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甜 武漢工程大學
黎族織錦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古書中對織錦也有記載,如《峒溪纖志》:“黎人取中國彩帛,拆取色絲和吉貝,織之成錦。”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記載的“黎單”“黎幕”在宋代已遠銷各地,“桂林人悉買以為臥具”。織錦產于海南島的黎族居住區,深受當地風俗習慣的影響,通常用色大膽,各種顏色相互碰撞,在做工方面極其精巧精美,一針一線都體現出黎族人民巧妙的構思與豐富的想象力。織錦不僅體現出當地的歷史印跡、審美觀念、傳統文化等,還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近年來海南旅游業蓬勃發展,吸引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怎樣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記住海南?筆者認為文化共鳴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本文著重分析海南黎族文化中的織錦與海南旅游業,旨在將黎族傳統織錦元素進行一定的創新,希望海南旅游業能傳承與創新傳統文化,讓游客對海南傳統文化產生共鳴,為中華傳統文化感到自豪。
黎族織錦在顏色上用色大膽,善用對比強烈的顏色,色彩鮮明豐富,紋樣通常采用鳥獸、花草、人形等,造型栩栩如生,仿佛被織女們賦予了生命,極富有動感,整個紋樣行云流水。黎族織錦大多以織染、織繡為主,這得益于海南黎族的地理位置,當地盛產能為織錦提供染料的特殊植物,當地人利用這種植物實現了織錦豐富多樣的色彩,且固色能力強,不易掉色。在和諧色彩的映襯下,紋樣更加突出,黎族織錦的紋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人形紋
人形紋大多來自各種大型活動場景中的精簡提煉,例如婚禮圖、五谷豐收圖、百人圖、舞蹈圖、吉祥如意圖等,這些紋樣都體現出當地的傳統特色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寄寓了人們對生育繁衍、人丁興旺、子孫滿堂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這些人形紋都非常優雅大方,雖然源于現實生活,但是卻進行了主觀的藝術處理,因此紋樣更加美觀。
2.動物紋
動物紋大多提取于自然界,例如飛鳥、蝴蝶、蜜蜂、魚等,另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龍鳳元素也常用于織錦中,其中龍鳳紋和青蛙紋是黎族織錦使用最普遍、最廣泛的紋樣。這些動物紋表現出黎族人民對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敬畏,具有一定的吉祥如意的象征意義。
3.植物紋
黎族織錦中的植物紋非常具有當地特色,通常將當地的常見植物運用其中,最為廣泛使用的花紋有木槿花、竹葉花、龍骨花等,非常具有地方特色。黎族人民將這些花類進行抽象藝術處理,配合常見的藤蔓、樹木、青草紋樣進行修飾點綴,使植物紋的層次更豐富,讓織錦畫面更加和諧統一,體現出當地人民極高的審美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幾何紋
黎族織錦中的幾何紋樣非常具有抽象美感,通常由簡單的點、線、面構成,層次豐富,具有空間感。這些抽象的幾何圖案是為黎族織錦的主要紋樣圖案進行豐富和點綴填充的,極大地增強了織錦的美感,也為當代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的設計靈感。
經過對黎族織錦相關文獻的整理與閱讀,不難發現我們現在看到的黎族織錦紋樣,凝聚著當時織女們的智慧與無限靈感,由于當時沒有模板,各種紋樣都是織女們一針一線完成的,富有創造力,也為當代設計師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思路,這些古老的紋樣符號也揭開了古代黎族人民神秘的面紗,是我們傳承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歷史基石,這些文化沒有得到有效傳承與創新的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目前海南的旅游產業模式偏向經濟化,大部分游客來到海南的目的只是看海、沖浪、吃海鮮,很少有游客是為了了解海南傳統文化而來。怎樣使海南傳統文化與旅游產業進行結合,為海南旅游建設輸出更多的中國力量、中華傳統文化力量以及加強中華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經過調研和翻閱文獻,筆者發現現在海南島的旅游產業總體上是借助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資源來打造旅游產業鏈,旅游項目大多以現代化為主,沒有將海南的傳統文化很好融入其中,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關注傳統文化,將黎族傳統紋樣元素與旅游商品結合,但是這樣的結合對于以旅游產業為主的海南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海南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黎族傳統織錦,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如果能將黎族傳統文化與海南旅游項目結合,定會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帶來很好的文化體驗。在這種情況下,海南的文創產品應運而生,在游客享受旅游帶來的視覺體驗后,再把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創產品帶回家,這是對海南文化的進一步了解。
