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菁菁
摘要:初中的各學科中,語文學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教師和學生的一直關注。語文學科是一門富有人文特色的學科,我校一直提倡本真教育,就是要讓教育回歸本真,尊重學生本性,做到因材施教,實施本土化教育教學,方能做到立本求真。在本真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結合“雙減”政策背景,我們語文組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結合我校校長提出的“5*8,4*10”分段教學的理念,打造“遞進式”的教學課堂。即將課堂的40分鐘,分成5個8分鐘或4個10分鐘的階段,用一個一個的活動,串聯起來,做到臺階鋪平點,步子放緩點,讓孩子們在無縫銜接中,體會到成功的自豪感,增強學生的獲得感。
關鍵詞:遞進式;初中;語文課堂
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的、交互的活動。如何在規定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最大程度的學習到知識,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有研究表示,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大約為15-20分鐘,也就是大約只占課堂時間的一半不到,那么如何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無意注意,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于輕松無意中學知識,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是值得每個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1、學情分析
我校學生在學習上,基本上面臨以下幾個共性問題:家庭不重視教育、缺少學習目標、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先進的學習方法。這是因為,我校的學生絕大多數來自學校周圍農村,拆后代居多,父母親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對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對他們的學習也很少過問,學生成績不理想,學習沒勁頭。根據最近幾次測驗的統計,語文科的及格率在50%的左右,96分以上(滿分120)的高分段尖子生寥寥可數,低分段人數居多,甚至每班都有2、3個同學分數低于20分,教育的擔子非常重。
2、打造遞進式課堂的步驟
根據學校的本真教育理念,我們本著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優化教學課堂流程,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怎樣打造“遞進式”的語文課堂呢?結合我校實際,我就目標預設、步驟操作、評價設計三個環節打造“遞進式”課堂作簡要的介紹。
2.1目標預設
學習要遵循由易而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規律,因此我們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嚴格遵循此規律,各層次中做到有效銜接,不過分跳躍。做到臺階鋪平,讓學生步子放緩,一級一級穩穩當當的向上攀爬,讓學生輕松愉快的達到學習目標。
首先,我們要根據課程標準,精選1-2個教學目標,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能力水平,設置數量合適,難度適中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易于接受,易于掌握,對于部分課文,可適當增加教學目標,但總的教學目標最好不要超過3個。例如,在《論語》的教學方案制定時,我們擬定了兩個目標: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語句內容;聯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蘊含的道理。 在教學《記承天寺夜游時》,擬定了以下2個目標:熟讀成誦,讀出韻味;品“月色”之美,悟“閑人”之情。
其次,在我們的目標分層中,第二個目標的難度有一定的提升。第一個目標非常的基礎的、簡單的,讓班級90%以上的孩子能達到此目標。在第一個目標達成的基礎上,設置了第二個目標,與第一個目標相比,難度有了一定的增加,但總體來說難度不大,是踩在第一目標之上向上攀爬的一小步,讓超過70%的孩子都夠得著。
2.2步驟操作:放緩步子,分段遞進。
第二個環節是整個教學流程的核心階段,我們采用了“5*8,4*10”分段教學模式。即根據初中的學生注意力時間不長的特點,將40分鐘的課堂分為5個10分鐘,或者4個10分鐘,的小課堂,設計一個一個的活動,將教學目標分解到每個段落中去,一步一步的完成教學,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能力盡力攀爬,收獲成功的喜悅,體會到學有所成的自豪感。
第一步:課前導學,課堂引入。首先由教師或者同學介紹作者、文章的背景,明確這堂課程的目標以及自讀教材的要求,或進行啟發式的提問,讓學生帶著目標和問題去自讀課文。其次,學生應圍繞教學目標或者老師的提問,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知自讀教材,可以采用朗讀、對話、自由讀等方式,勾畫有關要點,以及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第二步:分組討論,合作學習。在該階段,將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分組進行學習討論,分組應注意搭配各種學力的學生,以組為單位,小組成員一一,交流自己的初步體會,對自讀中發現的問題展開討論,解決部分自讀問題,另外不能解決的問題,統一進行記錄,在后續的學習中逐步解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巡視各個小組,聆聽他們的討論,對不恰當的地方及時指正。
第三步:課堂反饋。分享小組的學習成功,總結學習方法,小組之間相互提出質疑并討論訂正。
第四步:精講點撥、合作探究。在這階段,需要理清文章的結構,充分理解作者的用意,對部分文章進行金句賞析,學會從修辭或者語氣上來賞析精彩句子,或者進一步練習實際,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如課文《記承天寺夜游》,在此階段,由教師進行重點啟發,焦點探究,欣賞佳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第五步:當堂訓練,熟讀成誦,小結提升。如課文《雖有佳肴》,在此階段,要達成熟讀背誦,動筆歸納重點文言字詞的目標。
以上的幾個步驟不是絕對的,而是根據教學內容,來做適當的調整,故而,每堂課程的步驟可能不盡相同。
2.3評價設計:學評一體,拓展遞進。
這個階段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針對課堂所學進行鞏固提升,可以采用背誦課文、課后練習、課外與課內比較閱讀提升等方式進行。一方面是總結反思,對于課堂上已達成的目標進行總結,未達成的目標進行反思,針對未達成的目標或者練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應該要注意及時查漏補缺,矯正錯誤,防止問題留到下一堂課。
3、總結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站在學生本位,結合教學目標,打造遞進式語文課堂,能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加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分組討論的模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中,改變了以前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畏難情緒大大降低,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思辨精神、團隊合作精神、探索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非常值得廣大教師思考并實踐的。
參考文獻:
[1]趙倩,謝佳原.語文群文閱讀“遞進式”的選文原則與實踐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4):190-191
[2]黃小勇.遞進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中的運用思考[J].試題與研究,2018(1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