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云
(河南省舞陽縣人民醫院婦科 舞陽 462400)
輸卵管異位妊娠為臨床常見婦產科疾病,好發于育齡期女性,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易造成輸卵管破裂,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5]。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對抑制病情進展至關重要。臨床針對輸卵管異位妊娠多采用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治療,可有效避免再次異位妊娠發生[6~9]。近年來,輸卵管異位妊娠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且患者更趨向于年輕化,對再生育的要求亦隨之增加,而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需完全切除患側輸卵管及胚胎,對患者生育功能造成損傷較大[10~11],臨床應用受限。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術通過將輸卵管切開取出胚胎,可保留輸卵管,因而易被患者所接受。本研究探討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術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須行手術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的患者126例,按手術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3例。其中觀察組年齡 26~35 歲,平均(30.48±1.64)歲;體質量指數(BMI)18.6~26.3 kg/m2,平均(22.47±1.46)kg/m2;孕囊直徑 0.8~1.7 cm,平均(1.28±0.19)cm;停經時間 39~55 d,平均(46.93±2.42)d。對照組年齡 27~35 歲,平均(30.62±1.61)歲;BMI 19.1~26.7 kg/m2,平均(22.64±1.52)kg/m2;孕囊直徑 0.9~1.7 cm,平均(1.31±0.18)cm;停經時間 40~56 d,平均(47.59±2.37)d。兩組基礎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檢測,B 超、腹腔鏡檢查,診斷性刮宮等確診為輸卵管異位妊娠;符合手術指征;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或智力異常影響溝通患者;嚴重臟器功能異?;颊?;確診惡性腫瘤患者;既往手術史患者;免疫功能異?;颊?;雙胎及多胎妊娠患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氣管插管實施全身麻醉,采用三孔法于臍部下緣,左、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 交界處行切口,建立氣腹,壓力為10~15 mm Hg,依照患者具體情況及要求進行手術。
1.3.1 對照組 行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游離患側輸卵管,對靠近子宮段輸卵管切斷后進行凝固,切斷輸卵管系膜后進行凝固,確認患側輸卵管徹底清除,取出切除組織,出血點凝固止血后進行清洗。
1.3.2 觀察組 行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術。于輸卵管破裂處或妊娠部作1.5~2.0 cm 切口,向兩側分開切口,取出胚胎物;輸卵管破裂者,輸卵管兩端以血管鉗夾緊,向裂口擠壓,排除血塊、妊娠產物。對病灶進行切除,沖洗裂口及輸卵管,充分止血,縫合輸卵管裂口。
1.3.3 術后處理 均給予止痛、營養支持、抗感染等治療。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手術成功率。成功,輸卵管妊娠結束,孕囊徹底清除,月經、激素水平恢復正常。失敗,未達上述標準。(2)對比兩組手術指標,包含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亞基(β-HCG)恢復時間、住院時間。(3)對比兩組術前及術后 1、3、6、12 h β-HCG 水平。(4)對比兩組術后1年宮內妊娠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成功率對比 觀察組全部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成功率為100.00%(63/63);對照組62例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成功率為98.41%(62/63)。兩組手術成功率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1.000)。
2.2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 兩組β-HCG 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
住院時間(d)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β-HCG 恢復時間(d)63 63 t P 48.62±6.77 60.83±8.02 9.234 0.000 28.82±5.56 37.54±7.15 7.642 0.000 18.82±4.39 19.41±4.43 0.751 0.454 6.81±1.62 6.97±1.66 0.548 0.585
2.3 兩組β-HCG 水平對比 術前及術后 1、3、6、12 h 兩組 β-HCG 水平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 1、3、6、12 h 兩組 β-HCG 水平均較術前明顯降低(P<0.05)。見表 2。
表2 兩組β-HCG 水平對比(IU/L,)

表2 兩組β-HCG 水平對比(IU/L,)
注:與同組術前對比,*P<0.05。
組別 n 術前 術后1 h 術后3 h 術后6 h 術后12 h觀察組對照組63 63 t P 1 514.78±131.81 1 505.64±135.77 0.384 0.702 968.24±87.25*974.57±86.43*0.409 0.683 402.02±72.94*411.94±69.86*0.780 0.437 244.19±34.48*247.08±31.27*0.493 0.623 127.85±5.76*129.47±6.73*1.452 0.149
2.4 兩組宮內妊娠率對比 術后1年觀察組宮內妊娠41例,宮內妊娠率為 65.08%(41/63);對照組宮內妊娠29例,宮內妊娠率為46.03%(29/63)。觀察組宮內妊娠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629,P=0.031)。
異位妊娠是臨床常見急癥之一,輸卵管是其主要發生部位,多是由輸卵管受周圍粘連影響,導致其通暢度受到阻礙所致,患者臨床多表現為下腹痛、陰道不規則出血等,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16]。
臨床針對輸卵管異位妊娠患者多采用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治療,能有效清除病灶,避免再次異位妊娠發生,但會對生育能力造成破壞,雖能保留一側輸卵管,但患者自然生育率依然受到較大影響[6,17]。輸卵管開窗術與輸卵管切除術相比,有以下優勢:(1)術中僅需切開患側輸卵管取出胚胎即可達到治療目的,進而可保留患側輸卵管,對患者生育功能影響更小,進而有利于提高宮內妊娠率[18~19]。本研究通過觀察兩組術后1年宮內妊娠率發現,觀察組宮內妊娠率為65.08%,高于對照組的46.03%(P<0.05),說明對輸卵管異位妊娠行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術能改善宮內妊娠情況。(2)術中無須切除患側輸卵管,對機體組織周圍血管造成損傷較小,進而能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可見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術治療輸卵管異位此妊娠患者在減少術中出血量方面更具優勢。(3)術中無須切除患側輸卵管,操作更加便捷,進而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術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患者手術時間更短,操作更加便捷。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 1、3、6、12 h 兩組 β-HCG 水平均較術前降低(P<0.05),但組間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種術式清除胚胎效果相近。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術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患者能有效清除胚胎,提高宮內妊娠率,縮短手術時間,創傷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