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雅
摘要:班主任既是幼兒的組織者又是他們的領導者和教育者,她既擔負著教育教學工作,又管理著幼兒日常所有瑣碎事務:既有對生活的管理,又有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又有對物的管理等等,幼兒園班主任工作在幼兒園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園; ?班主任;管理經驗;之見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幼兒園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瑣細,但又十分重要。因為,幼兒園班主任的工作對幼兒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對不同崗位教師的管理,又有對不同個性的幼兒的管理;既有對生活的管理,又有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又有對物的管理等等。這就需要班主任要有多種能力:要有凝聚力,使全班人員團結一致;要有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使班級工作不斷完善改進;要有處理各種關系及矛盾的能力,如與其他班級之間的關系、班級人員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等等,創設一種相互尊重、和諧、民主、團結的育人環境;要有顧全大局、公正無私的精神,避免各種不良風氣的形成;還要有工作扎實、無私奉獻的品質,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帶動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等等。作為一名幼兒園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必須高度重視并經常探討的問題。在教育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要做好幼兒園的班級管理工作,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全心全意關愛幼兒,做一個孩子尊敬又喜歡的老師
1.要有愛心
面對純潔無私的孩子,并不需要什么天才的班主任,也不需要班主任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如果我們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會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我們的一顆真愛、寬容、無私的心。例如:剛入園的小朋友哭鼻子、想家的時候,我們可以帶小朋友一起念兒歌《幼兒園像我家》:“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老師叫我好娃娃,我說老師像媽媽。”然后問小朋友:“你們愿不愿意跟老師在一起呀?”小朋友就會收住眼淚說:“愿意!”所以在幼兒園里,不管孩子需要什么樣的角色,我們都要很投入的做到那種角色,就像媽媽一樣摟抱她,親親她,讓孩子享受一份慈母般的親情。看到孩子完成一幅畫高興的樣子,我們就要像朋友一樣同她開心大笑,讓他感受分享的快樂。
2.要有耐心
既然是一名幼兒班主任,對瑣碎的幼兒工作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不怕累不怕煩的精神,時刻從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出發,決不能急于求成,魯莽了斷。可以說,孩子的每一個舉動都有他/她的理由。教師要細心觀察,耐心詢問,了解幼兒的動機,對癥下藥。
3.公平對待
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地待班內每一個孩子,還要不斷地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狀況,信任和理解孩子,對他們一視同仁,客觀公正地評價每個小朋友,防止情緒和行為的偏激。否則,我們就會失掉在孩子們中的威信!
二、必須有良好的班級常規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班風是一種精神風貌,一種座右銘,一種共同的目標,它是無形的,卻又無處不在,它可以使每一位到這個班級工作的老師都積極主動、充滿干勁。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只熱愛他的學生,而沒有常規,沒有教育、引導,班級就會像一盤散沙,因為無序的班級常規,幼兒往往不知道該做什么,怎樣去做,教師也不知道期望的是什么,應該怎樣做會更好。我們知道幼兒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因此在制定班級常規時,教師應和幼兒共同討論:哪些行為是班級所接受和贊賞的,哪些行為是班級所不允許、應該被禁止的,違反班規的結果將會如何,教師要盡量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參與討論、表達意見的機會,然后根據討論的結果,師生共同制定全班遵守的班級常規。常規一經訂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師也不例外,若要改變班規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班主任應成為班級常規的引導者,讓幼兒學會管理自己。班級工作是復雜而具體的。有很多小的細節工作和活動常規,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習慣和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們應嘗試讓幼兒學會管理自己,并參與到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中,讓他們自覺的去遵守自己定下的規矩。在對班級幼兒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當然教育方法每個老師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須是一致的,特別是幼兒的常規,一個老師一個要求,也不能一個緊一個松,以免使孩子形成兩面性,從而不能將常規形成一種習慣。
三、經常和家長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構建和諧的家園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平時,家長和老師的交流多數是通過孩子來傳遞的,與老師直接接觸的機會較少,只有入園或離園那么一點時間,為了解決這一現象,我們通過家教園地讓家長與家長、家長與老師一起交流和討論更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做到家園同步。與此同時,為了聯系方便,我還設立了“家長信箱”“教師的電話號碼”和幼兒園設立“幼兒園網站”及時解決發生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用我們的愛心、細心、耐心、童心實現共同目標:孩子幸福快樂的度過每一天。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家長開放日”“六一文藝演出”“親子游戲”“迎新年活動”等更多地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現和進步,了解教師對孩子的關愛和付出,從而在感情上接納老師,在行動上真正與老師要求保持一致。
四、班級工作既要務實,又要創新,要與時俱進
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個性,每位老師有每位老師的特點,每個班級有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在此基礎上,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和班級的發展狀況,不斷開拓創新,推動班級工作不斷進步。如我班生活管理、常規習慣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幼小銜接等工作,就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不斷精益求精,取得成效的。
總之,班級工作需要理論的指導,加強實踐,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樹立班級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常規化。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強學習,參與教育管理理論的研究與探討,努力提高自身修養與素質,大膽創新,用自身的實踐豐富和發展管理水平,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