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近年來,教育部為了擴展我們中小學生的視野,提高我們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旅行是讓學生從課堂的理論性學習轉入生活中的實踐學習,是讓學生零距離地接觸大自然,用自己的眼、耳、鼻、口、心等身體感官去感受大自然的呼吸,用自己的身體去丈量祖國的河山。這一教學活動能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從課內走向課外,用自己的童心和童眼去探索社會、了解社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擴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有著課堂純理論講述無法比及的教學效果。在研學旅行中,因為學生能得到身臨其境的感受,對自然風光、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都有著切身的感受,這對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熱愛家鄉的家國情懷培養有著無與倫比的教育優勢。愛國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抓住研學旅行的契機,培養我們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一,挖掘研學旅行基地的文化內涵,植入家國情懷。
研學旅行是一項以學習研究為主要任務,兼顧參觀游覽體驗素質教育活動。所以,我們在選擇學生研學旅行地點的時候,都是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具有參觀和教育意義的文化氛圍濃郁的風景勝地,如大學校園、名人故居、革命英雄紀念館等,這些地方本身就很值得學生前去觀看,如果再加上老師的帶隊和刻意的教育滲透,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以及促進學生的文化自信上有著非同凡響的教育效果。比如,我們蘄春的研學旅行活動有時會選擇大同鎮的李山村,李山村不僅空氣清新、風景優美,那里“紅軍洞”里的英雄事跡,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他們生活的這片熱土上,為了建立新中國,為了我們后一輩的幸福,紅軍戰士們無論在怎樣的生死威脅面前依然無所畏懼,在敵人的屠刀面前、在敵人把我們的紅軍戰士的四肢綁縛在樹上,然后砍到大樹,硬生生撕碎我們戰士的身體的時候,我們的革命前輩前仆后繼、舍生取義、堅持不懈的理想信念以及奮斗精神是我們開展紅色研學旅行教育的文化源泉,是讓學生深刻感受那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來自于群眾,始終為了群眾的初心。挖掘研學旅行基地的文化內涵,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大自然和家鄉山水的家國情懷。
二,巧設研學旅行活動任務清單,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研學旅行的任務是在旅中學,并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出去游山玩水,為了讓學生帶著目標出發,在研學旅行中,老師應該圍繞研學旅行主題精心設計活動任務清單,引導學生帶著任務游玩、觀察、思考、交流、實踐、總結······這樣,研學旅行才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老師也能在任務清單中植入家國情懷,悄悄地將家國情懷內化于學生的心中。
1,學生可以以拍照和繪畫的方式記錄家鄉美景。
拍照和繪畫是留住美、發現美的最佳方式,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學生拍照和繪畫都需要學會取景,要去尋找大自然中的美麗景色,是學生發現美、呈現家鄉美的一種方式。
2,了解研學旅行地點的歷史文化和名人故事。
每一個研學地點都有自己的文化傳奇,老師在帶領學生研學旅行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內涵,名人故事和歷史典故等,再通過講解、介紹等不同的方式分享給我們的學生,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和贊美之情。
3,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學生要保護風景區。
學生年齡小,他們的行為習慣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教導。在研學旅行過程中,我們老師要教育學生愛護風景區,保衛國家建設的情懷。比如,不在風景區亂寫亂畫、不在風景區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保護風景區的花草樹木等,教育學生用自己的行動支持風景區的建設也是對學生家國情懷的一種培養。
4 ,試著為風景區的管理和開發提一些建議。
童眼看世界,他們總是能看出我們大人看不到的問題。引導學生為風景區的建設出謀劃策,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成就感,還能將家國情懷如春雨細無聲地滲透進學生的心靈。
5,用自己手中的筆來寫家鄉的山水。
習作是學生表達情感、深化情感的最好表現,在研學旅行后,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筆來為家鄉宣傳,或者是寫出自己在研學旅行過程中的真實感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讓學生在習作中去總結研學旅行的收獲和感受,促進學生家國情懷的提升。
三,注重研學旅行活動的感悟,升華學生的家國情懷。
應該說,研學旅行的感悟是研學旅行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是學生在研學旅行中知識的總結,情感的升華。在研學旅行結束后,對學生研學旅行的成果進行評估和調查,再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學生的研學旅行成果。例如,優秀習作評比、攝影作品展示、活動卡片、把研學旅行的過程講給家里人和同學聽等。這些展示活動都需要學生收集、思考、溝通、總結、創造等,能讓學生再次回味祖國山河的美好、英雄人物的愛國之情、家鄉的美麗巨變等,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升華學生的家國情懷。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是我們每一個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抓住研學旅行的契機,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價值觀發展特點,因地制宜,構建合適的研學主題活動,挖掘當地人文內涵,設計出科學、合理的任務清單,注重研學旅行的感悟,在研學旅行中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讓研學活動更加健康、科學地豐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