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嬋
摘要:安吉游戲作為歷經十幾年探索發現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指導理念,因其自身特有的優勢作用被廣泛推崇。為此,作為幼兒教師,應在緊密結合自身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深入探究運用安吉游戲開展游戲活動的具體策略,促進自身教育活動模式的轉變以及幼兒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全面發揮,將新時期、新形勢下幼兒教育的嶄新風采生動地展現出來。基于此,本文章對“安吉游戲”理念下幼兒自主游戲與教師的介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安吉游戲”;幼兒自主游戲;教師介入
引言
幼兒園開展游戲活動,就是讓幼兒以互動體育游戲的形式為藍本,結合安吉游戲的教育目標及發展方向來提升幼兒的多種能力,鍛煉幼兒堅韌不拔的意識和堅持不懈的勇氣,從而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所以,為幼兒創建一個良好的戶外活動場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安吉游戲”的內涵
安吉游戲是浙江省安吉縣在權限范圍內開展的幼兒游戲課程的簡稱。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生活和學習獨特的方式,更是幼兒身體與心靈成長的內在需求。安吉游戲,類似于區域性的體育游戲,但又不是體育游戲。在安吉游戲中,始終堅持以兒童為主體,通過創設開放、多變、自然有趣的游戲環境,并提供低結構、高探索的游戲材料,可促進幼兒獲得經驗、形成想法、表達見解、完善規劃、不斷挑戰,從而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
二、“安吉游戲”理念下幼兒自主游戲與教師的介入
(一)通過游戲啟示,強調教師介入
幼兒自主游戲的主要環節,在于故事背景的設計。教師在幼兒自發游戲環節要敏銳地根據幼兒故事背景的設立,捕捉教育契機,而不再由出版的教材提供思路。脫離了統一的教材的限制,也就意味著摒棄了部分無意義的集體教學,教師的教學探討不再受空間的限制,而越來越多的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與游戲。設立主題可以使幼兒清楚地認知到自主性游戲的目的,同時在限定情景的方式下,幼兒擁有了思路,明白了游戲要求,教師在一旁觀察也能了解幼兒的情況。當然,實踐中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教師切換角色參與游戲,人們常說最好的觀感來自身臨其境,讓教師把自己的思維清空,在實際的情況下,教師能配合幼兒完成到什么程度?在這樣的要求下,不但可以使教師對教材的脫離更為徹底,也加深了教師對游戲啟示的理解,更是對師幼關系的一種良好發展。
(二)充分尊重幼兒,鼓勵幼兒自創主題
在傳統的幼兒園游戲中,教師是游戲的設計者、課堂的引導者,占據著絕對的主動權,幼兒十分被動。在游戲的初期設計環節,教師并未考慮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幼兒的實際需求,并未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機會,這也是很多教學活動無法取得理想成效的主要原因。安吉游戲強調要為幼兒創造自主選擇的空間,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思考問題,讓幼兒成為課堂的“小主人”。因此,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和想法,鼓勵幼兒自創主題,從而對其需求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很多幼兒的想法都十分豐富,比如,在未來想當教師、科學家、宇航員等,教師可以適當對其進行引導,通過角色扮演、對話等,讓幼兒了解從事某一職業需要具備的能力。在安吉游戲的理念下,幼兒在自創游戲主題中可以更加投入,所學習的內容也更有針對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幼兒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并為之付出努力。
(三)教師適度參與指導幼兒,保障幼兒安全
富有挑戰性的戶外活動諸如秋千運動、高角度的跳躍運動以及對未知領域的探索等都是安吉游戲活動所倡導的。幼兒本身年齡較小,在初步接觸并玩耍這些游戲活動時難免會產生抵觸心理。此時教師不能強迫幼兒必須按照要求完成任務,而是應當首先發揮自身的引領示范作用,讓幼兒展示這些游戲活動的具體玩法和規則,并從這些運動較為簡單和初級的形式做起,引領幼兒參與鍛煉。之后,通過逐步增加運動難度層級的形式引領幼兒進行鍛煉,使幼兒的運動潛能得以被充分開發出來。同時,在利用運動器械引領幼兒參與體育鍛煉時,教師應首先通過認真檢查的形式保證提供的器械是安全無損害的,在充分發揮自身教育引導作用的基礎上促進幼兒教育的全面、高效發展。
(四)用心解讀,做幼兒游戲的知心者
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也應學會用心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做幼兒游戲的知心者。如果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游戲情景轉換及想象替代越多,則證明幼兒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在安吉游戲中,教師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解讀應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并努力讓自己的指導和參與更貼合幼兒的內心,如此才能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地體驗快樂,也才能真正地在游戲中有所收獲。因此,在幼兒游戲中,教師要做到的便是用心解讀,可嘗試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與幼兒同齡的孩子,從幼兒的角度、立場看待問題,學會“蹲下來”與幼兒溝通,而非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幼兒的游戲行為,也絕非對幼兒的游戲行為“指手畫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安吉游戲為幼兒園游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以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作為核心,讓游戲活動的設計、組織、開展更具有針對性,以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需求。“安吉游戲”在幫助幼兒解放天性,回歸真游戲的同時,也是對學前教育教師群體的不同階段的成長要求,使不同教師在不同的水平線上向前走,以此推動師幼的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娟萍.淺議“安吉游戲”把游戲的主動權還給孩子[J].中國校外教育,2020(24):120+124.
[2]趙曉燕.安吉游戲背景下對幼兒戶外活動的思考[J].知識文庫,2020(06):46-47.
[3]羅媛心.安吉游戲視角下幼兒園游戲的發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