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
用房產向銀行抵押貸款,到期無力還債的風險是房產被用于抵債。如果通過違規手段借新貸還舊貸,則會承擔更大的風險。遼寧省大連市一人為避免房產被銀行收去抵債,求助小貸公司借新還舊,不僅所欠債務不斷壘高,還被騙60萬余元。
在金融擔保實踐中,用于抵押貸款的擔保物價值一般都大于或等于貸款金額,因為這樣才能確保金融機構能夠通過行使抵押權足額實現債權利益。用已經設定抵押權且價值與貸款金額相當的房產重復抵押貸款,相關貸款申請不會獲批。如果通過小貸公司違規辦理借新還舊業務,雖然可暫時躲過擔保物被抵債的風險,但最終結果必然是壘高債務,借款人會付出更高的代價。
2018年6月,盧洋有幾筆貸款到期,總計332萬元,出借人為當地某銀行和某小貸公司。盧洋貸款時辦理了擔保,將自己和妻子呂雙鳳名下的四套房產分別抵押給了某銀行和某小貸公司。
貸款到期后,盧洋須向某銀行和某小貸公司還本付息,否則用于抵押的四套房產將會被拍賣以抵償債務。盧洋當時囊中羞澀,根本無力償還這巨額貸款,但他不希望四套房產被用于抵債,遂決定施出緩兵之計——借新貸還舊貸以解燃眉之急。
盧洋想繼續用四套房產抵押獲取新貸款,然后用新貸款償還之前的舊貸款。但當他帶著房產證明到銀行辦理手續時,被告知在首筆貸款未還清的情況下不得重復抵押。

重復抵押房產壘高債務 (圖/網絡)
相對銀行而言,小貸公司的貸款門檻較低。無奈之下,盧洋只得到處找小貸公司。他找的幾家小貸公司不肯放貸,主要原因是盧洋房產的價值與其先前貸款總額相當,無法繼續提供抵押擔保。如果他不能提供其他擔保,小貸公司將面臨資金無法收回的風險。
盧洋期待著奇跡的出現。6月中旬的一天,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位于大連市西崗區銀寰大廈的某豐公司求助。某豐公司表示,他們可以幫盧洋辦貸款。
當時的盧洋已經走投無路,雖然心存疑惑,但想到對方是專業辦貸款的,路子肯定多,且擔心房子被法院拍賣,于是便答應全權委托某豐公司幫自己申請貸款。
盧洋做夢也沒想到,這個草率的決定最終讓自己陷入連環騙局,他名下的四套房產最終被這伙騙子控制,他自己不僅被動地不斷用房產抵押貸款借新還舊,債務不斷壘高,還被這伙人以各種理由詐騙錢財。
事實上,某豐公司就是個黑中介,連營業執照都沒有,其經營者是張鑫、林勇和叢崇,都為初中文化。盧洋說明來意后,三人都知道其房產無法重復抵押貸款。然而三人看盧洋借錢心切,覺得有可乘之機,于是便動了歪念,決定誘導、慫恿盧洋向小貸公司借款,并由三人跟進,通過墊資過橋、反復辦理房屋抵押等方式迫使盧洋以同一房產多次抵押貸款,不斷借新貸還舊貸,從而使盧洋債務大幅壘高,三人借機從中賺取高額好處費。
叢崇、張鑫聯系翰某公司經理閆志勇,后者經請示翰某公司老總陳文鵬后,為盧洋辦理貸款570萬元。
當然,翰某公司提供貸款是有條件的,需要盧洋用房產抵押。由于盧洋申請首筆貸款時已經抵押了房產,翰某公司遂提出盧洋須將四套房產已經設定的抵押關系解除,才會放款。
要解除先前的抵押關系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歸還先前的貸款,支付利息。這時張鑫等人想到了墊資過橋。張鑫找到大連某投資公司員工田影,請其為盧洋墊資償還此前欠款。田影明知張鑫的真實意圖是“借款倒貸”,卻仍然為盧洋墊資340.86萬元,從而使其四套房產的抵押關系得以解除。
在上述墊資過程中,田影將盧洋的身份證、房產證、接收放款的銀行卡等控制在自己手中。田影還讓盧洋及其直系親屬簽署了多份空白文書,其中借條金額為342萬元,比實際墊資多出1.14萬元——進了田影的私人腰包。
此后,翰某公司在明知盧洋“借款倒貸”的情況下,仍然為盧洋辦理了房產抵押手續,并向其發放貸款570萬元,約定貸款期限為兩個月。
翰某公司的人違規為盧洋辦理貸款,自然是無利不起早。相關證據顯示,在辦理貸款過程中,翰某公司采取先付后收等手段,先后收取盧洋“平臺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合計48.45萬元。也就是說,盧洋雖然成功貸到了款,但多支付了近50萬元的手續費,實際獲得的貸款只有521.55萬元。
