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梅 牛柯穎 何敏芝 /文
本文主要以合浦公館木魚非遺文化在現代月餅包裝設計中的運用為例,通過合浦公館木魚非遺文化形成的內涵、文化元素、當代影響,將公館木魚元素運用到合浦月餅包裝設計中,以獨特風格與文化涵養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傳承當地的文化。將創意點準確恰當地深入到包裝設計的精髓中去,抽象的東西具象化,再集體抽象化設計,從而使公館木魚文化在合浦月餅包裝設計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公館木魚文化的緣起地點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廉湖書院(曲樟鄉荷樹坪村路口處),合浦縣除了擁有客家文化,同時也是我國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在合浦當地,公館木魚又稱“牡丹花”“金牡丹”,是合浦人民群眾,特別是當地客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曲藝說唱形式。其主要源于當地的合浦廉湖書院,主要分布于合浦縣公館鎮、白沙鎮、曲樟鄉等地,伴隨民間傳說,廣為流傳,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1]。
關于公館木魚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兩個當屬金牡丹和牡丹花的故事。金牡丹的故事:在清朝嘉慶年間,一名叫繆單坊的考生和金牡丹在書院偶遇,互贈信物許愿終身。等繆單坊考取功名回來后卻不見金牡丹,于是寫了一套木魚套詞去尋找金牡丹,后來被乞丐們聽去,將其詞進行不斷傳播,詞中兩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人心,久而久之,乞丐利用木魚將其詞與木魚調相結合,形成一首客家方言木魚歌,在當地廣為流傳;而另一個則是關于牡丹花的故事:在嘉靖年間,民間藝人根據發生在公館廉湖書院的事件,編出一套名為“牡丹花”的曲調,用客家方言演唱,邊唱邊用手中的木魚作為道具來伴奏,歌頌民眾不畏強權、合力反抗霸權而營救出民女“牡丹花”這一可歌可泣的故事。此后,“牡丹花”曲調便在公館坊間落地生根,發芽開花,流傳開來[1]。
傳唱的公館木魚已經不再局限于“牡丹花”這一單一的形式,當代的傳承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公館木魚作為說唱曲藝的曲調唱腔,因客家話具有良好的傳承性和穩定性,“公館木魚”在說唱過程中始終體現鮮明的客家文化色彩,具有中國詩性思維的民族文化傳統,以歌代言,以詩表意,充分體現曲藝表演的便利性、靈活性。將公館木魚元素融入到合浦月餅包裝中,把客家文化元素通過創新融入到月餅包裝里面。合浦公館木魚于2012年5月被列入廣西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
2.1.1 包裝設計樣式繁多,沒有形成品牌
合浦月餅在兩廣地區是非常出名的,其中最出名合浦大月餅不僅在于兩廣地區,在全國也是比較出名的,更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合浦大月餅的包裝設計尤為重要。可以看到當前合浦月餅的包裝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做到創新,品牌仍然堅持著固有思想,以傳統的包裝設計為主,而從整體設計上看,很多品牌包裝設計雜亂,元素表現很少,但是搭配雜亂,沒有突出元素主體和重要信息,如圖1所示。

圖1 市場月餅包裝設計元素
2.1.2 缺乏品牌意識
劣質的包裝設計無法實現品牌效應,更無法體現品牌在月餅中的地位。月餅的包裝設計和品牌策劃意識有著一定的關系,品牌并沒有能夠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或是傳統文化,將其品牌意識與包裝設計相融合,未能深挖合浦月餅文化的附加值。在當下,更多品牌因注重宣傳和口味的制作,漸漸忽視了包裝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對月餅包裝設計方面略顯敷衍,未能盡最大能力去設計出符合文化和品牌意識的包裝。
2.1.3 缺乏包裝創新
當前市面上的合浦月餅包裝,大同小異,無論是色彩搭配、造型圖案還是元素提取幾乎一模一樣,缺乏品牌自我的創新,固有思想嚴重,堅持傳統,卻忘了在傳統的基礎上做創新。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以前慣性思維已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故而我們要在月餅包裝設計上既要有創意,又要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審美。以圖2為例,圖中分別為三個不同的月餅品牌,他們在采用包裝設計的元素時都以圓月、嫦娥和牡丹花為主題,直接采用具象化元素的設計手法。中秋節在中國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民間也有流傳大部分關于嫦娥的傳說,因此,圓月寓意著美滿,也成為月餅包裝設計首選的素材之一。同時,在色彩搭配上普遍使用黃和紅作為主色調,缺乏色彩創新如圖2。

圖2 市場月餅包裝設計色彩
2.2.1 采用合理色彩搭配
現代合浦月餅包裝設計在色彩搭配上,市場上的品牌方基本都會選用中國紅和月餅黃作為固有色,再以顏色相近的圖案進行元素設計與應用,偶爾穿插對比色的使用。
2.2.2 運用傳統設計元素
