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一、課程思政的概念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門課程中去,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影響,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二、課程思政對當今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信息時代,全員守護學生心靈
當今中學生信息來源渠道廣泛,知識面寬廣,網絡上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這對心智還未完全成熟、尚不具有正確判斷力的中學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教師們要在課堂上結合各學科特點,挖掘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要素,培養學生明是非、辨美丑、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和言論對學生的危害。為學生構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線。
(二)疫情年代,全程呵護學生身心健康
成長是一個從稚嫩到成熟的變化過程,中學生身心發育不健全、心理波動頻繁,居家防疫及各類疫情信息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負面情緒。有些學生在居家防疫時明顯不適應網課,還產生厭學、逃避等問題行為,這些都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健康發展。各學科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尋找本學科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點,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讓學生消除內心的心理障礙,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疫情。
(三)青春時期,全力轉化問題學生
高中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青春期。主要面臨以下幾方面的挑戰:①高中生自我意識在迅速發展,會產生許多困惑和迷茫;②目前高中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得到更多的關愛同時也承擔了更多的期望、責任和壓力;③學生進入高中后,學習難度加大、科目增多,承擔更多的學習壓力;④部分學生家庭氛圍不好;多種因素綜合起來,導致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都給班級管理帶來很大難度,迫切需要各科老師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充分挖掘學科中的思政價值,共同轉化問題學生,全員參與到學生思想教育中。
三、利用高中數學資源進行課程思政的方法探討
(一)運用數學學科特點,培養學生優良品質
數學課堂上,在鉆研難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起不畏困難、敢于挑戰、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在嚴謹的推理中讓學生形成認真踏實、務實嚴謹、實事求是的做事風格;在遇到困難時養成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冷靜地分析解決問題的理性思維習慣;這些優良品質會終身伴隨學生,為未來人生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展示我國數學文化,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中國古代數學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智慧,將我國數學歷史文化恰當的融入到課程中。比如在《九章算術》中,運用莊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無限分割思想,以此得到求圓周率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展示這些豐富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懷,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講述數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老師可以給學生講講數學家的成長故事,比如數學家歐拉在雙目失明后依然堅持研究并口述著作400多篇論文;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小時候幾次因家境貧困而面臨失學時依然堅持學習,每天潛心研究,終于攻破世界難題等故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盡的,特別是在學生遇到人生低谷時,這些奮斗故事更能培養他們樂觀的精神和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決心。
(四)傳授數學文化知識,滲透為人處世道理
老師在傳授知識時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滲透為人處世的道理,會比簡單說教效果更好。比如在講函數的極值和最值時,通過數形結合使學生明白極小值和極大值都是局部概念,生活也是如此,低谷與高峰都會過去,遭遇人生低谷時不悲觀;遇到人生高峰時不張揚,坦然面對人生起伏,培養學生正確面對成功和失敗的態度;
(五)揭示數學思想,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在數學中,動與靜、實與虛、正與負、直與曲、偶然與必然、精確與模糊、有理與無理、連續與離散等處處體現出辯證性。老師在講授這些知識的同時可以適當滲透哲學思想,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正確地分析、解決問題。
四、高中數學老師該如何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呢?
(一)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
數學老師要正確認識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之間的關系,既要知識傳授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不能只教書不育人。
(二)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做學生的榜樣
老師在學校與學生朝夕相處,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我們要堅持做一個有愛心、有理想、有道德、有學識的好教師,發揮自身人格魅力,讓學生從教師自身的教學態度、工作作風和思想情感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三)數學老師要不斷學習,擴大知識儲備
數學老師要不斷拓寬知識視野,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更大限度的挖掘本學科蘊含的思政要素,傳授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四)多和學生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老師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當代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和困惑,這樣才能在數學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政教育,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堅強意志。
(五)落實課程思政,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老師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自學、小組討論、演講、游戲等多種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里學習,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人生道理。
(六)注意尋找課程思政的最佳切入點
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中,要注意不可刻意的把每堂數學課都向思政教育方向生搬硬套,這樣會讓工作流于形式,也偏離了教育主旨。我們要積極尋找高中數學知識與思政工作的最佳結合點,不斷探索,不失時機地滲透思政要素,用靈活的方法教育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數學教師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要求,深入挖掘數學的育人價值,吃透教材,深入思考、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政要素,寓道于教、寓教于樂,把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到這些數學課堂中。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既獲得數學知識,又接受了思想道德、理想情操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