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珠
摘要:小學英語讀寫教育對于學生來說較為枯燥無聊,而美育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講究美的熏陶,能夠讓學生從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如果將美育與讀寫教育互相滲透,就能夠有效起到相輔相成的促進作用,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如何有效地將小學英語的讀寫教育和美育進行互相滲透,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讀寫教育;美育;互相滲透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對于人們來說,美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使人們對事物生發興趣的出發點。尤其在教育方面,追求美可以觸發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生發自主學習的欲望,這是由精神層面的高追求所帶來的結果。在小學英語讀寫教育中,英語教師如果在課堂上進行美育的滲透,不僅符合新課改下素質教育推行的要求,還能夠讓教學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美育不僅僅能夠培養學生對于美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夠把小學英語讀寫教育變得充滿吸引力,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生發出濃烈的興趣。
1.構建英語語言的外在美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工具,承擔著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構建英語語言的外在美,將這門語言工具美化,增加讀寫教育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小學階段的學生特別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英語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這一特性,在講英語的時候嘗試著帶上些“洋腔洋調”,追求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的語調,講話方式上也要幽默風趣,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引導學生欣賞到英語語言的外在美感,增強其說英語學英語的欲望。
例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精彩但是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生詞的英語故事,通過一種獨特的洋腔洋調把它念出來,根據情節的起承轉合對語調做出節奏和韻律上的變化,把英語語言的外在美顯化出來,從而把學生吸引沉浸進去。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可以把枯燥乏味的英語讀寫教育變得有滋有味,有效驅除英語課堂的沉悶感,調動活躍的氣氛,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盎然。這時候,英語教師再來教學英語將會事半功倍。況且,學生們會在精彩的英語故事和獨特的英語腔調中接受美的熏陶,逐漸對其產生愉悅而深刻的印象,并把這種愉悅的感覺和英語讀寫教育相聯系起來,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1]。
2.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美
2.1在情景中感受美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色彩、背景音樂等的調控,構建真實的英語情景,讓學生在沉浸在較為真實的英語場景中用英語進行表達,在參與中直觀地感受到英語的讀寫學習也可以充滿趣味,從而能夠干勁十足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去。這樣的英語讀寫教育無疑能夠充分挖掘出英語教材中的美和趣味,很好地結合知識、科學、趣味三位為一體,使美育融入到英語的知識學習當中。
比如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天氣的英語描述,如果單純靠言語描述是很難講明白并讓學生們理解的。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于事物的理解偏向于直觀感知,所以英語教師應該利用圖片或者動畫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英語學習當中去。此時,小學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多云天氣、下雨天氣、晴朗天氣、雷雨天氣等的英語單詞怎么讀寫,還可以自己展開對話想象,創設不同的問天氣情景,并用英語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們不僅成功地鍛煉了自己的英語讀寫能力,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2.2在活動中體驗美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心強的年齡特點,了解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各種有趣的課堂活動促進英語讀寫教學。英語教師可以開展課堂動手創作活動,把單調乏味的英語單詞轉化成具有生動的藝術形象,讓學生邊學習邊動手創作,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同時,也讓其得到審美鑒賞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at the farm》這一單元的英語內容,會涉及到許多與農場有關的單詞,諸如馬(horse)、羊(sheep)、母雞(hen)等動物單詞和胡蘿卜(carrot)、西紅柿(tomato)、青菜豆(green bean)、馬鈴薯(potato)、洋蔥(onion)等農作物單詞。英語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把單詞的意思畫成形象多彩的圖案,在畫畫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并牢記英語單詞。同時,畫畫本身是一種美育的過程,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藝術熏陶,提升審美能力[2]。
3.挖掘英語教材的潛在美
小學的英語教材圖文并茂,不僅有著大量的情景對話,更加有著許多色彩鮮艷的小漫畫,仿佛一個絢爛奪目的畫卷世界,十分具有美的吸引力。再加上英語語言本身的音調升降、讀法上的爆破連讀,特別具有音韻美,所以小學英語教材本身就是一個美的寶藏,包含畫面美、音韻美、文化美等。英語教師要做的就是挖掘英語教材里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潛在美,把它具體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學習到英語知識的同時體悟到何為美,達成讀寫教育和美育的互相滲透,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例如,英語教材里有許多社交禮儀用語,禮貌詢問時可以說“May I have...?”、“Could you please...?”,麻煩到別人時需要道聲“Excuse me”,讓學生們懂得禮貌之美;得到援手時可以說“Thank you / Thanks!”,讓學生們懂得感激之美;初次見面可以來句“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讓學生們懂得熱情開朗之美;見到別人有困難可以主動詢問“Can I help you?”,讓學生們懂得助人為樂之美……言語禮儀教育也屬于美育的內容,能夠幫助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言談舉止和道德品質。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挖掘隱藏在教材里面的潛在美,把它轉化為美育內容,與讀寫教育結合起來,共同促進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習中處處藏有美,生活中處處存在美。英語教師自身需要具備濃厚的美育意識,積極挖掘小學英語教材當中的潛在美、營造英語學習當中氛圍美、構建起豐富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學習中的美具象化,并且潛移默化地滋養著學生,達成小學英語讀寫教育和美育的互相滲透,使之相輔相成,促進英語教學水平的綜合提升。這般寓教于樂、寓教于美,無疑能夠穩扎穩打地提升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美育滲透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的若干研究[J].陳妍池.小學生(中旬刊).2021(07):3
[2]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戴曉嵐.當代家庭教育.2021(26):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