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喬
摘 要:食品安全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其安全標準往往依據食品檢驗報告來判定,因此相關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儀器管理不止體現在具體的管理行為中,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也對其有重要影響。本文從食品檢驗儀器的常規管理流程切入,從各個管理環節分析儀器管理的優化空間,并從檢驗人員對儀器管理的影響這一角度探討加強食品檢驗隊伍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食品檢驗儀器;儀器管理;食品安全
Probe into the Optimal Management of Food Inspectio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LI Renqiao
(Guangxi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widely concerned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ts safety standards are often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food inspection reports. Therefore, the management of relevant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Instrument management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specific management behavior,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inspectors. Starting from the routine management process of food inspection instru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timization space of instrument management from each management link,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ood inspection t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fluence of inspectors on instrument management.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instruments; instrument management; food safety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速度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市場上的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而食品安全也成為當前社會的重要問題。食品在上市前往往需經過食品檢測,符合安全標準方可流入市場,促進人們的飲食健康。儀器的管理離不開操作人員的日常使用和平時的保養維護,規范相關人員的操作行為有利于減少設備損壞,增加設備的使用年限。加強設備的使用和管理流程,確保設備工作時數據精準,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1 食品檢驗儀器設備的優化管理
1.1 流程化管理,做好臺賬記錄
常規儀器管理流程要根據檢驗室實際需求購置新的檢驗儀器,經過采購和安裝驗收等,確定儀器完好無誤后為其建檔。之后交由計量人員定期進行計量檢定,并進行標識、編號作業指導書,在使用過程中定期維護和保養,出現問題及時維修,超過使用年限或損壞至無法使用進行報廢處理,并作資產銷賬。在這一流程中,要做好臺賬記錄,將采購前后和使用、維護中的各個環節以及涉及到的相關人員詳細記錄在冊[1]。要記錄儀器型號和相關參數等,明確儀器所在的科室和安裝或存放位置。每次使用儀器時,將使用人員、使用時間、操作規范和實際流程等相關使用情況詳細記錄在臺賬上。在計量人員進行計量校正時要將具體工作過程記錄下來,使每次計量溯源的時間、方式和唯一性標識清晰直觀地展現在臺賬上,使檢定工作有跡可循,便于后期查對,并有利于維護保養工作的開展。完整清晰的臺賬記錄可直觀反映各儀器設備的工作歷程和當前狀態,為其管理提供可靠的參考數據,提高儀器管理工作效率和食品檢驗工作的質量。
1.2 明確使用標識,便于儀器管理
在食品檢驗儀器管理過程中會對相關儀器進行計量標識和唯一性編號,檢驗人員可通過編號和標識了解設備目前的情況并進行使用和后續管理。例如,綠色標識表示允許使用,這類儀器通過計量檢定后無問題或經校正后達到使用標準;黃色標識表示限制使用,這類儀器經檢定后確定部分功能無法使用或相關數據不精確,但可以滿足部分檢驗工作需求;紅色標識表示禁止使用,這些儀器往往存在明顯故障或臨近報廢期,或無法通過現有技術進行維修或校準數據[2]。這種標識方式可幫助檢驗人員輕松辨別可使用的儀器,對于限制使用的儀器也可在合規范圍內進行部分食品檢驗工作,避免因使用不合格儀器導致數據失準。在使用中注意儀器所處環境的情況,留意異常情況,盡量減少環境因素對儀器使用的影響。
1.3 計量檢定與校正
食品檢驗儀器和設備在采購驗收后需進行計量檢定,確定符合檢驗標準或經校正后達到標準才可投入到檢驗工作中。在安裝調試的過程中,負責該儀器設備使用的檢驗人員需全程參與其中,了解儀器的使用情況,并保證儀器達到實際使用要求。當購置的儀器設備在調試過程中發現其檢測結果存在不確定性,并影響到食品檢驗報告的可靠性,或經由該儀器設備所產生的檢驗報告存在問題時,需對其進行計量溯源,并對該儀器進行檢測校正。一般較基礎的儀器或可直接操作得出數據的設備,如直接測定質量的天平等測量儀器,或需要對檢驗結果進行校正的儀器,如溫度儀等,這些儀器往往對食品檢驗報告精確性的影響較大,需要檢定精確度。還有一些數值較多,檢驗過程相對復雜的儀器,如果其精確度不夠,也易使報告失準,需要進行檢定。在儀器管理過程中要制定詳細的管理計劃,每年定期核對管理流程,落實各環節的任務要求,確保檢定和校正過程中不出現偏差,并反復確認相關結果。可與儀器廠商或服務管理人員建立密切聯系,將儀器的詳細信息轉換成書面資料,并積極與其商討檢定計劃,確保儀器在使用中的精準性。
1.4 落實核查環節
在每年對食品檢驗儀器定期檢定的期間,儀器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為保證檢定周期內儀器處于正常、健康的狀態,要對各儀器設備進行核查工作。核查工作是整體儀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也需依照嚴密的計劃進行。要對檢驗室的設備儀器等進行統計盤查,對需要重點核查的設備做標記,根據輕重緩急對各儀器設備開展核查工作,使核查工作更具針對性、更高效,并形成核查記錄。如在食品檢驗工作中較為關鍵的儀器、易損毀或易老病化的儀器、使用頻率較高的儀器和常需攜帶至現場的儀器等,在核查這些儀器時要根據其型號、參數以及功能安排核查具體工作,有序地進行記錄。核查環節的有效落實可保證儀器設備在檢定周期內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更真實地掌握管理中的儀器設備情況。在核查期間發現問題可及時檢定或校準儀器精度,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檢定周期,使儀器管理體系更完善[3]。
