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摘要:要提高小學信息化教學的效能,提高教學效果,必須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思想,改進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態度;方法;技能;素質
目前,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重點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這就造成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在實踐中出現了問題,如果不能對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將會使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獲得的收益微乎其微,從而使教師的教學工作難以進行。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常見問題及原因分析
1.態度不夠端正。
很多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學習主課之余用來放松的,并不一定非得要學習到什么知識,甚至部分教師以及班主任都在給學生傳遞這樣一種態度,隨意占用信息技術課堂的時間來進行其他主課的教學。這就導致學生整體對于信息技術課堂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并不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知識與技能。相反,課堂上學生很容易開小差,相互聊天打鬧等,都極其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2.對于所學知識沒有產生足夠的興趣。
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習的技能,在學生階段所起到的作用可能并不大,在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或許起不到什么作用,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學術上的問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會因為不理解原理而導致處處碰壁。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對這一門課的興趣,以及學習的信心,逐漸產生畏懼情緒。歸根究底,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自己操作的過程中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長時間積累下來就導致學生越來越不理解操作步驟,無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自然也是正常現象。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主要問題的解決措施
1.端正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只有學生正確認識到信息技術課堂在他們的以后的學習乃至生活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他們才能夠在課堂上更加專注,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也才能更加順利。為了幫助學生端正對信息技術課堂的態度,教師要聯合起來,首先是班主任,要動員各科教師不要隨意占用學生信息技術課堂的時間,如果自己的教學工作沒有完成可以移到下一節課。班主任還需要在每一個星期的班會課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不能以眼前的利益來評判事物的好壞,信息技術課堂學習到的知識或許現階段我們還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但是將來在處理工作的過程中它將會是很好的一個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于信息技術教師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將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生活化,以此來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知識在解決現實問題中可以起到的巨大作用,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是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并且信息技術的知識能夠解決的問題范圍更加廣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一些簡單軟件的操作,例如圖片處理,文字編輯等等,在給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任務來讓學生完成。布置任務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運用到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能力和技巧,例如讓學生來編輯一張自己在平時拍的照片,或者是自己來編輯自己寫的文字等等,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術的知識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一方面,學生能夠對完成該項任務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真正感受到這一門學科能夠帶給自己的東西,從而在不知不覺間端正學習的態度,那么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也就能更加高效地開展。
2.成立學習小組,及時解決問題。
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因為不理解原理而遇到很多問題,例如某一個選項在哪里點,下一步編輯應該怎么操作等等。在這個時候教師如果不能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那么問題便會一直積累,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發現自己學習上出現的漏洞越來越多且難以彌補,就會失去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以及信心。但是,一個班級有很多位同學,在學生自己進行操作的時候,教師不可能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問題,不可能對每一位同學的疑問都詳細地解答,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用成立班級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首先把自己的疑惑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與討論,集思廣益,大家在聽完教師的講解之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也就能夠互相解答問題。一位同學的疑問或許有同學知道答案,如果一個組的成員都不知道答案的話,再來求助教師。這樣一來能夠幫助教師減輕負擔,二來能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更好地熟悉知識,提出問題的同學能夠及時解決自己的疑問,解答別人問題的同學也能夠加深自己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印象,從而實現了班級學生知識掌握水平的全面提升。
3.給予學生更多訓練和實踐的機會。
根據我們前文的論述,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很多機會操作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習到的一些技能,他們不僅在下課之后很快遺忘老師講過的東西,同時也會形成錯誤的學習觀念和態度,認為這門課學習到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設一些訓練的機會。在課堂上,教師在講解完一部分知識之后,先不要急著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敘述,而是讓學生自己在電腦上操作一遍。這時候教師要注意,給學生選擇練習題目的時候,最好是能夠有一定的情境,比如剛剛學習了ppt制作的基本知識,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設一種解決問題的情境,比如“小明要在課堂上當‘小老師’,代替語文老師給同學們講一篇課文,現在他想制作一個ppt來讓自己的講解過程更加清晰,你能幫幫他嗎?”諸如此類的情境創設出來,學生能夠很快地帶入身份,并且切身體會到制作ppt的這些基本技能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能夠運用在哪些方面,以及在不同的場合制作ppt的時候我們一般要注意哪些問題,老師上課講到的東西是否都一定適用。那么在接下來自己操作的過程他們也就能有一定的動力和欲望,而不像之前那樣覺得信息技術學到的東西根本無用,訓練也就是浪費時間。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積極觀察,看看自己能不能將這些基本知識和技能運用在現實生活中,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交流會”,讓學生們都來說一說最近這一段時間內,他們用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解決了什么樣子的現實問題,比如幫助自己的父母做ppt、word文檔等等,學會處理圖片等。經過這樣的交流和討論,學生們也都能夠普遍認識到這一門學科學習到的東西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便利。這樣不僅能幫助他們端正學習的態度,還會讓他們真正發現信息技術這一門學科的重要性,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
結語
信息技術課堂在小學階段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解決遇到的種種問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并能夠在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的過程中靈活地加以運用,實現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掌握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與技能,實現素質教學。
參考文獻:
[1]歐陽云麗.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分析[J].知識窗(教師版),2021(12):128.
[2]王蕾.小學信息技術“線上+線下”教學中應用移動終端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1(S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