與此同時,陳文鵬、閆志勇等人與盧洋一起到公證部門作了房屋全權委托公證,即盧洋承諾,在不能按時償還貸款時,全權委托翰某公司對外出售自己名下的房產以抵償債務,并在放款后通知張鑫、林勇等人。這就意味著盧洋忙了半天,一旦無力償債,仍須以房屋抵債。
手續辦妥后,田影利用自己掌握盧洋相關證件、銀行卡的便利,扣除自己與盧洋約定的342萬元墊資款后,又以各種手續費的名義向自己及張鑫、林勇等人的賬戶轉款,盧洋因此累計損失60萬余元。
后因盧洋在約定的兩個月期限內未能歸還翰某公司貸款,張鑫等人遂預謀,再以盧洋房產抵押的方式向其他小貸公司借貸還款。張鑫、林勇、田影為賺取好處費和高額利息,商定共同出資615萬元,歸還翰某公司,其中包含為盧洋代付的違約金45萬元。
隨后,相關房產陸續被抵押到張鑫、林勇、田影等人名下,盧洋及其家屬同時被要求簽署多份空白授權書、借條等文書。然而,由于貸款額度不斷抬高,房產的價值已無法滿足更高額度貸款擔保的需要,盧洋無法繼續獲得其他小貸公司的貸款。加之其無力償還林勇、田影等人的欠款,從而引發了一系列以其為被告的催債訴訟。
就這樣,盧洋為了讓四套房產不被抵債,通過借新貸還舊貸的方式緩解債務危機,落入張鑫等人布下的圈套,最終導致債臺高筑,原本332萬元的債務在兩三個月間增加了120余萬元,自己又因欠款多次被告上法庭。特別讓盧洋不能釋懷的是,即便現在自己多掏120余萬元,并還清所有的欠款,他名下的四套房產被抵債的風險警報仍然不能解除。
案發后,被告人張鑫、田影、叢崇等人向盧洋返還部分款項,林勇等人在訴訟期間對盧洋進行了補償,均取得盧洋諒解。
該案經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后,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21年1月18日作出一審判決,張鑫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林勇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5萬元;叢崇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3萬元;田影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5萬元。閆志勇、陳文鵬等其他被告人被法院以犯詐騙罪,分別判處1年5個月至1年兩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3萬元至1萬元不等的罰金。
一審宣判后,張鑫、林勇不服,提出上訴。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22年1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審法院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但鑒于上訴人張鑫、林勇在原審期間分別有退還款項及補償被害人,且取得被害人諒解的情節,二審期間又自愿認罪認罰,主動交納罰金,故可適用緩刑。
2022年2月9日,大連市中院對外公布二審判決結果:維持一審其他判決,撤銷對上訴人張鑫、林勇及原審被告人叢崇的量刑部分,以犯詐騙罪判處張鑫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5萬元;判處林勇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5萬元;判處叢崇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3萬元。
(文中除被告人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