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格格

摘要:目的 無痛分娩護理模式對產婦產程,疼痛程度及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將本院于2021年5月-2022年3月納入的76例產婦依照數字分表法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例,分別給予其常規護理和無痛分娩護理模式,比較應用成效。結果 觀察組產程時間較參照組明顯降低;比較兩組疼痛程度,觀察組評分較低,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中,通過對產婦實行無痛分娩護理,可以在降低其產程時間、疼痛程度的同時提高其對于護理干預的滿意度,能夠確保母嬰安全,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無痛分娩護理;產程;滿意度
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臨床逐漸對產婦分娩進行了關注,無痛分娩指的是通過多種方式減輕產婦分娩疼痛感進而促進胎兒娩出的分娩方式,為了降低無指征剖宮產分娩發生率,在產婦分娩中,順產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方式。但是對于順產產婦來說,其分娩期間疼痛感強烈,會影響分娩質量,所以怎樣減輕產婦分娩疼痛感已經越來越成分臨床關注的重點所在。無痛分娩是一種常見的分娩方式,其可以在減輕患者宮縮疼痛的同時提高其舒適度,能夠使其生活壓力降低,有利于減少不良事件產生,盡管無痛分娩在臨床中極為常見,但是依舊需要臨床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分娩成功率,確保母嬰安全[1]。本次研究將分析無痛分娩護理模式對產婦產程,疼痛程度及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于2021年5月-2022年3月納入的76例產婦依照數字分表法分為兩組,各38例。參照組年齡范圍21-39歲,年齡均值為(30.46±1.08)歲;觀察組年齡范圍22-38歲,年齡均值為(30.52±1.2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并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參與研究的產婦均為單胎、足月妊娠,可以配合臨床工作,基本信息完整。排除標準:將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損傷患者排除;排除異常妊娠患者;排除精神障礙以及合并各種基礎性疾病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礙以及無法正常溝通和交流患者;排除存在剖宮產指征如前置胎盤、多胎妊娠等產婦;排除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1.2.1參照組
該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產前輔助其做好各項檢查,并實行健康教育、心理指導,提高其對于分娩認知,使其能夠保持積極樂觀心態,若其負面情緒嚴重,則可講述藥物性鎮痛、非藥物性鎮痛的效果及相關注意事項,使產婦可以正確認識到無痛分娩,減輕心理壓力;分娩結束后要做好母嬰護理,觀察產婦是否存在出血傾向,若無異常則可將其送回到病房。
1.2.2觀察組
該組實行無痛分娩護理。①產前護理。依照患者現實情況制定護理計劃,同時耐心講述分娩知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若產婦選擇陰道分娩,則講解分娩期間、產后知識,使其可以正確認識陰道分娩對于母嬰的益處,告知其分娩疼痛等級,使其可以進一步了解陰道分娩并提高其分娩信心,進而更好地配合臨床工作。分娩前,護理人員需要整體性評估產婦的身體情況,了解其情緒變化,找出負面情緒產生因素并給予心理疏導,同時以健康教育的形式觀察產婦產程及宮頸成熟度,對其實行飲食、活動指導,提高分娩成功率。分娩前輔助產婦檢查心率、血壓指標變化,監護胎兒胎心,并輔助其接受常規性檢查,掌握其現實情況,以便為無痛分娩的實行做好準備,強化對產婦監護,進而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其現實情況。②產時護理。助產士要為患者講述分娩期間鎮痛、疼痛情況,告知其展開體位護理、無痛分娩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密切配合的正確方式。助產士要為產婦講述怎樣對體位進行選擇,產婦走動期間確保上身垂直,若其宮口開到3厘米,則可以進入到分娩室,麻醉后及時創建靜脈通道并通過心電監護的形式了解其胎心情況,輔助其保持舒適體位,麻醉之后使用羅哌卡因注射到蛛網膜下腔,使用利多卡因實行硬膜外腔麻醉,將羅哌卡因、舒芬太尼加入到生理鹽水中進行稀釋,使用鎮痛泵泵入,同時對產婦現實情況進行密切觀察,依照其疼痛程度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調整。在第一產程,要對其實行健康教育,講述呼吸、用力技巧等分娩知識;第二產程則實行宮縮及腹壓護理,同時疏導其情緒,使其能夠保持平和心態;第三產程遵照醫生叮囑合理應用縮宮素,促進宮縮,分娩結束后則指導產婦和嬰兒早期接觸,使產婦可以在較短時間里適應全新角色。③產后護理,對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尤其是在產后2小時,其產后出血風險較高,因此護理人員要增加其巡視頻率,觀察患者病情,以便發現其產生異常時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做好并發癥治療和預防工作,減輕其痛苦。除此之外,護理人員要通過播放音樂、語言療法等方式緩解其不適感及疼痛感,對于疼痛強烈產婦,則合理應用鎮痛藥物,與此同時還要展開環境護理,確保產房舒適整潔,并落實安全管理。護理人員則要為患者及其家屬實行活動、飲食以及體位指導,使母嬰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促進產后恢復。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產程時間以及疼痛評分,同時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并詳細記錄[2]。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的產程時間
觀察組產程時間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對比兩組的疼痛評分
和參照組進行比較,觀察組疼痛評分明顯降低,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6.32%,觀察組為94.74%,對比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3。
