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幻,李 生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南寧,530007)
國家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實施路徑,職業教育需要不斷提升其科研產出,服務國家職業教育戰略。[1]2020年,《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明確高校要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2]為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廣西各高職高專院校紛紛加大思政課教師招聘和人才引進力度。近年來,廣西高職高專吸引了大量青年教師,但也暴露出教師隊伍質量不高、部分教師執教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仍有待提高的現實問題。
提高科研能力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發展的要求之一,科學研究也反映高等院校的科研實力和學術水平,影響著高校間的競爭與評價。為更好地了解廣西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科研現狀,本文以2014—2021年廣西13所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在核心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為統計對象,分析廣西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學術研究的方向、研究趨勢和面臨的困境,并提出解決路徑。
本研究選取廣西壯族自治13所高職高專院校作為研究樣本。其中,2所為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5所為入選廣西高水平高職學校名單和高水平專業群(以下簡稱廣西“雙高計劃”)建設單位,3所為廣西公辦一般類高職院校,3所為廣西民辦高職院校。對這13所廣西高職高專院校的思政課教師在北大核心來源期刊、CSSCI來源期刊發文的各項指標進行統計分析,能夠了解近八年來這13所院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科研水平的整體現狀、基本情況和研究趨勢,同時為高職高專院校鞏固發展質量、提升科研水平提出相應對策。
研究選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平臺(CNKI),檢索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核心期刊論文。要求論文的第一作者為思政課教師,其所在單位是本研究選取的廣西13所高職高專或馬克思主義學院院校。通過數據采集,一共檢索出124篇核心期刊論文,作為本研究的數據來源。
以CNKI自帶的高級檢索功能及文獻計量方法,對這124篇核心期刊論文進行綜合分析。主要分析的要素包括:發文單位的總量數據、發文作者的基本情況、官方顯示的下載數量和被引情況、學術論文關鍵詞等。
通過研究核心期刊論文產出的單位情況,可以從整體上了解廣西不同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在科研水平上的實力差距。截至2021年6月,對廣西13所不同類型高職高專院校發表在核心期刊上且為第一作者署名的論文總數進行統計,得出如下排序: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是目前13所高職高專院校里思政課教師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最多的學校,共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9篇;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緊隨其后,共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3篇;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共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1篇,排在第三。之后依次是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13篇、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11篇、南寧職業技術學院7篇、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6篇、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3篇、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1篇(如表1所示)。

表1 2014—2021年廣西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第一作者)核心期刊發文單位
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在35種核心刊物上發表了論文,具體如表2所示。其中,思政類核心期刊為《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非思政類的核心期刊有《職教論壇》《教育與職業》《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黑龍江高教研究》等。

表2 2014—2021年廣西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核心期刊發文量前十名期刊
發文量前10位的核心期刊排列如下:《教育與職業》33篇,《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13篇,《社會科學家》9篇,《中學政治教學參考》8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廣西社會科學》《中國成人教育》各有7篇,《職教論壇》《教育理論與實踐》各有4篇,《教學與管理》3篇。
從發表論文的期刊分布來看,思政類核心期刊中《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發表數量較多,《教育與職業》則是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常發表論文的非思政類核心期刊。
從這124篇核心期刊的作者數據分析來看,大部分論文以獨著為主,占比達84.7%。如果單從第一作者來統計分析,這124篇論文由69位作者產出,平均每位作者產出1.8篇核心期刊論文。69位作者中,有13位產量在3篇以上。這69位作者中擁有教授職稱的有4位,占比5.8%,擁有副教授職稱的有33位,占比47.8%,擁有講師職稱的32位,占比46.4%。
