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然
關鍵詞:小學生;信息技術;教學;高效優質;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引言
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較好的科學核心素養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以學生學習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來進行綜合考量,不斷設計出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手法,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步,掌握更多主動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動手操作水平。在實踐和教學的關鍵環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擁有新穎的教學理念,利用現代化教學思維與教學手法不斷對教學重點進行創新,優化教學設計內容,以傳統教學手法為基礎,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升級,讓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完整實現教學的創新作用,最終達到高效優質的創新式教學。
一、設計學習任務,激發學習動力
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設置教學任務,有了教學目標才能知道如何教授學生知識,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指的就是把教育任務變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以便能夠激發主動學習的能力。在測驗或者課堂中遇到比較難的題型時,可以利用所學方法自主探究和思考,從而得到正確答案,在此過程中的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進而加深對知識點和該種題型的印象。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在課堂中設置教學任務能夠讓學生進入思考和深入學習,讓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問題與教學節奏,不斷深入思考,從而在時間有限的教學課堂中學會無限的信息技術知識,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設計微課,提高學習效率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來進行分析,其在學習相對枯燥抽象的信息技術課程時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或者瞌睡的情況發生,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鑒于此種情況,信息技術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出能夠體現信息技術課程優勢的教學內容,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例如把教學的主要內容制作成微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潛移默化地理解課堂所要學習的內容。在進行學習Word或者PPT的時候,教師也可以把操作的步驟制作成可以點擊播放的動畫片,加強學生和機器之間的交互能力,讓學生在觀看微視頻時能夠跟隨視頻一起操作,從而節省加多的教學時間,同時又增加了學習樂趣。這種利用微課提高師生之間互動性的教學手法是值得推薦的,是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深入思考,包括鍛煉動手實踐能力的最好方式,以便能夠逐漸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綜合素養的新能力。
三、開展合作學習,發展創新思維
信息技術教師要在課堂中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和思考時間,在問題創設情境的背景下,激發學生主動思維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相對于題目較難的題型,學生需要掌握加強的抽象思考能力和知識拓展能力。在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采取小組探究合作學習的形式展開互助教學,小組的劃分能夠幫助學生在小組成員互相討論的過程中發散思維,啟發更多的靈感,從而更好地掌握教學重點難點。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能夠強化自身自信,發揮在小組中的重要作用。
四、創設展示環節,激發學習自信
學生在學習道路上不斷樹立自信,獲得屬于自身的滿足感,讓學生不斷肯定自己付出的辛苦和收獲的閃耀成績。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自主操作實驗的空間,將自身的創作和作品進行展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展示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和靈感之間的碰撞,讓學生激發學習動力,在操作中的不斷學會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從而設計出優秀的作品,從而收獲自豪感和滿足感。經過以上的教學方法創設,能夠讓學生從心里接受信息技術課程,接納信息技術教師,評選出來優秀的作品,教師還要給予鼓勵和幫助,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帶動信息技術課堂創新。
五、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為信息技術教學奠定基礎
當代教學最重要的是根據學生學習需求來展開教學,以學生為載體,客觀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教師要做好角色轉變,完成好輔導者的任務。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認清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力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課程變革,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奠定良好的思維能力。教學目標的確定對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具有積極意義,在教育內容和形式的轉變上要不斷優化創新,從本質上明確信息技術課程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能力上的幫助作用。同時,還要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作為評判學生學習的標準之一,在基礎上推動各項實踐活動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信息技術實踐教學課堂中,任課教師要不斷發掘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和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在此過程中的信息技術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進行點撥,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收獲知識,完善動手操作能力水平,激發學習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信息技術教師給予學生較為充分的思考和實踐空間,促使學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識要領,從而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的知識體系架構,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操作,從而不斷鞏固知識,熟練操作步驟,進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郭騰達. 論如何創新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 ?2019.
[2] 邱家聰. 論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00103-00103.
[3] 金芳. 試論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 2019, 000(02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