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翠翠
關鍵詞: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引言
幼兒園是幼兒學習最早期的場所,幼兒本身成長的速度會比較快,所以幼兒教師也要積極調整工作策略。了解幼兒的成長情況,會發現幼兒心理健康,對其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所以在幼兒園,教師有責任做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幼兒實現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針對幼兒園中班心理健康指導的具體形式、策略等等,本文將結合實踐深度分析,幫助幼兒更好的接受教育,實現健康成長的目標。本文具體內容如下:
一、幫助幼兒強化自我意識,有健康心態
教師在幼兒教育階段,會發現幼兒的性格、興趣、身體素質等有諸多的差異,幼兒的生長環境、生活經歷不同,所以面對現實問題,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在幼兒健康教育階段,教師要盡量尊重幼兒的選擇,幫助幼兒理性的感知成功或者生活方面的挫折[1]
在幼兒園活動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活動,教師在過程中做好指導,或者給予幼兒一定的幫助。這樣一來幼兒能全身心投入游戲活動之中,感受學習、實踐的快樂。比方說在情境中幼兒扮演教師、話務員等不同的角色,并給相應的學生、顧客等提供服務。在游戲之中,幼兒可以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且教師在過程中融入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幼兒實現樹立心理健康發展的思想。
教師要做好幼兒的綜合評價,比方說與幼兒溝通之后發現,有些小朋友弱,有問題就會哭鬧。而教師保持穩定的情緒,耐心的與幼兒溝通,并鼓勵幼兒克服困難,能夠促使幼兒的進步。教師做好教學評價管理,并記錄幼兒的自我成長、個人進步等等,就能幫助幼兒慢慢克服自己的不足,在學習或者實踐生活之中,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二、發現幼兒的亮點,支持幼兒展示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就是做好溝通,了解幼兒的心理發展情況。當幼兒愿意與教師溝通,也敢于尋求教師的幫助,那么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也能第一時間處理。教師與幼兒溝通,可以用肢體語言以及平和的態度,對幼兒表示肯定,如果發現幼兒的亮點、優點要提出表揚,這是富有善意的教學活動。
教師如果能感受到幼兒的積極態度,且幼兒更喜歡教師,愿意與教師交流,那么后續的健康教育指導,也能平穩有序的開展。但是幼兒的年齡較小、判斷力不足,有些行為就會很幼稚,也會因為能力不足,而把事情搞砸。所以教師要對幼兒表示理解和支持,通過一些積極、正面的鼓勵,肯定幼兒的學習成果,或者提供一些發展性的指導策略[2]。教師在與幼兒溝通階段,也要了解幼兒的情緒變化,根據幼兒的心理狀態,提供相應的反饋,加強情感交流與互動,建立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圍之后,幼兒與教師便能形成積極互動,為幼兒發揮情感奠定基礎。
三、做好資源整合,強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可能會對自己的一生帶來影響。如果人在童年經歷挫折或者有心理創傷,未能及時處理,那么幼兒就可能會產生心理陰影,感受到學習的壓力,或者有其他的心理病癥。有些幼兒可能會有心理孤僻、不合群、行為冷漠的情形。還有一些幼兒攻擊性較強,不能正確的與人溝通,影響自我的人際關系[3]。幼兒有健康的心理,不僅會反映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同時也反饋教師水平。導致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來自多個方面,所以教師、家長都要了解基本的情況,幫助幼兒克服心理障礙問題。
教師與家長溝通,會發現有些家長在幼兒出現錯誤之后,會嚴厲的呵責,說出傷人自尊的話。這種狀態不僅會讓幼兒覺得恐怖,也有可能會導致幼兒長期陷入一種焦灼的狀態之中,幼兒想要實現健康成長,會面臨諸多困難。還有一些家長常常會把家里窮這一類的話掛在嘴邊,在幼兒財產認知方面形成一種錯誤引導,導致幼兒出現自卑,或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狀態。所以幼兒園教師了解幼兒情況之后,也要做好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整合,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指導。同時要與家長溝通,建立一套專屬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指導方案,并獲得家長的支持。這樣一來,幼兒不僅能在幼兒園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能夠與家長有效溝通,保持較為健康的心理狀態。通過家校合作的模式,幼兒能夠獲得健康成長的條件。
四、結束語
在新時期做好幼兒園教育指導工作,需要教師對幼兒全方位引導,從生活、學習、家庭等不同方面,了解幼兒的心理健康情況,探索優化心理健康的方案。教師將課內外的心理健康指導結合,突出幼兒在心理健康發展階段的主體地位,使得幼兒能保持積極的心態,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意識,幼兒便能獲得健康成長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鄧增卓瑪[1].幼兒園中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指導[J].散文選刊:中旬刊,2018(9):1.
[2]齊爭先.新時代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中班幼兒心理健康活動《媽媽,你辛苦了》為案例[J].傳奇故事:百家講堂,2021(7):1.
[3]俞蘇寧.對幼兒園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