在月餅的包裝設計上,大多數品牌還是以傳統元素為主,最主要的是廣為流傳的嫦娥奔月和玉兔的故事元素,再加上中秋的圓月這便是當下使用組合最多的元素,大家都普遍認為通過這些元素能夠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確實,目前市場以最簡單直觀的方式告訴人們這個包裝的意義,但是當大面積且長時間不更新的嫦娥奔月出現在人們的眼球,人們并不會因此去聯想到什么,而是覺得千篇一律,對于包裝也就越來越不注重。例如圖1和2所示,所設計的品牌包裝,主要是將一輪圓月放在中間,寓意著闔家團圓,搭配嫦娥和彩云,祥云在傳統文化中寓意著美好,故在月餅包裝設計中也是比較常見的手法;另一種市面上所常見的傳統設計元素便是荷花和牡丹之類的花為主要元素進行設計,牡丹花是國花,寓意完美豐富,在月餅包裝設計中引用可形成“花滿月”的寓意,形成市場上常見的第二種包裝風格。
2.2.3 創新包裝造型設計
以前的月餅包裝普遍以袋子為主,而現在在餅盒上進行設計,有書型盒、天地蓋盒、抽屜式盒與手提盒等、每一種盒型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而手提式的禮盒也逐漸增多,因為具有手提的作用,不用單獨制作手提袋,不僅節省費用而且具有便捷性。包裝的材質范圍也逐漸增多,例如瓦楞紙、金屬、布料等,這些材質可二次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公館木魚文化不是具象的,它是我們所觸摸不到的東西,是一種感覺、聽覺,把抽象的公館木魚文化運用到具體的月餅包裝設計中。首先,通過從公館木魚相應的元素中提取,人們所喜愛和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便是構成設計的其中一種元素,將“金牡丹”具象化,以實物的牡丹花與中國傳統中秋元素相結合,采用其曲調內部的實物加以優化,去繁從簡,采取牡丹的精華做形態處理。在圖案設計時,整體以一個圓形的碗作為主體物,中間盛著大山深處農家歡樂,和諧共鳴的樣子,碗的周圍搭配著牡丹花樣式,帶有美好幸福的意蘊,寓意著人們從遠處歸來闔家歡樂的樣子,碗里散發的帶著音符造型的白煙,既是團圓飯的飄香,也是農民忙碌生火時的炊煙,也是公館木魚哼唧的曲調,給人一種趣味感,讓人看著音符連通似炊煙,實則也是廣為流傳的公館木魚曲調。在圖案的創新設計上,突破大眾將圓月和嫦娥本身的樣貌進行傳統元素設計,以具象轉抽象,以故事襯傳統。同時,色彩上以遠山的落日黃和寧靜的綠色作為主色調,突破傳統包裝大片的紅色和黃色,寓意中秋當天團圓的寧靜和美好。
在月餅的包裝設計上,運用元素的組合抽象化,包含的內容也變多,文字凸顯主題尤為重要,文字設計能直截了當凸顯主題,文字與圖案的結合是對比與呼應的關系。字體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形象,在禮盒月餅包裝中字體傳達的是品牌信息的同時具有裝飾美化的作用[3]。前期圖案的設計主要采用抽象的形式,抽象的音符讓包裝上的圖案變得生動,以較強的流動性環繞四周。因此,在文字的具體設計時,采用印章字體去書寫品牌名與主題,并將其放在顯眼的位置,讓其與音符一樣具有流動性,形成呼應。例如在圖2的第三張圖片中,“花好月圓”四個字可以用印章字體的方式,擺在圖案的中間,在將品牌名字用印章字體放在圖案右上角比較空曠的地方,印章字體具有比較明顯的流動性,可以與圖中祥云相連,成為一個整體。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文化已經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而當下我們國家也在宣揚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優秀文化的傳承是每一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如何讓文化進行傳承也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中秋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拜月節”“月光誕”“月夕”“中秋佳節”等。從古代開始,人們就有了祭祀、賞月、吃月餅、玩燈籠、賞桂花、喝桂花酒的習俗。中秋意味著團圓,也意味著我們對所愛的人的想念,它已經成為一種豐富多彩而又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合浦大月餅的制作技藝是一種非遺技術,宣傳非遺技術讓其能傳承下去,讓大眾更加喜愛合浦大月餅,而合浦公館木魚文化在合浦月餅包裝設計中,不僅增加了其趣味性,也傳承了優秀的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合浦公館木魚非遺文化在合浦月餅包裝設計中最主要的意義就是將非遺文化以包裝的形式展示出來,讓人們更加形象具體地了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宣揚合浦公館木魚非遺文化的同時將合浦月餅帶到大眾眼前。
傳統的月餅包裝設計,都是將傳統節日元素表現得淋漓盡致,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象征符號,既富有美感又具有美好團圓的象征性。公館木魚文化元素的使用,體現了客家文化在曲藝方面的優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與傳承。突破原先的包裝設計,設計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包裝設計,反映出中國人民樸實的幸福觀、藝術觀和思想觀。在合浦月餅的包裝設計中,運用非遺文化元素,不僅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弘揚,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寄托。■
引用
[1] 吳啟健.廣西合浦公館木魚的藝術特征與文化內涵研究——以《月光光,照地方》為例[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21(4):25-31.
[2] 鐘麗娟.淺談合浦縣“公館木魚”的藝術及審美特征[J].藝術大觀,2021(35):22-24.
[3] 柳林,黃昀.吉祥云紋在禮盒月餅包裝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8(1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