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妙賢
摘要:如今社會需要的不只是高學歷人才,而是具備邏輯思維能力的人。眾所周知,數學比較抽象,深度學習可以更好地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所謂深度學習并不是讓學生學習多么高深的知識,而是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對知識點進行深入地研究,了解知識點的由來及公式的推導過程,不能僅僅滿足于把公式應用于習題當中的淺嘗輒止,應該對知識點的形成過程了然于胸并深層次的延伸。教育是一個水滴石穿的過程,不是一撮而就的,對于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這就需要教師熟悉了解知識點的演化過程,了解其內涵并拓展知識,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措施
一、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必要性分析
小學數學是一門培養人們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對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考高分上名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可以說是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至關重要,一定要從小重視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夯實基礎。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一系列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及教改的實行,小學數學工作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受到“功利”思維的影響,只以分數高低論成敗,不看過程的教學方式令人擔憂。學校之間存在排名,學生家長只看成績,不問教學過程,這樣的結果就直接導致學校只重視成績,不求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此種情形下,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受到直接影響,數學本身就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其中的公式都是經過反復推導得來的,為求教學成績,部分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對公式死記硬背,通過大量的習題運算去熟悉公式的應用。這種簡單速成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失去了探索的能力和興趣,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策略分析
1.創設意境,激發認知沖突
創設合適的意境,促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從而激發學生思考的能力。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書本上的知識聯系實際生活的過程就是驗證數學的過程,把數學與實際生活巧妙地連接起來,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究,從而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另外,數學知識本身是抽象化的,創設合適的意境,將抽象化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中的《比》的教學中,“學校操場上有兩根旗桿,一根高旗桿和一根矮旗桿,在下午14:00測得兩個旗桿的影長分別是14米和4米,經測量矮旗桿的高度為2米,由于高旗桿無法用米尺進行測量,請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答?!备鶕W生的以往認知,如果測量其高度,只有通過米尺測量的方式才能夠去確定高度。但是,學習過“比”這一章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去解答,巧妙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2.設計啟發性提問,引發深層次思考
數學比較抽象,很多學生基本上無法進行獨立學習,只有在老師的教學指導下才能夠進行學習。數學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提問引導,深度學習提倡教師運用質疑的方式去進行教學,讓學生以一種對問題的探討和研究的角度去逐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學生不斷被鼓勵去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通過對話的方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探索欲望。在師生不斷提問和追問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的積極性,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深入學習。首先,教師的提問能使學生注意到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直接影響學生有選擇地關注某一信息,引導學生快速聚焦教學核心。故而基于啟發的問題會成為教學中獨具匠心的切入點,并且會直接關系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其次,基于啟發的提問利于學生擴寬思考角度和推動思考進程,承載思想的連續性。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發掘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通過設計一系列條理清晰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充分地從一點到另一點作連續的活動”,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更深層次的理解。
3.構建“結構化”知識網絡
學生對于單獨知識點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記憶不深的,教師可以從整體出發,通過一系列的圖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學的結構性知識網絡,這樣既利于學生日后的學習,也方便學生融會貫通。數學具有循序漸進的特點,新知建立在舊知的基礎上,環環相扣。結構化知識網絡可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最基礎的加減運算,從整數的加減運算,到小數的加減運算,再到分數的加減運算,最后到百分數的加減運算。對于所有的加減運算都是只要找對位置相互加減即可,所有的加減運算都是如此,整數的個位數、十位數和百位數分別對應好位置,即可直接進行加減運算,不同分母的分數加減運算,通分之后,也是按照相同的規則進行運算,小數的加減運算只是在整數的基礎之上多出一個小數點。通過對前后知識網絡的構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規律,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階段進行深度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國家教改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當前教學工作中仍然有部分教師沉迷于“填鴨式”的教學工作之中,這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不利的。本文就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策略做三點分析:一是要在生活中創設意境,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和探索欲望;二是在教學過程中要設計啟發式的教學提問,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牢記知識;三是要不斷“溫故而知新”,讓學生在大腦中構建數學的知識網絡。
參考文獻:
[1] 安富海.促進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11):5759.
[2] 劉曉萍.促進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5(10):15-17.
[3] 馬云鵬.深度學習的理解與實踐模式——以小學數學學科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4):61.
[4] 馬云鵬.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課堂變革[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10):5263.
[5] 魏悅心,馬云鵬.基于數學本質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