從上述數據來看,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仍是學術論文產出的主力軍,青年講師亦表現亮眼。對核心期刊論文產出數量教師年齡結構的進一步分析可知,大部分高產論文作者年齡在35—45歲,處于學術研究的高峰期,符合學術成長的規律。此外,大部分核心期刊論文為獨著,也從側面反映出團隊合作較少。最后,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核心期刊論文發文數高于3篇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國家“雙高計劃”院校和廣西“雙高計劃”院校。其中,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科研實力最強。
一篇論文的下載和被引次數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該論文的質量和學術影響力。通過CNKI高級檢索功能,將這124篇論文的下載量和被引量進行數據統計,得出以下結果。這124篇文章的總下載量為42939次,平均每篇論文的下載量為346.3次。124篇文章中,95.2%的下載量維持在1000次以下。通過對比各單位最高下載頻率得知,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江頡、羅顯克的《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究》一文位于下載量的首位,下載頻次高達4505次。第二為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黃森曼等的《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基本內涵和實現路徑》一文,下載頻次為1602次。第三是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唐紅艷等的《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研究》一文,下載頻次為1571次。
論文能夠被其他學者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論文研究的質量。通過數據統計,這124篇核心期刊論文一共被引用了586次,平均每篇被引4.7次。引用量超過40次的論文僅有1篇,91.9%的論文被引的次數小于10次。其中,被引用次數最高的五位作者分別是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江頡和羅顯克(68次),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林秀麗(22次),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的劉勝蓉(20次)、李良虎(16次)、唐紅艷(16次)。這5篇文章主要是對“課程思政”“思政課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思考,說明了對育人環境的構建、育人元素的融入研究是近八年來廣西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持續關注的熱點。
研究借助圖悅軟件對近八年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教師核心期刊論文題目進行高頻詞匯篩選后得出以下26個高頻關鍵詞,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2014—2021年廣西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核心期刊發文關鍵詞
其中,“教育”“思想”“高校”三個高頻詞排在最前列,說明大部分核心期刊論文緊緊圍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開,貼近學科專業?!奥殬I”“高職”“職業教育”等高頻詞匯也說明了高職思政課教師更關注職業教育本身,注重將思政研究與職業教育緊密聯系起來?!榜R克思”“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等理論性很強的關鍵詞未出現在高頻詞匯上,也反映出高職思政課研究的重點偏向實證類,純理論的研究較少。
通過對近八年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思政類論文的統計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第一,從發表的期刊來看,刊發論文主要集中在《教育與職業》和《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符合高職思政課與職業教育融合的特點。第二,從核心期刊論文產出的數量看,廣西這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類科研的實力存在較大差距,對思政類科研的重視和培育能力也存在較大差異。其中,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和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相對比較重視思政類科研成果的培育。第三,從核心期刊論文產出的作者來看,大部分核心期刊論文以副高職稱的教師為主,個人研究占八成以上,團隊研究較少。第四,從聯合署名類論文看,以講師作為第一作者、副高級職稱作為第二作者為主,可見科研“老帶新,傳幫帶”已初具雛形。第五,從核心期刊論文的下載和引用數據來看,引用和下載量高的核心期刊論文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類別上。第六,從核心期刊論文的選題來看,近八年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的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主題上。
1.論文來源期刊以人文綜合類期刊為主,馬克思主義類期刊發文量較少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不僅服務于大學生思政課教學工作,也需要肩負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傳播和發展重任。從近八年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發文數據來看,刊發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核心期刊上的文章非常少。大部分核心期刊論文主要集中在人文綜合類期刊,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類期刊,這說明近八年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教師更關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實踐。今后,廣西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還需要強化和提升。
2.論文研究成果以實證類為主,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研究偏少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可以永葆青春,始終發揮著其先進性和科學性,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3]從近八年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產出的核心期刊選題來看,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主要開展實證研究,理論性研究不足,這從側面發現出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理論性研究的功底薄弱,研究基礎不牢固,和本科相比存在很大的理論研究差距。另外,從下載頻次和引用頻次上看,下載次數小于1000次的論文占95.2%,被引用次數大于40次的論文僅占0.8%,說明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的學術成果影響力較弱。