3 ?討論
分娩疼痛是一種分娩自然反應,其產生和精神、生理多多種因素相關。宮頸擴張、子宮收縮等會對子宮腹膜、韌帶造成牽拉,誘發疼痛,且子宮血管壁受壓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周圍組織確需缺氧,引起強烈疼痛感,再加上精神壓力會降低大腦皮質疼痛閾值,會增加產婦痛苦。最近幾年,產婦分娩期間逐漸對舒適度進行了關注,再加上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臨床中無痛分娩的應用日漸普遍。無痛分娩主要是憑借麻醉藥物及醫學手段減輕產婦分娩痛苦,提高其舒適度和滿意度,可以加速第二產程,促進產婦生產[3]。當前,無痛分娩產婦越來越多,并且對產婦圍生期護理進行了重視,所以臨床逐漸提出無痛分娩,可以在充分滿足產婦陰道分娩要求的同時緩解其疼痛感。
以往常規圍生期護理一般都是展開產程觀察,為產婦講述分娩知識和技巧,并對其對其生理及心理狀態進行重視,無法使產婦的基本需求得到有效滿足,整體效果較差[4]。而在產婦分娩期間,無痛分娩不僅可以有效減輕其痛苦,同時還可以使母嬰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受到不同產婦心理、生理、個性差異的影響,無痛分娩期間其存在一定的緊張、恐懼情緒,因此需要給予其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無痛分娩護理通過對產婦情況進行整體性分析并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給予其優質、高效、科學的護理干預,實行健康知識教育、疏導其負面情緒,對于促進產婦分娩率的提高極為有利[7]。與此同時,護理期間鼓勵、支持產婦,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分娩信心,有利于改善預后。無痛分娩是控制疼痛的常見方式,在這一護理模式下,在分娩之前需要產婦及其家屬講述和分娩期間無痛護理的有關知識,可以在強化其自護能力的同時創建心理防御機制,對于緩解產婦緊張焦慮情緒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能夠輔助醫護人員及時掌握其疼痛程度,對于合理用藥以及鎮痛方式的選擇極為有利[8]。臨床中,無痛分娩對于降低產程時間有著極為明顯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該護理模式可以對產婦自身感受進行重視,特別是可以通過多元化護理方式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如音樂療法中,通過音樂波頻率、聲壓等調節產婦身心狀態,可以進一步提高護理有效率。并且憑借多元化護理,可以使產婦切實體會到人文關懷,提高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以便促進臨床工作的順利進行[9]。但是需要注意,該護理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需要在保障護理質量、減輕護理人員壓力的前提下對該模式合理應用,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總體來說,和以往常規護理相比較,該護理模式存在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能夠縮短產程時間、減輕產婦痛苦,可彌補常規護理干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充分滿足產婦的各項合理性需求,使其更好地配合臨床工作,實現改善母嬰結局的目標[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程時間較參照組明顯降低;比較兩組疼痛程度,觀察組評分較低,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就說明臨床中,通過對產婦實行無痛分娩護理,可以在降低其產程時間、疼痛程度的同時提高其對于護理干預的滿意度,能夠確保母嬰安全,改善母嬰結局,可以將其應用并推廣于臨床。
綜上所述,無痛分娩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其效果較常規護理更為明顯,可以在縮短產程時間的同時減輕患者痛苦,不僅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同時對于降低產后出血風險以及促進產婦產后恢復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存在可行性。
參考文獻:
[1]楊紅貞,呂素琴.無痛分娩護理干預模式對產婦產程、疼痛程度及滿意度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32(3):147-148.
[2]葉曉丹,莫燕虹,林姍姍.全程護理干預模式對無痛分娩產程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6):208-210.
[3]喻莉,鄧金鳳.IKAP模式聯合無痛分娩干預對水囊引產患者產程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研究[J].海軍醫學雜志,2020,41(3):6-7.
[4]陳志芳,楊梅,孫曉琴,等.綜合護理干預在無痛分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3):3-4.
[5]陳志芳,楊梅,孫曉琴,等.綜合護理干預在無痛分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9,26(3):89-91.
[6]朱雅麗.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在無痛分娩產婦中的應用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2):171-172.
[7]陳愛梅,王蕊,彭亞娜.基于責任助產模式的優質護理干預在無痛分娩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v.26;No.478(10):65-67.
[8]周春花,王曉亞,于青青.責任助產模式結合全程護理對無痛分娩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20,v.32(1):148-150.
[9]賴竹圓,馮偉杰,廖瑛華,等.循證護理模式干預在無痛分娩產婦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0):214-216.
[10]亢飛.硬膜外麻醉對初產婦分娩疼痛程度、產程進展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