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康復護理對面癱的應用價值。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20年11月開始至2021年11月期間收治的癱康患者76例作為入組成員,分為兩組,分別為采用常規基礎護理的對照組38例,以及通過中醫康復護理的觀察組3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后觀察組抑郁(SDS)、焦慮(SAS)以及生活質量(SF-36)的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對面癱患者采取中醫康復護理能有效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促進面部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
關鍵詞:中醫康復;護理;面癱
中醫學認為,面癱屬于“口癖”范疇,機體衛陽不固、脈絡空虛、外邪乘虛侵襲,致經脈淤阻、氣血不暢、經筋失養致該病發生[1]。表現為口角歪斜、流涎以及講話漏風等。在治療的同時還需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病情康復[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中醫康復護理對面癱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76例患者進行研究,通過對照研究模式分組對比,參選者均為面癱患者,時間選取在2020年11月開始至2021年11月之間,分別設置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其中對照組性別例數(男22例、女16例),年齡范圍(26歲至78歲,均值(52.36±2.64)歲)。觀察組性別例數(男20例,女18例),年齡范圍(27歲至77歲,均值(52.25±2.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納入指標:首次在我院進行治療;無藥物過敏癥狀;初中以上文憑;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不同意參加研究;不能正常交流;中途自愿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基礎護理;觀察組采取中醫康復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情志干預:護理人員要主動積極的與患者保持溝通聯系,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如性格、愛好等,并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和體質的不同,比如土行人易怒,火行人易喜,土行人易思慮,金行人易悲,水行人易驚恐等,針對性的采取情志護理,緩解患者的負面給情緒。
(2)艾灸護理:采用艾條溫和灸法,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穴位選取如下關穴、頰車、耳門穴等,點燃艾條,在距穴位3-5cm處回轉運動5min,避免皮膚燙傷。
(3)拔罐護理:拔罐前護理人員對罐體、罐口進行檢查是否有破損,并檢查患者面部皮膚情況,若皮膚無紅腫、破損等異常情況時可進行拔罐,選取陽白穴、頰車穴、翳風穴、合谷穴等。
(4)穴位按摩護理:按摩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環、放松肌肉、減少面部表情的僵硬感。同時還能提高面部表情肌的功能恢復。面部穴位按摩選取頭維、太陽、四白、陽白等穴位,按摩時動作要輕柔,并注意患者保暖。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護理后抑郁(SDS)、焦慮(SAS)以及生活質量(SF-36)的評分情況,并采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表,了解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士標準差( )表示,數據之間對比用t檢驗,用百分率%表示,用X2檢驗,當數據對比結果呈現為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DS、SAS、SF-36的評分比較
觀察組(n=38),SDS(38.07±2.86)分、SAS(38.61±2.52)分、SF-36(88.42±2.72)分。
對照組(n=38),SDS(48.92±3.28)分、SAS(49.89±5.72)分、SF-36(76.36±3.52)分。
(t=15.369,p=0.001;t=11.125,p=0.001;t=16.712,p=0.001)經組間比較顯示觀察組SDS、SAS、SF-36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 (P<0.05),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n=38),非常滿意26例、比較滿意10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94.7%
對照組(n=38),非常滿意22例、比較滿意8例、不滿意8例、滿意度78.9%
(x2=10.894,p=0.001)經組間比較顯示觀察組護理后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中醫康復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提高護理質量為目的,通過情志干預,幫助患者消除顧慮,避免情緒波動,保持心情舒暢;艾灸護理溫經散寒;拔罐護理行氣活血,疏通經絡,調和臟腑;穴位按摩護理舒筋活血、刺激經絡疏通,科學合理的開展護理工作,接受度高[3-5]。
本次臨床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抑郁(SDS)、焦慮(SAS)以及生活質量(SF-36)的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中醫護理應用價值高。
綜上所述,對面癱患者采取中醫康復護理能有效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促進面部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晶,竇健卿,馬效麟.階段性康復護理在周圍性面癱中的應用效果[J].中醫藥導報,
2021,27(02):88-91.DOI:10.13862/j.cnki.cn43-1446/r.2021.02.022.
[2]羅湘,黃蓓,魯娟.中醫康復護理聯合激勵性心理護理對面癱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7):24-27.
[3]周彥君.中醫針灸聯合康復護理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
2019,17(01):253-254.DOI:10.15912/j.cnki.gocm.2019.01.211.
[4]安少霞,李貴祥.中西醫及康復護理治療面癱患者的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6):12-13.
[5]王艷芳.面癱的中醫康復護理進展[J].湖北中醫雜志,2015,37(09):81-82.AC55C144-F1FE-475A-B6F2-FF2E9187C5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