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投入更多的精力,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如何培養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很多數學一線教師都在探索的課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數學知識本身是存在難度的,正因如此,教師更需要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文章圍繞此話題展開探究,希望能為更多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實踐
作者簡介:李月梅(1981—),女,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先鋒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引 言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創新課堂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數學教師們普遍探究的話題。新課改強調,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應關注核心素養的培育,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當按照素質教育的目標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引導小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困境探索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對于當下的小學生而言,社會生活中存在很多引誘因素,讓其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數學知識。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密切關注學生興趣的變化,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境,只有解決這些問題,課堂教學創新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證。
(一)學生興趣不足,教學效率低下
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篤信一個道理,那就是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怎樣的方法或者引入多少種趣味化的教學模式,如果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那么最終的教學效果都很難保證[1]。也就是說,興趣才是影響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數學,愿意學習數學,發自內心地對數學感興趣。研究表明,數學學科在整個小學階段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多學生因為個人邏輯思維、計算能力不足,無法找到學習數學知識的訣竅,進而不愿意學習數學知識,這種情況必須盡快轉變。
(二)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死板
長期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師們采取的教學模式都是大同小異的,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在課堂上引入一些導入性的內容,借助這些內容引出每一節課的重點內容。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走進課堂,但即便是新模式,也很容易讓學生感覺厭倦。所以教師應該將創新的教學模式與趣味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綜合講解或許更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三)教學理念落后,缺乏趣味溝通
教師的教學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2]。教師擁有比較先進、新潮的教學理念,會給學生帶來趣味化的學習體驗,比如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也應該和做游戲一樣,學習數學不應該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所以這類型教師總是在課堂上引入趣味化的內容。這樣的理念就比較貼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有利于提升數學課教學效率。然而很多教師教學的方式太過死板,教學理念也比較老套,這就會導致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沒有理想中那么出彩。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是一項長期工作,教師應經常和其他教師討論個人的教學理念,以他人身上汲取優點,取長補短,以求與學生進行趣味溝通。
(四)復習效果較差,師生缺乏配合
除了常規的小學數學課程,數學教師開展復習教學時也很容易遇到問題,尤其是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在復習知識時,總是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會導致他們在數學課上很難表現出最佳的學習狀態,復習效果低下。小學生的學習心態往往是非常浮躁的,很多學生在復習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時,經常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既然這些知識我們已經學習過一遍了,那么復習課就是可有可無的”。學生對自己的數學水平過分自信,也會導致復習教學的效率降低。這也提醒著小學數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復習狀態,與學生進行更加積極的配合。
二、新課改下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實踐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深度推進,最近幾年,創新教學方法、關注素質教育是很多教師都在探索的話題。按照素質教育的目標,要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數學教師也必須轉變個人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學生喜歡、感興趣的教學方式,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綜合來看,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是邏輯性最強、難度最高的一門學科,學科知識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點,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學生如果在小學階段能夠打好數學基礎,未來走向高年級,也可以展現出優勢。探索更具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是保證數學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略。
(一)添加游戲元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課堂上學習基礎數學知識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這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特點,學生聽數學課,和聽其他任何一個學科的課都是一樣的[3],學生沒有在數學課堂中感受到趣味性。因此,教師要反思個人的教學方式,從提升教學質量的角度來設計更加有意思的課堂,比如在數學課上添加一些游戲元素。
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分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場趣味化的游戲活動,在備課階段提前準備好一組數字,比如、1.25等,將這些數字全部展示在多媒體上,讓學生以排火車的形式逐一判斷每一個數字是否是分數。第一個學生看到這個數字,很明顯,這個數字滿足分數的所有特點,這是一個分數。但下一個數字1.25顯然不具備分數的特點,所以這不能被算作一個分數。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依次回答問題,如果學生能夠將問題答對,教師可以給他所在的學習小組加上一顆星星,反之該學生所在的小組就要被減去一顆星星。在數學課堂上引入這樣趣味化的游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快速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即便是為了完成這個趣味化的游戲,學生也必須認真聽課,將分數的基本內容學懂學通。也就是說,在游戲化的邏輯下,數學課堂往往可以變得更加有意思,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開展合作教學,關注學生成長變化