1.5 儀器的維護、保養及維修管理
在儀器管理中,除了定期維護,平時也要注意儀器的保養工作。檢驗人員在使用前后要檢查并清理儀器的使用環境,保證臺面和儀器的潔凈,在使用前對儀器進行初步檢查,并適當進行調整。在使用中出現儀器配件連接處卡頓等情況要及時作潤滑處理,其他的保養細則可參照具體儀器的相關資料和保養說明。在使用中出現故障或在定期檢定時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維修。根據故障所在位置和受影響的功能初步判定維修難度,操作難度較低的維修工作可由內部人員進行檢修,操作難度較高的維修工作可聯系原廠或服務商,或委托具備更高維修條件的專業機構進行處理。維修后的儀器設備依舊要按照管理流程經過檢定或校正,確定儀器精確度達到檢驗標準方可繼續使用。
2 提升檢驗人員水平
2.1 增加招聘優勢,吸引檢驗人才
食品檢驗設備多為精密儀器,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隨著科技的發展,檢驗設備和技術也更精細,檢驗室也需不斷引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保證食品檢驗工作的長期性和高效性。完善的招聘制度可以有效把控檢驗人才的質量,對檢驗工作的正常運行有直接的影響。人事部門在招聘前要對各崗位在職人員的流動情況、離職人員的離職原因等進行整理歸納,并結合過往的人才招聘情況和跟蹤反饋找出自身的招聘優勢和人才流失的原因。根據檢驗室各空缺職位對人才的具體需求,制定詳細的招聘計劃,設置招聘流程,通過提升崗位待遇等方式增加招聘優勢,吸引優質人才。招聘計劃中應將檢驗室相關崗位的招聘要求、職位守則及晉升政策等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既促進招聘流程的公開透明性,又使應聘者明確該職位的用人標準,可最大程度地保證聘用人選符合職業要求,且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和相關職業素養,進而提高檢驗人員的平均水平。
2.2 定期組織培訓,強化人員水平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較為完善和成熟,除了內部安全生產制度還有社會輿論的監督職能等,如每年“3·15”消費者保護協會披露出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督促我國市場中的食品安全健康地生產。在日益嚴格的食品生產環境下,檢驗室要不斷發展,添設更先進、精密的儀器,引進新技術,并不斷提升檢驗人員的技術能力,為食品安全的執法行為提供更精準的檢驗依據[4]。定期組織檢驗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可加強人員的思政意識,明確食品檢驗對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除常規培訓外,還要根據現有科技水平對檢驗技術的改進和檢驗相關知識的變化開展一系列教學工作,增強檢驗人員的知識儲備,強化和提升其技術能力。通過定期培訓提高整體隊伍的綜合素養,為食品檢驗工作的精確性和權威性筑牢根基。
2.3 重視檢驗效率,按需培訓
食品檢驗相關培訓的主要對象為檢驗人員,可以根據檢驗人員水平的高低或經驗的多少分為適合新手的培訓班和適合熟手的培訓班,使不同層次的檢驗人員都能得到有效提升。部分能力較強或實干型的職員對個人的要求較嚴格,有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需求,基于這些實際情況可組織定向培訓,幫助檢驗人員突破自我,進而帶領團隊實現整體水平的提升。平時要注重檢驗人員間的技術和知識交流,可定期開展研討會,根據當前的食品安全情況和檢驗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分享彼此的操作心得和技巧,對設備中的不足進行討論,提高檢驗人員對檢驗工作的重視程度。對于較常規的日常訓練,可通過官方平臺或內部賬號向檢驗人員發放學習資料并定期考核,確保每一名職員都參與到平時的學習中,不斷提升個人水平[5]。此外,檢驗室要立足于實際需求開展培訓,可節省資金成本,將有限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更有培訓價值的項目上,也可節省時間成本,使人員的培訓效果更有利于食品檢驗效率的提升。
2.4 加強實操訓練,提高整體水平
培訓導師要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和理論知識儲備,同時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可選擇業內經驗豐富的前輩或邀請各大院校內對口專業的教授或專家。培訓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先使接受培訓的檢驗人員將理論熟記于心,再進行實際操作,通過實踐檢驗理論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鼓勵檢驗人員不斷思考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效果,反復操作驗證理論的實效性,為后續檢驗工作的實際開展增加操作經驗,使培訓避免流于形式,更具實際意義。這些培訓將有效提升我國食品檢驗人員的檢驗能力,尤其是涉及到技術改進的內容時,可及時更新食品檢驗技術和理論,進一步提升實驗室現代化檢測技術
水平。
3 結語
食品檢驗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檢驗人員、儀器設備及操作環境。檢驗室一般是由機構打造符合標準的無菌空間,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儀器管理對日常檢驗工作也尤為重要。保證食品檢驗儀器的合規管理,定期檢定和校正食品檢驗或測量等儀器設備,加強檢驗隊伍的建設,提高檢驗人員的整體素養,增進對儀器設備的了解并提升其操作水平,促進對儀器設備的規范使用及維護保養,既可以有效增加設備的使用年限,同時也可避免因儀器精準性的問題導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從而保證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王艷英,李巖,石格鑫,等.食品檢驗機構儀器設備的管理[J].現代食品,2021(23):54-56.
[2]權勤波.淺談基層食品藥品檢驗機構儀器設備的管理[J].中國檢驗檢測,2021,29(5):70-72.
[3]王小玲.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及細節問題研究[J].現代食品,2021(22):166-168.
[4]高策.食品檢驗檢測實驗室人員和儀器設備管理要求探討[J].現代食品,2020(5):197-198.
[5]趙怡,魏姣姣.淺談如何加強食品檢驗實驗室質量管理[J].中國食品,2021(2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