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貴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美術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和理念,注重對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核心素養下,如何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進行合理優化展開深入探究,并提出具體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優化
結合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動的重要性,需要各學科教師予以重視。而作為高中美術教師,可通過鑒賞教學工作的開展,靈活應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增強學生審美能力,不斷豐富其人文底蘊。
一、當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目標較為模糊
美術學科作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開展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因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和環境的影響,使得教師和學生并不注重對美術鑒賞課[1]。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來自高考的壓力,因而更是無暇顧及美術課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雖然有不少教師開始注重美術課程開展,但是在教學中主要是圍繞美術鑒賞和分類方法進行,對過程并不注重,所以在教學目標方面比較模糊。
(二)教學模式較為落后
對美術教師而言,為了提高學生學科素養,則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以此可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是結合具體教學情況,不少教師在進行美術鑒賞課程中還在沿用填鴨式方法,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學習效果比較低[2]。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優化
為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教師應積極做好美術鑒賞刻而成課程教學的優化工作,以此為提高學生美術鑒賞能力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具體包括教學方式合理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生活情境,縮短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多學科相融合,積極改進美術鑒賞課程教學方法[3]。
(一)教學方式合理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針對以往教師教學模式單一這一問題,教師需結合新課程要求,深入改變教學模式,深入挖掘教學資源,為學生呈現出豐富的課堂內容。在設計教學方案中,應從學生角度出發,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
比如在學習《中國民間美術》這節內容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國美術歷史悠久,且在生活中存在較多的美術元素。基于此,教師可結合民間美術資源的利用對學生進行美術鑒賞。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直觀呈現出美術作品,如《清明上河圖》,借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視覺感,促使其深入感受到美術所具有的魅力。接著,教師引入學生生活,讓其分享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作品。期間,教師依然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觀察涉及到民間美術作品的元素,具體包括風箏、剪紙、年畫等。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這些作品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所具有的特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通過民間美術相關的故事和典故,給學生講解關于其所具有的作用。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對民間美術的進一步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其民族自豪感[4]。
(二)創設生活情境,縮短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
對美術教師而言,在課程教學中要想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則可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進行聯系,并為其創設出具體的情境。通過這一教學方法,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美術《畫外之意——中國傳統花鳥畫、人物畫》這節內容中,首先要讓學生對花鳥畫中寫實和寫意之間的關系進行基本了解,之后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涉及到的人物形象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在這節課程中,教師可通過帶領學生到室外,實際感受大自然的景色,深入觀察花鳥。接著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實物與畫作之間存在的區別進行分析,以此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修養。
(三)多學科相融合,積極改進美術鑒賞的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美術是人文學科,在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高中美術課程開展提出具體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注重美術具有的民族性特征,在提高學生文化能力的同時,還應正確認識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將人文與自然科學進行有效融合,此外也可根據具體內容,適當融入我國傳統文化。之所以這樣做,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還可加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合作,建立協作式教學模式[5]。
為了能夠有效提高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基礎,同時還要對其他學科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圍繞徐渭《墨葡萄圖》和鄭板橋《叢竹圖》進行鑒賞教學時,因這兩幅作品體現的是詩意畫,因而教師在鑒賞教學期間可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即微課開展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個元素的利用,如古代詩歌、書法、繪畫等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情境氛圍,促使學生深入了解作品內容。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極大的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進而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總之,在當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通過與其他學科的有效結合,可切實提高學生對作品內容的鑒賞能力,滿足其學習需求。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越發重視。在此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師必須要深入掌握新課程理念,做好課堂教學的優化,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創造良好條件,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美術課程學習的熱情,切實保障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姚清. 核心素養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優化研究——以傳統工藝美術為例[J]. 讀與寫,2021,18(21):255.
[2] 牟曉青. 核心素養下高中美術情境式教學目標初探 ——以中國畫鑒賞課程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2021(19):103-104,107.
[3] 征慧菊. 核心素養·探究教育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探究[J]. 美術教育研究,2021(10):150-151.
[4] 潘俊. 鑒賞課讓高中美術教學生動起來——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策略[J]. 文藝生活,2020(35):246-247.
[5] 寧瀟.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美術鑒賞四步法教學研究——以《搗練圖》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2021(20):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