1.文創產品的定義
文創產品作為一個很大的概念,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固定產品,而更多的是依賴于人的創新思維能力,是人們對現有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創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和利用,以實現其更高的價值。總而言之,文創產品是指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具有價值的、真正做到雅俗共賞的創意產品。
(1)文創的概念
文創,顧名思義即是除了“文”還要“創”。“文”即文化,“創”即創新。文創以文化為元素,融合了創作者利用不同載體進行的文化創新。現在“文創”指文化創意產品,在對文化進行創新創意的活動中,創造新的審美價值,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雅俗共賞。
(2)產品的概念
產品是指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物品,是經過創作人員開發得到的物品。根據上文對文創以及產品的概念闡述可知,文創產品蘊含一定歷史文化底蘊,而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文創產品是指具備黎族織錦刺繡文化底蘊的商品。將海南黎族織錦的傳統歷史文化底蘊作為設計基礎,結合現代創作設計手法與現代工藝將黎族織錦進行再設計,打造出符合大眾審美的文創產品,一定意義上實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破圈,擴大了黎族織錦的影響力,提升了品牌價值,也進一步保護了國家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文創產品的分類
文創產品具有多樣性,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會導致分類結果截然不同,文創產品通常是以“產品內容”“產品載體”“產品結合”三個條件作為基礎來進行分類,基于這三個條件可以大致將文創產品分為兩大類,即“一體化”文創產品以及“IP衍生型”文創產品。
“一體化”文創產品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就是將某種文創內容與特定的產品載體進行創新結合,在這種情況下的文創內容是無法脫離產品載體的,也無法與其他產品進行結合,“產品內容、產品載體、結合方式”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形成了特定的“一體化”關系。
“IP衍生型”文創產品的核心則是文創內容,在產品結合方式上要求會更加嚴苛,在誕生“IP衍生型”文創產品之前,會對“文創IP”進行詳細的定義與闡述,“IP衍生型”文創產品在內容呈現上自由度更高,創意性更強,也更能符合當代大眾審美。
1.文創產品對黎族織錦紋樣的傳承
黎族織錦圖案體現了當地婦女的審美意識及當地的文化習俗、生活風貌、宗教信仰、藝術積累等。織錦紋樣的內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愛情婚姻、宗教活動以及對平安吉祥或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將黎族織錦紋樣運用到文創產品中,這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再塑造,將文化運用在產品中更是一種文化的再升華。在海南旅游產品中運用黎族織錦紋樣會讓更多人體會到黎族的傳統文化風俗、宗教信仰,體會黎族織錦的絢麗。
黎族織錦紋樣不僅具有獨特造型,背后也蘊含著更加深層次的寓意,是勤奮勞作的人民形象、美好社會生活的象征。文創產品區別于普通產品之處就在于它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將產品銷售給顧客時傳達的是一種文化而不僅僅是一件產品,文創產品是對黎族織錦紋樣的一種傳承。
2.文創產品對黎族織錦紋樣的創新
將織錦紋樣運用在文創產品中,通過直接應用、抽象提取、色彩配置與材質創新的設計方法,通過收集相關資料了解紋樣背后蘊含的文化意義,對現有紋樣進行創新,運用色彩配置法與紋樣簡化提取法形成更符合大眾審美的紋樣,并將其運用在產品設計當中,使其具有獨特性、歷史性、文化性。文創產品與黎族織錦紋樣的結合與創新,承擔著傳播黎族文化的重要使命,也讓更多的人體會到黎族織錦的獨特魅力。
