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祝喬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 南陽 473000)
冠心病是較常見的一種缺血性心臟病,其常見臨床表現為心絞痛、呼吸短促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壓痛、睡眠障礙等伴隨癥狀,會致患者因身心不適、睡眠不足等問題發生焦慮癥、抑郁癥等合并癥[1~2]。因此,若已確診為冠心病合并焦慮癥(少陽不和證),患者需采取積極的診療措施,以控制病情發展進程,改善心絞痛、心慌、頭暈等臨床癥狀。臨床診治中,冠心病合并焦慮癥多以常規西醫藥物治療為主,如較常見的黛力新、阿司匹林等。但此類藥物治療不能達到根治的治療目的,且用藥后患者易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會對其整體臨床療效造成影響。因此,為進一步提升對冠心病合并焦慮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擬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應用到此類病癥患者的臨床診療中,并針對其實際療效進行深入探析?,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合并焦慮癥(少陽不和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女11例,男14例;年齡50~74 歲,平均(62.02±3.87)歲;病程 8~14個月,平均病程(11.04±1.21)個月。對照組女12例,男13例;年齡 50~75 歲,平均(62.15±3.95)歲;病程 8~15個月,平均病程(11.09±1.23)個月。對比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參考《冠心病中西醫實用手冊》[3]、《焦慮障礙中西醫基礎與臨床》[4],符合冠心病合并焦慮癥(少陽不和證)診斷標準;有下述病癥,主癥:心下急、胸脅苦滿、咽干、口苦、目眩,次癥:神疲、頭暈目眩、食欲減退,舌脈象:苔黃、脈弦數;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2)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用中藥材或西醫藥物有嚴重過敏反應;患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性疾病;患有其他嚴重合并癥;依從性過差;基線資料不全或中途退出本研究。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行常規治療。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注冊證號 H20171104),口服,每天 2 次,每次 1 片。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H34021217),口服,0.3 g/ 次。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國藥準字J20150044),口服,47.5 mg/次,早晨服用。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國藥準字H20083838),口服,40mg/次,早晨服用。醫師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方案。治療2個月。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劑組成:生龍骨、生牡蠣各30 g,白芍21 g,桂枝9 g,柴胡、丹參、清半夏、當歸、甘草、石菖蒲各9 g。根據中醫辨證治療機理,醫師可根據患者具體病癥,適當加減用藥,如肢體疼痛者,加懷牛膝、威靈仙各21 g,細辛3 g;腰部疼痛者,加桑寄生、川斷各21 g;心神不寧者,加合歡皮、夜交藤各30 g,酸棗仁15 g;煩悶難解者,加豆豉21 g,梔子15 g;血瘀者,加赤芍21 g,莪術15 g。每天 1 劑,加 300 ml 水,煎熬至 250 ml,分早晚 2次溫服。治療2個月。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心絞痛發作頻率、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進行統計評估,用HAMA 量表對患者進行焦慮程度評估,共計56 分,分數與焦慮嚴重程度呈正相關。(2)對比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后用自擬少陽不和證癥狀觀察量表對患者進行病癥評估,共計10 分,分數與病癥嚴重程度呈正相關。(3)對比兩組療效。在治療2個月后,評估兩組患者用藥療效,其中顯著: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基本消退,心絞痛發作頻率≤1 次/周,中醫證候積分下降>60%,無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發作;一般: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有明顯改善,心絞痛發作頻率在2~3 次/周,中醫證候積分下降30%~60%,無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發作;較差: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無明顯改善,或是心絞痛發作頻率>3 次/周,中醫證候積分下降<30%,或是有嚴重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發作。總有效率=(顯著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4)對比兩組生活質量。在治療前、治療后(2個月療程完成后即刻),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對患者進行生理狀態(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認知能力(一般健康、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與精神狀態(情感智能、精神健康)四方面的評估,分別共計16~50 分、8~44 分、2~12 分、8~36 分,分數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健康狀態呈正相關。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絞痛發作頻率、HAMA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HAMA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心絞痛發作頻率、HAMA評分對比()

表1 兩組心絞痛發作頻率、HAMA評分對比()
HAMA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心絞痛發作頻率(次/周)治療前 治療后25 25 t P 5.82±1.15 5.91±1.19 0.272 0.787 1.35±0.33 3.17±0.78 10.745 0.000 17.35±1.84 18.04±1.99 1.273 0.209 7.64±1.05 13.72±1.21 18.976 0.000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25 25 t P 6.05±2.45 6.12±2.56 0.099 0.922 2.09±0.12 3.84±1.05 8.279 0.000
