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玲
摘要:PICC置管方法是目前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類護理方法,其不僅解決了臨床輸液穿刺損傷的問題,而且還減輕了患者由于輸液、用藥所經受的痛苦。但是在臨床使用過程中,由于護理人員的操作不熟練以及導致患者行PICC置管后濕疹癥狀頻頻發生。因此,臨床上必須對PICC置管引起的濕疹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護理。通過科學全面的預防和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升臨床護理質量,降低PICC置管后濕疹的發生率,保證患者正常接受臨床治療,改善患者的治療結局。
關鍵詞:PICC置管;濕疹;護理;研究現狀
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在外周靜脈植入中心靜脈導管,具有簡單、方便、高效、對血管的損傷小,留置時間長、適應性強等優點,適合需要長期進行輸液的患者使用[1]。盡管PICC置管在臨床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不但為長期接受治療的患者在生活上提供了方便,而且能夠降低患者反復穿刺的次數,減輕患者因藥物外滲而引起的疼痛,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并發癥,從而加重患者病情,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研究表明,穿刺點出現濕疹是PICC并發癥的重要表現類型,嚴重者可出現敗血癥等嚴重疾病[3]。因此,為了確保患者自身及用藥安全,臨床上應該做好因PICC管引起的濕疹的預防護理工作,從而確保靜脈通路的順暢和安全,保證患者能夠得到科學的治療和護理。本文對PICC濕疹的發病原因及預防護理措施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1 ?PICC置管處濕疹的發病原因
PICC導致的局部皮膚出現濕疹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僅受到患者自身體質的影響,同時還會受到外界環境改變的干擾。最新的研究表明,濕疹的發生還有多種細胞因子的異常表達所引起的超敏反應存在非常緊密的關聯[4]。
(1)性別因素
通常情況下,女性的皮膚比男性的皮膚更加的敏感,而且對皮膚刺激的感覺也會更強烈。但是國外有研究指出,男性的汗腺較女性發達,因此對各種刺激反應的敏感性高于女性。
(2)患者體質
過敏體質的患者在PICC置管過程中更容易出現濕疹,而且患有糖尿病等嚴重疾病的患者也容易出現局部皮膚瘙癢,潮紅以及濕疹樣的小水泡。
(3)導管刺激
PICC導管長期插入患者的靜脈通路,容易引起患者機體對導管物質產生一定的免疫反應,一些免疫細胞和炎癥因子會聚集在穿刺點附近,從而引起局部組織水腫以及皮膚炎癥反應。
(4)敷料材質
臨床上常使用3M透明材質的敷料用于PICC置管后的護理,這種材質的敷料會導致穿刺點的皮膚發生濕疹的概率明顯增加,可能與敷料的密閉性太強有關。
2 ?PICC置管處濕疹的護理現狀
2.1敷料和敷貼
潘珊等[5]研究顯示,康惠爾水體膠敷貼是一種閉合性較好的敷料,其主要成分為羥甲基纖維鈉,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和自黏性,可以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快速消除炎癥,能夠用于PICC置管而引起的皮膚炎癥,但是康惠爾敷貼主要是為了給患者濕疹部位創造濕潤環境,促進上皮細胞的生長,所以會加重患者的濕疹癥狀,因此,康惠爾敷貼逐漸被其他類型的敷料所替代。蔣晨霞等[6]研究證實,普朗特液體敷料聯合IV-3000能夠阻隔外界環境的刺激,并及時殺滅細菌,從而有效治療PICC引起的濕疹癥狀,降低感染風險。周琴等[7]采用皮膚保護膜聯合透明敷貼用于PICC并發濕疹患者的治療中,結果發現患者經過治療和護理之后皮膚濕疹情況逐漸好轉,治療效率明顯提升。
2.2單純藥物治療
單純的藥物治療在我國PICC置管引起濕疹的使用歷史較為悠久,最早使用的治療藥物為地塞米松和皮炎平等藥物,其中以地塞米松使用量最多,地塞米松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治療藥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用于多種癥狀治療的藥物。研究發現,該藥物對PICC引起的濕疹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8]。史靜[9]以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生理鹽水稀釋后外涂濕疹待完全干燥后,高透氣性透明敷料固定治療, 結果觀察組地塞米松注射液對于白血病患兒皮膚局部濕疹療效明顯,說明地塞米松注射液濕敷能夠有效治療PICC引起的濕疹癥狀。吳萍等[10]在研究中選擇了膚輕松軟膏作為護理干預藥物,同時在局部使用敷貼并且采用開窗法進行護理干預,結果發現所有患者的濕疹癥狀全部消失,治愈率達到了100%,并且沒有出現其他并發癥。
2.3紫外線照射
