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相斌
摘要:初中是學生思維的一個被外界變化加速發展的具體階段。如果教師能在這個階段給學生有意識地訓練邏輯思維能力,那么就可以使其思維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教師在這個階段還要注重學生這個主體產生的綜合性的新需要和學生目前已有的一定程度的心理水平和其自身的心理狀態之間的矛盾運動即內因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教師要注重將這種外部需要巧妙地轉化為學生心理自覺的內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形態,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接受或意識到這種需要,從而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
關鍵詞:初中心理;引導教育;學生為主
引言: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從而導致學生產生厭學、逆反等心理,激發學生與教師、父母之間的矛盾。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問題,已經漸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初中心理學教育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如何加強初中心理學教育已經成為初中學校應重點思考的內容。積極找尋初中心理學教育的有效策略,促進初中心理學教育發展,是保護初中生健康、全面發展的必然選擇。
1.初中生心理現狀
1.1自我意識的高度膨脹
一部分的初中學生希望能夠盡快的進入成人世界,希望盡快的擺脫當前的生活狀況,從而尋找到一種新的且更加成熟的行為準則,在其的人生中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在這個時期,初中生容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前提下,在許多事情上總是從自己出發,只注重自身利益的得失,而無法關注到身邊同學家長,乃至陌生人的感受,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1.2叛逆心理的滋生
由于自我意識的高度膨脹,學生就會產生叛逆的傾向。而這一時期學生最主要的心理特征也就是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是人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而對對方的要求,毫無邏輯的采取相反的態度以及對抗性的言行。在這個時期的學生反對家長把自己當作小孩,以成人的態度自居。叛逆心理的學生,雖然在表面上會表現出一些過激的方式,但是其實這類學生是最需要呵護的。如果在一些情況下能夠撫平其的情緒,那么其在反思過后會有自覺性的,防止這類事情的再發生。
1.3智力發展迅猛但自控能力較差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發展比較迅速,使得大腦在這個時期飛速發展,學生的智力水平在這個階段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但是同時,由于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學生無法掌控自己的行為,缺乏計劃和布局的頭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更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后,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才能保證學生順利的度過初中階段,能夠健康的成長。
1.4對人際交往產生過分渴望
由于自我意識的增強,初中生對于朋友的需求開始膨脹,而且開始與家長疏遠。同時又因為性意識的覺醒,初中生開始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并且對異性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在這個階段,學生更樂于與異性接觸,甚至會對某個異性若有所思,如果這種關切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合理的控制,就會導致學生上課走神,精神不振。教師首先要了解初中生的這些心理,才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出解決方案,在另一方面,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之后,就可以對他們進行感同身受,這樣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學生也可以樂于與教師交流,同時也可以緩和學生與教師的關系,讓學生對心理課堂抱有積極的想法。
2.加強初中心理學教育有效策略
2.1提升初中心理學教育的重視程度
從初中心理學教育現狀了解到,現階段很多初中學校對心理學教育活動開展并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程度。初中生承受的壓力很大,有來自學校的也有來自于家庭的。很多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作為家中的“獨苗”在家長萬般呵護下長大,沒有經歷過“風雨”,其承受能力很低,遇到一些不好的事物后總是會表現出消極態度,這對于初中生日后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想要對此情況進行改善,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對初中心理學教育都應給予高度重視。
2.2對心理學教學內容進行優化
教師要及時了解初中心理學教育發展的新動向,緊緊跟隨時代發展腳步,將社會中的新事物、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與初中心理學教育進行融合。優化心理學教學內容,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明確初中心理學教育課程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可以打破心理學教材內容的限制,將社會中一些新發生的事件引入到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進行面試考核場景塑造,讓學生提前體驗面試的壓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讓學生真實體驗和感受面試壓力,在以后面試過程中可以從容面對。
2.3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初中生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師,在每位學生的心目中都有一兩位最欽佩的教師。他們喜愛的是知識淵博、授課水平高、關心學生成長、有朝氣、講信用等的教師,在初中生的心目中,他們喜愛的教師幾乎能達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并能在行動上對這些教師做出最好的反應。比如對他們喜愛的教師負責的科目會努力去學習;對這位教師所提出的各種要求都會十分認真的去執行,對這位教師提出的各種意見和看法會毫不懷疑地去接受等等。
2.4豐富心理學教育內容,優化初中心理學教學模式
初中心理學教育人員不能死板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述,因為學生在其他課程理論學習方面已經耗費了太多的精力,不要讓心理學教育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是要讓心理學教育課堂成為學生減壓的場所。心理學教育不能采用死板的填鴨教學方式,要應用多種教育方法和手段。例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活動以及情境表演等多種方式進行心理學授課。特殊的教育情境可以讓學生多感官地投入,每一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在親身感受和體會中學習、掌握心理學知識,避免心理學教育成為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增強學生對心理學教育的認同感。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學習心理學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結語
初中心理學教育課程對學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通過心理學課程教育可以避免社會不良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從而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教育工作者應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并且對心理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打破心理學課程課本教材內容的限制。要將理論教學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對學生的認知過程進行優化,將信息技術與心理學教學課堂進行融合,促使初中心理學教育發展到一個新的層次。
參考文獻:
[1]楊海英.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及實踐分析[J].學周刊,2017(26):77-78.
[2]王輝俊.運用心理學教育技能 助力初中班級管理[J].甘肅教育,2019(15):34.
[3]馮有好.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初中班級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