在開展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筆者發現,如今的小學生在接受較難的數學知識時,會表現出更強的接受能力,但是在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需要合作完成的數學問題時,卻沒有展現出良好的合作能力[4]。導致這種情形出現的原因比較復雜,而要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小學生,必須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這些短板。適當開展合作教學,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生的種種變化,也是完善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
例如,教學“條形統計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設計趣味化的小組合作活動,提醒學生搜集近期的天氣預報,并且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份下周天氣預報的條形統計圖。這種任務比較復雜,學生憑借個人力量難以完成,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既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又可以取得出色的教學效果,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合作中成長,在學習中進步。除了讓學生進行合作、自學,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小組合作活動,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數學問題,這些都有利于提升數學課的教學質量。
(三)組織情境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時期,大多數學生仍然停留在缺乏耐心的成長階段,如果教師在課前導入環節沒有抓住學生的眼球,那么接下來的時間內學生就可能會反復走神,整堂課的教學效果也無法保證。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組織情境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例如,小學一年級階段的學生尚未建立完整的學習意識,在這一階段,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數學知識時,學生很容易走神,所以教師應該嘗試建立趣味化的教學情境。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圖片情境和故事情境,這是當前數學教學工作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學“100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可以準備一系列圖片,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察,仔細辨別圖片上一共出現了幾種動物。結合圖片,教師還可以引入故事情節:“大森林里新搬來了一群小動物,原本猴山上有18只猴子,又引入了25只猴子,請問現在猴山上一共有多少只猴子?”要想解決這種問題,學生必須先學會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將這些問題與趣味化的小故事結合在一起,學生的學習意愿會更加強烈,教師可以利用此類方法開展與眾不同的數學課教學,這種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保證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設計課堂情境非??简灲處煹慕虒W能力,如果是缺乏教學經驗的數學教師,最好在備課階段就認真分析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提前準備好豐富的情境,以應對不同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創新媒體教學,滿足學生個人愛好
數學課堂上,如果總是出現難度很高的數學問題,難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5]。因此,在當前的多媒體教學背景下,教師必須反思個人的教學行為。過去,教師總是在課堂上引入課件資源,剛開始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還比較感興趣,但很快,學生熟悉了教師講課的新套路,課上的注意力便也沒有那么集中。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該積極創新媒體教學的方式,滿足學生時常變化的興趣。
例如,某一段時間,筆者班級中的學生都在看某一部動畫片,一時之間,學校里出現了很多動畫片的人物角色周邊。剛開始,筆者不允許學生將這些東西帶到學校里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于這類人物角色周邊的熱情只增不減。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就考慮直接把動畫片的相關內容與數學教學結合起來,比如引導學生學習“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時,在課堂上引入一小段媒體視頻,這段視頻是筆者用學生很喜愛的動畫片剪輯而成,視頻中的人物也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角色。當數學課的內容與學生喜愛的動畫片有了關聯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果然產生了增長,保證了整堂課的教學效果。
(五)優化復習教學,提升復習教學效果
正如前文所說,當前數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講解新知識和開展復習課的難度不相上下,甚至很多時候,復習已經學習過的舊知識反而更有挑戰性:一方面,小學生的學習心態比較浮躁,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小學生難免會感到自滿,認為這些知識已經學習過一次,第二次學習肯定要比第一次的學習收獲更多,掌握更扎實,因此,不需要在復習課上付出太多時間;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復習教學時,往往采用比較老套的教學方式,比如先講解基礎知識,然后帶領學生做一些頗有難度的題目,以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然而,這種常規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時候學生不喜歡做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反思個人的教學行為,優化復習教學。
例如,復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這部分知識時,由于除法是小學階段相當有難度的重點知識,筆者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特地留出了大量的復習時間,為的是防止學生在初次學習時沒有掌握清楚其中的重點內容。開展復習教學,教師可以引入不同的元素。比如,在引領學生復習基礎知識時,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讓學生一邊看動畫,一邊回想此前學習過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知識。再比如,教師帶領大家一起做練習題時,很多應用型的題目都可以套用在一個故事情境之中,教師可以一邊給大家講故事,一邊進行題目練習。比如,“小張在超市里買了九個籃球,花了936元,請問每個籃球賣多少錢?緊接著,小張又在超市里給自己買了一些文具,請問每樣文具的售價又是多少?”將所有的問題都放置在一個問題情境之下,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做題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像聽故事一樣自覺自愿地完成數學題,這樣既有利于保證復習課的整體教學效率,也能夠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下復習高難度的數學知識。
結 語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是當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都在討論的課題。文章從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課堂教學現狀出發,并以此為基礎,根據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以供相關教學工作者參考,力爭讓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張婧.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新課程,2022(03):62-63.
高小強.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方向研究[J].考試周刊,2021(A4):40-42.
李祎.關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探討[J].新課程,2022(01):102.
劉曉慶.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2):65-66.
江娜娜.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考試周刊,2021(9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