3.院校科研產出差距較大
本次研究樣本可大致分為四類,分別是國家“雙高計劃”院校2所、廣西“雙高計劃”院校5所、一般公辦高職4所和民辦高職2所。廣西公辦高職之間的科研產出也存在差異,老牌高職在經費投入、科研培育上基礎較好,重視程度高,核心期刊論文產出也較多。此外,從統計數據中也能看出,廣西民辦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的核心期刊論文產出低,也說明了民辦高職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存在短板,科研發展上后勁不足,與公辦高職存在較大差距。
4.缺乏強勢科研團隊和帶頭人
近八年,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總數超過5篇的僅有4人,從側面反映出廣西高職高專思政領域的專家型人才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職高專思政課建設發展,成為高職高專內涵式發展的短板。124篇核心期刊的作者大多是獨立開展科研,教授、副教授的發文量與青年講師的科研貢獻量基本持平。團隊式科研較少,聯合署名發表的核心期刊論文僅占15.3%。
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是高質量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支撐,廣西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的科研產出質量關系到本校思政課教學質量、思政育人效果。推動廣西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師的科研進步,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完善科研激勵政策,促進科研水平整體提升。對于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的思政課教師來說,科研工作并不是中心工作,而是教學工作完成之后有余力才去做的事情。一方面,科研工作的持續性開展很容易受到其他工作的影響,因而導致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投入科研的時間并不多。另一方面,廣西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的科研激勵力度不大,這也影響了教師投入科研的熱情。部分教師會在需要評定職稱時寫上一兩篇論文“湊數”,論文質量并不高。高職高專院校應完善科研激勵政策,細化量化考量,對于教學型的思政課教師和科研型的思政課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科研激勵政策,防止產生為教學安排而教學,為科研考核而科研的兩種非交融式發展的極端。同時,廣西高職高專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也需要培養一批愛科研、會科研的教師,帶動整體科研水平提升。
第二,培養和發展強勢科研團隊。根據上文的統計數據可知,大部分論文屬于獨著類型,團隊性研究成果較少。廣西高職高專院校要想推動思政課教師學術研究能力的提升,產出更多優質的核心期刊論文,必須重視和發展科研團隊,通過政策引導、經費支持,形成以高水平科研人才為核心的強勢科研團隊。根據學校特色、自身研究方向開展團隊式專題系列研究,培育標志性科研成果,形成集群效應助力學科發展。[4]此外,還要利用好廣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層級集群結對共建大行動的政策優勢,加強校際科研骨干教師交流,使廣西高職高專院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學術合力。
第三,大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廣西這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在思政類期刊和非思政類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有較大差距,從側面反映出,廣西各高職高專院校在思政學科研究上的著力點和發力點有所不同。同時,廣西高職高專院校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性研究方面還很薄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5]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不斷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學科的內在發展規律,通過理論研究、實踐研究推動思政課建設和發展。思政課教師不僅應該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師德修養,還應該加強學識修養,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的建設要從整體謀劃,合理布局,做到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正確處理思政課教學和科研以及學科建設的關系。
第四,給予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更多投稿機會。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廣西13所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多在職業教育類學術期刊如《教育與職業》等上發表論文。這類期刊以探討社會和教育界的職業教育問題,探索教育規律,交流國內外職業教育理論及改革實踐方面的最新成果為主,這些學術期刊都設置有專門的職業教育欄目、高等教育欄目,因此,從錄用的角度上看,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教師會選擇向設有思政類專欄的非思政類核心期刊投稿。另一方面,專業性的思政類核心期刊,如《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等,對于稿件的學理性、專業性要求較高,部分核心期刊對投稿人的單位也有所限制,因此,從個人科研水平和稿件錄用難易度來說,較少高職高專院校教師會嘗試向這類期刊投稿。重視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科研水平提升也是職業教育提質增效的重要一環。如果有更多高水平的學術期刊面向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設置欄目,就能夠進一步激發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教師開展科研的熱情,從而不斷提高其科研能力,促使其產出更多優質的核心期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