合計2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1~4級評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遵醫行為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25~0.889,信度系數為0.841~0.910,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2)健康信念:應用骨質疏松癥健康信念量表[6]進行評價,量表包括運動障礙、健康動機、易患性、嚴重性、攝入鈣的益處、攝入鈣障礙、運動益處7個維度,每個維度由6個條目構成,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1~5級評分,每個維度總評分為6~3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健康信念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12~0.869,信度系數為0.798,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3)椎體功能:采用量角器測量兩組Cobb角、椎體前緣高度。
(4)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量表[7]評價患者疼痛感,VAS評分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感越明顯。
(5)生活質量:應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8]進行評價,量表從生理領域(7條目),維度總評分7~35分;環境領域(8條目),維度總評分8~40分;心理領域(6個條目),維度總評分6~30分;社會關系(3個條目),維度總評分3~15分。合計24條目,每個條目賦值1~5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02~0.871,信度系數為0.821,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遵醫行為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遵醫行為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遵醫行為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骨質疏松健康信念總評分及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骨質疏松健康信念總評分及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信念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Cobb角角度、椎體前緣高度及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Cobb角角度、椎體前緣高度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椎體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WHOQOLBREF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PVP是目前治療OVCF常用的方法,PVP手術能有效固定受損椎體,恢復患者脊椎力學性能,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運動功能[9]。然而OVCF患者PVP術后康復效果還與患者遵醫行為有密切關系,良好的遵醫行為將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從而促進患者術后康復[10]。研究指出[11],患者遵醫行為與患者健康信念水平有密切的關系,患者健康信念水平越高越有助于調動患者參與疾病管理的積極性,從而增強患者康復信心,提高患者遵醫行為。本研究對OVCF患者實施基于健康信念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健康信念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基于健康信念指導的護理干預可提高OVCF患者遵醫行為。分析可能由于與傳統健康教育模式相比,健康信念模式與計劃行為理念相互整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強化OVCF患者對術后健康行為管理的重視,同時通過告知患者遵醫行為的益處,提高了參與疾病管理信心,進而提高患者遵醫行為,促使患者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疾病,強化患者健康管理意愿[12]。另外,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護理干預能有效規范患者信念,給予患者支持及鼓勵,強化了患者行為改變意圖,從而提高了患者參與疾病管理積極性,進而改善患者遵醫行為[13]。
健康信念認為[14],個體健康行為受其信念強度影響,患者健康信念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患者積極參與疾病管理,提高患者遵醫行為水平。劉宇等[15]研究指出,OVCF患者健康信念水平與患者術后健康行為間有密切的關系,提高患者健康信念將有助患者采取預防性行為應對影響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從而減少不良因素對患者預后的影響,增強患者康復信心。本研究對OVCF患者實施基于健康信念指導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健康信念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提高,說明基于健康信念指導的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信念水平。分析可能由于基于健康信念指導的護理干預通過為患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對OVCF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實施動態化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患者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在這個過程中,患者能全面認識健康飲食的好處,也認識到自己在飲食方面存在的誤區,逐漸形成了正確的健康信念[16-17]。
研究指出[18],OVCF患者遠期預后與患者遵醫行為有密切的關系,患者科學飲食、合理參與功能鍛煉及休息,并遵醫囑用藥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有積極的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Cobb角、椎體前緣高度優于對照組,而觀察組干預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健康信念指導的護理干預能改善OVCF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可能由于基于健康信念的護理干預強化患者對OVCF認知,使患者能認識到形成健康行為對康復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健康意識及參與疾病管理的積極性,進而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總之, 基于健康信念指導的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OVCF患者健康信念及遵醫行為,對改善患者椎體功能恢復及生活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本研究納入病例數較少,加之所有病例均來自本院骨科,缺乏大樣本抽樣,且對患者隨訪時間較短,關于健康信念指導能否有效促進OVCF患者遠期康復,在日后還需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