黎族織錦紋樣充分體現了黎族婦女的創造才能和藝術造詣。一件藝術珍品凝結了黎族婦女的心血,更是黎族婦女智慧的集中表現。黎族織錦紋樣的瑰麗配色以及獨特樣式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豐富內涵,織錦各種變化多端的紋樣造型,巧奪天工的精致針法,都包含黎族婦女在藝術審美上的極高靈性。市場上黎族織錦紋樣文創產品大部分都是將紋樣進行直接應用,與不同材質的產品相結合,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結合上文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文創產品調研結果,我們可以將紋樣進行整體再設計,使之更符合現代時尚潮流,從色彩和材質等方面創新并將紋樣運用于現代家居和創意文具等之中,進一步打造具有傳統文化內涵和順應當代時尚潮流的海南黎族織錦文創產品。
在進行黎族織錦紋樣文創產品設計時,針對黎族織錦紋樣的不同特點,嘗試著與不同產品相結合。在紋樣設計方面,我們的主圖紋樣提取了黎族織錦當中的飛鳥紋和花草紋的部分元素,配合傳統云紋圖樣以及黎族傳統紋樣中的幾何紋來完善整個紋樣,在飛鳥紋旁邊加入了經過主觀處理提取的人形紋,人形紋的靈感來自海南織錦的創造者——織女,織女手中的花代表著美好,人物朝著海島,也預示著織女將和平與美好的祝福帶給海島。紋樣在設計上符合當下人們的審美,在設計時又主觀加入一些海島元素,并且將海洋與海島通過藝術處理和抽象概括相融合,使其更加具有海南特色,之后我們將其放入產品中進行整體應用,巧妙地與家居潮品扇子相結合,扇子的大小不一,所呈現出的紋樣部分也不相同。采用黎族織錦中的傳統鳳元素紋樣,表現出黎族人民對大自然各種生物的敬畏,具有吉祥如意的象征意義。添加木槿花 元素紋樣使植物紋的層次更豐富,讓織錦畫面更加和諧統一,也體現出當地人民有著極高的審美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圖1)。

圖1 旅游文創產品《扇子》

圖2 旅游文創產品《絲巾》
在進行黎族織錦紋樣文創產品設計時,摘取部分元素進行再設計,更具有美感。在出行旅游時,用舊布包攜帶物品很方便,設計一款帆布包不僅豐富了刺繡紋樣文創產品的種類,還有利于宣傳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文化,讓大眾更加了解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我們還將紋樣與絲巾結合,賦予其特殊的紀念意義,其被作為紀念品贈予他人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海南傳統文化(如圖2)。
在選取色彩時,應選取更加濃重的偏紅棕色調的深咖色作為圖案的底紋,底紋上大量運用傳統幾何紋進行填充,在繪制飛鳥紋、植物紋時采用飽和度高的顏色,適當運用巖彩繪畫當中的金箔邊紋,以更加突出圖案。結合如今流行的色系,使用同類色配置的方法來詮釋海南黎族織錦紋樣不一樣的美,賦予其更多的意義,加強與現代社會的連接,使其更符合大眾的審美。
基于本文之前的研究,筆者進行了海南黎族織錦紋樣與文創產品相結合的案例設計。以下設計案例靈感來源于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根據對海南黎族織錦紋樣的了解,結合現代時尚潮流元素與海南當地特色,對紋樣進行直接應用、部分應用、色彩配置,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的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文創產品系列,以創意辦公用品為主。
此案例設計以飛鳥紋和人形紋為主,各種幾何紋、夸張木槿花紋、中國傳統云紋為輔進行設計,并結合海南地域特色,將紋樣與文具用品相結合,設計出一系列具有實用性、獨特性、歷史性以及文化傳承性的海南黎族織錦紋樣辦公用品,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與影響力,豐富了現有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文創產品種類,從而形成了海南特殊的旅游文化符號(如圖3)。

圖3 創意辦公產品
本文著重分析了海南黎族織錦紋樣在文創產品中的設計應用,將黎族織錦紋樣再設計形成以其為特色的文創產品,在此過程中不斷深入挖掘海南黎族織錦紋樣的美,挖掘黎族織錦的特殊含義,結合時代潮流賦予其新的特殊含義,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給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注入新鮮血液。此舉不僅為海南黎族織錦紋樣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了現實指導意義,也為其他紋樣應用于不同材質的文創產品提供了借鑒。
最后,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重視中國傳統紋樣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來處,明去處,并且能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與設計結合,打造真正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獨特設計,讓中華傳統文化以嶄新的面貌再次走進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