局部紫外線照射是近年來較為常用的一種治療護理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局部組織進行照射,并且保持PICC置管處的皮膚無菌環境。李國全等[11]研究基于EASI量化觀察的紫外線UVA-UVB結合封包治療濕疹的效果,使用上海希格瑪公司生產的SS-03AB型紫外線光療儀,根據最小紅斑量(MED)來調整初始劑量,初始劑量多為50%~70%MED,以后根據皮膚的反應(是否有紅斑、水皰等)酌情加(減)量,每周進行2次,持續4周,治愈效果明顯增加。
2.4聯合治療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發展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能夠顯著提升PICC引起濕疹的治療的效果,因此人們逐漸將研究的目的集中在聯合藥物以及藥物聯合高品質敷貼方面。
陳連帶等[12]采用慶大霉素加地塞米松聯合銀離子抗菌敷貼治療PICC置管引起的濕疹,對照組則使用慶大霉素聯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混合之后濕敷后用1V3000透明敷料外貼固定,結果發現慶大霉素加地塞米松聯合銀離子抗菌敷貼治療效果明顯改善,而且濕疹癥狀的治愈時間明顯縮短。
除了使用慶大霉素和地塞米松之外,還有學者采用皮炎平聯合銀離子敷貼用于PICC引起的局部組織濕疹癥狀的治療,結果發現皮炎平聯合銀離子敷貼的治療效果明顯,治愈率高,患者易于接受[13]。除以上研究之外,王海麗等[14]選擇了慶大霉素、地塞米松濕敷之后然后再加上3L粘貼傷口敷料進行固定,結果發現患者治療得到明顯改善,濕疹癥狀明顯消失,同時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操作簡單,便于患者接受。
總結
本文對PICC置管后濕疹的發病原因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同時對現階段PICC置管后濕疹的治療護理措施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發現目前臨床上對濕疹的護理干預主要集中在聯合治療方面,包括藥物與藥物之間的聯合使用以及藥物與高性能敷貼之間的聯合使用。PICC置管后濕疹是一種常見的并發癥,臨床上應該給予一定的重視,可實施有效的護理預防措施,降低其發生率,比如:置管前的評估,包括:患者的體質、用藥、過敏史、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等;置管后的指導、宣教等;在臨床實驗研究方面,應繼續探究PICC管并發濕疹的病因,特異性指標等,以研究濕疹發生的前期表現、可能因素等,將其扼殺在萌芽中,確保患者的身體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許水蓮. PICC在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23): 43-44.
[2]崔育花,蔣書娣,言克莉.PICC導管并發濕疹患者的防護進展[J].海南醫學,2014,25(08):1169-1170.
[3]周娟.地塞米松聯合莫匹羅星治療PICC相關濕疹[J].現代醫學,2014,42(03):321-322.
[4]茹曉坤.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處濕疹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01):10-12.
[5]潘珊,羅藹.康惠爾水膠體透明貼在治療PICC置管性皮炎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04):119-120.
[6]蔣晨霞,王翊,張藝,王秀霞.普朗特液體敷料聯合IV3000治療PICC置管處局部濕疹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06):136-137.
[7]周琴,楊愛玲,朱飛虹,葉冠軍.皮膚保護膜聯合透明敷貼在PICC并發濕疹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03):408-409.
[8]龍定梅,程紅.糠酸莫米松聯合地塞米松與慶大霉素治療PICC局部濕疹[J].護理學雜志,2013,28(07):15-16.
[9]史靜,魯萍.地塞米松在白血病患兒PICC濕疹中的療效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08):119-120.
[10]吳萍,楊京紅.PICC相關性濕疹的護理[J].中外醫療,2013,32(27):167+169.
[11]李國泉, 陳明春.基于EASI量化觀察的紫外線UVA-UVB結合封包治療濕疹的效果[J].廣東醫學, 2016, 37 (15) :2327-2331.
[12]陳連帶,崔虹,陳淑芬.兩種方法治療PICC所致局部濕疹效果觀察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4,13(10):12-14.
[13]陳梅.皮炎平聯合銀離子敷貼治療PICC致局部濕疹[J].護理學雜志,2012,27(01):47.
[14]王海麗,李文秀,司志華.兩種治療PICC置管處濕疹方法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3,27(25):2772-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