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通過高校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將紅色文化與之結合,引導學生感悟民族精神及三觀養成,針對紅色文化與高校美術教學的融合價值進行了概述,并結合當前高校美術課程教學現狀針對性提出融合策略,主要包括:以紅色文化為基礎構建美術課程、將紅色事跡與該課程全面融合、以紅色文化資源為依托,利用網絡技術開展美術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營造高校美術教學氛圍。
關鍵詞:紅色文化 高校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高校學生日常教學不再局限于學科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引導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更加快速地適應社會發展。將紅色文化與高校美術教育相結合,是有效建立學生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為實現“中國夢”,對紅色文化的發展及弘揚必不可少。以此為基礎,優化高校美術課程,適當融合革命精神教育,讓所有大學生能夠銘記歷史,積極傳承與發揚民族精神,促進高校美術課程進步與發展。
經過千年的歷史傳承,所留存下的優秀美術藝術品眾多,而其中愛國主義題材的藝術創作深受社會人士喜愛,愛國情懷一直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及思想觀念,因此,高校美術課程中,教師將愛國主義題材的藝術作品充分融入,使美術教學成為弘揚民族精神、宣揚愛國情懷的主要載體。教師要善于發現具有家國天下因素的藝術作品,并適當的將當地特有的紅色文化進行融入,結合班級學生個性特點定制教學模式,通過紅色文化融入,增加大學生的民族信念感、自豪感,讓學生對革命精神有更深體會。
將高校美術課程與紅色文化兩者結合,創新美術教學路徑的同時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發展的思想觀念,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積極展示紅色文化藝術作品、開展紅色文化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對紅色文化作品精神感悟更加深刻,對作品背后內涵以及藝術美的真正本質能夠充分理解。兩者之間的有效融合對提高學生個人道德水平以及政治素養有重要影響及價值,盡管美術課程主要教學內容為對美與丑的辨析,但通過長期審美教育的熏陶自然引導學生對善與惡充分理解及分辨,能夠使學生對該社會的認知及理解有明顯增加。通過美術課程教學以及紅色文化的渲染引領學生感知世界原本面貌,充分認識社會本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不斷完善個人世界觀。高校對紅色文化校園活動要積極舉辦,并引領學生主動參與,建立特有的紅色文化校園風氣,將善與美充分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建立多元化實踐教學平臺,將實時社會熱點以及紅色事跡在實踐平臺中進行展示、并引導學生從全方位角度對此加以分析,教師從旁輔助、負責講解及答疑解惑。此外,校園紅色文化的開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及了解興趣,例如:紅色美術藝術節、紅色文化美術作品競賽等,都是有效傳播紅色文化正能量的有效途徑,全面感知善與美的力量。
當前高校主要教學方向為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則是以創新應用型人才為主,從美術課程角度出發對人才的培養更注重技術、技巧兩方面,因此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社會發展需求,培養服務社會的高品質、高技術人才。,充分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高校美術教育,對學生的精神提高以及該課程教學內容優化都影響重大,為提升融合效果,高校美術要充分結合當前教學現狀,加速融合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高校教師要時刻做到以教材內容為主要教學依托,既要做到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也不可脫離教學內容本質,要保證充分培養學生創新、創造力,也要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建立正確、完善的思想政治觀念。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術教育的關鍵點,要確保對各地高校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及本校美術課程構建有深層研究及了解。在開展紅色文化美術教學中,充分利用抗日戰爭等多種資源,結合實際教材進行針對設計和研究。堅定學生心中紅色文化信仰,對紅色文化主要內涵深入探索。要將紅色文化變為美術教育發展重點,則要不斷地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發現紅色文化元素并創新融入,讓學生不止了解歷史事物表象,更要從精神層面與各革命英雄進行溝通。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要以教材原有內容為基礎,將紅色文化進行融入滲透,按照美學創作規律,以紅色主題為實踐教學內容,強化課堂融入過程,讓當代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中獲取民族精神的認知增加社會責任感。教師在融入紅色文化時,要注重對文化內容的選擇,挑選符合教材內容的紅色藝術素材,充分將教材單元課程與之相結合,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重點。課堂上注意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民族英雄的認同感,為學生的信仰建立起到積極作用。
現代網絡技術發展迅速,隨著網絡技術的全面普及,高校學生的上網時間占比明顯增加,顯然網絡已經成為學生的主要生活構成,并時刻影響著當前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以及行為規范,針對當前這一現狀,高校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調整當前教學模式,適當將網絡教學方式進行融入。通過網絡平臺教學將紅色文化融入,建立紅色文化校園網絡基地,拓展學生獲取美術課程知識途徑,建立具有紅色文化發展特點的閱讀區域,定期將紅色文化藝術作品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展覽,讓高校學生時刻了解紅色文化、緬懷革命英雄。
現代化素質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將高校美術與紅色文化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創新結合,加強創新力培養及愛國情懷樹立,讓高校學生從實踐教學中感受善與美,領悟紅色內涵,增加民族信仰。
作者簡介:甘玉潔,女,漢,四川南充人,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