2.3 兩組用藥療效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8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用藥療效對比[例(%)]
2.4 兩組SF-36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SF-36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SF-36評分各維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兩組SF-36評分對比(分,)

表4 兩組SF-36評分對比(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較,*P<0.05。
情感與精神狀態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生理狀態治療前 治療后認知能力治療前 治療后社會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25 25 t P 20.21±3.12 20.02±3.05 0.218 0.829 45.02±3.15*39.15±3.13*6.609 0.000 29.45±3.31 29.77±3.41 0.337 0.738 40.98±3.82*36.43±3.78*4.233 0.000 4.01±1.04 4.11±1.09 0.332 0.741 11.04±0.56*8.98±0.68*11.693 0.000 16.02±3.14 16.25±3.18 0.257 0.798 33.01±1.01*28.15±1.21*15.418 0.000
在中醫學中,多將冠心病歸屬于“胸痹”范疇,關于此病癥的致病因素,《金匱要略》中有提及“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說明陰邪入侵、胸陽不足,是導致胸痹的主要因素[4~5]。除此之外,《靈樞》中還提及“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說明過度擔憂焦慮,會導致氣機不暢,致患者出現氣滯血瘀等癥狀,進而誘發心脈痹阻、心絞痛等病癥[6~7]。因此針對此類冠心病合并焦慮癥患者,在中醫診療中,需以調和氣血陰陽、化瘀散結、疏肝解郁為主。
為進一步提升冠心病合并焦慮癥(少陽不和證)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擬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應用到此類病癥患者的臨床診療中。在本研究中,經觀察組、對照組間對比可知,(1)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率、HAMA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能達到更好的用藥效果。這主要是因為在本研究采用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中,生龍骨、生牡蠣有斂氣逐濕、鎮靜安神、潛陽補陰的作用,為君藥;白芍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的作用,桂枝有助陽化氣、平沖降氣、溫通經脈、發汗解肌的作用,為臣藥;柴胡有疏肝升陽、和解表里的作用,丹參、當歸有活血通經、清心除煩、補血活血的作用,清半夏、石菖蒲有消痞散結、降逆止嘔、寧神開竅的作用,為佐藥;甘草有調和諸藥的作用,為使藥[8~9]。同時醫師可根據中醫辨證治療機理行加減治療,如肢體疼痛者,加懷牛膝、威靈仙、細辛,有強筋骨、逐瘀通經、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作用;腰部疼痛者,加桑寄生、川斷,有強筋骨、定經絡,止痛的作用;心神不寧者,加合歡皮、夜交藤、酸棗仁,有解郁安神、寧心的作用;煩悶難解者,加豆豉、梔子,有寬中除煩、清熱瀉火的作用;血瘀者,加赤芍、莪術,有散瘀止痛、行氣破血的作用。諸藥合用,可達到祛除陰邪、調和氣血陰陽、化瘀散結、疏肝解郁、平肝止痛的治療目的,能有效緩解心絞痛、焦慮等典型癥狀。因而與對照組相比,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能達到更好地改善效果,利于焦慮等負性情緒的消除。(2)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這主要是因為現代藥理學證明生龍骨、生牡蠣、石菖蒲等中藥有較好的鎮靜功效,對改善患者的神經遞質有重要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等負性情緒,對促進患者病癥的恢復有積極影響。(3)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與常規西醫藥物治療相比,采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能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用藥療效,且不會引起過多副作用。(4)觀察組患者治療后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患者心絞痛癥狀和焦慮等負性情緒的改善,患者能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狀態,這對提升其整體生活質量有積極影響[10]。且中醫學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可達調和氣血陰陽、化瘀散結、疏肝解郁功效,有效緩解患者癥狀。這對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提升其生活質量等均有重要意義,利于良性循環的形成。良好的情緒、生活狀態對改善機體微循環有積極影響,能降低氣滯血瘀等癥狀的發生風險,進一步提升整體用藥療效,促進心絞痛等典型病癥的恢復與改善。在唐升等[11]研究中,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和HAMA 積分更低,觀察組總有效率(86.6%) 高于對照組(23.3%),說明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能緩解心絞痛、焦慮等癥狀,達到較好的用藥療效,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陳文浩[12]的研究中,根據其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HAMA評分、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心絞痛改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有祛除陰邪、調和氣血陰陽、化瘀散結、疏肝解郁、平肝止痛的治療效果,能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避免患者因過于焦慮而出現氣機不暢、氣滯血瘀等癥狀,通過活血化瘀達到改善心絞痛的治療目的,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應用到冠心病合并焦慮癥(少陽不和證)患者的臨床診療中,能減少患者的心絞痛發作頻率,緩解其焦慮等負性情緒,對促進患者的恢復有積極影響,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