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夢婷 曹敏 王玥 馬明霞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護理聯合放松訓練對老年冠心病(ACD)介入治療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90例老年ACD介入治療患者為例,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5例)和觀察組(n=4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采取心理護理聯合放松訓練,比較兩組患者干預效果。結果:干預后,觀察組負性情緒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心理護理聯合放松訓練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能顯著改善老年ACD介入治療患者不良情緒。
【關鍵詞】心理護理;放松訓練;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負性情緒;睡眠質量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laxation training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ZHU Mengting, CAO Min, WANG Yue, MA MingXia
No.901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Hefei, Anhui 2300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laxation training on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CD)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Methods: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April 2021 were selected as an example.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5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On this ba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care combined with relaxation train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sleep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laxation training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ad mood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D intervention.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Relax training;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egative emotion; Sleep quality
隨著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冠心病(ACD)發病率和患病率逐漸上升,主要由于血管狹窄,引起心肌缺血,進而出現胸痛癥狀,對其生命質量存在一定影響[1]。ACD多數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逐漸出現心肌缺血癥狀,如乏力、心前不適等,若不及時治療,加重病情發展,引起心臟病[2]。目前臨床多采取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但由于老年人群機體器官功能逐漸減退,適應能力較差,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降低術后效果[3]。因此采取一種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以緩解術前帶來的不良情緒,促進介入治療的有序完成。心理干預能顯著穩定患者不良情緒,降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放松訓練在治療患者不良情緒方面得到廣泛開展,利于提高患者情緒和生活質量[4]。本研究分析心理護理聯合放松訓練對老年ACD介入治療患者的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90例老年ACD介入治療患者為例,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5例)和觀察組(n=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55歲~79歲,平均年齡(67.52±2.14)歲,病情時間1年~10年,平均時間(5.24±0.84)年;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55歲~80歲,平均年齡(69.24±2.03)歲,病情時間1年~11年,平均時間(5.47±0.93)年。兩組資料比較,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入選條件
入選標準:(1)患者意識清晰,知曉此次研究內容;(2)依從性較好者,并自愿接受該研究;(3)生命體征平穩;(4)無精神類疾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吞咽功能障礙者;(2)存在認知障礙者;(3)心肝腎功能嚴重異常;(4)臨床資料缺失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講解疾病相關內容,密切監測患者情緒變化,對存在不良情緒的患者給予緩解,同時給予用藥、飲食等干預措施。觀察組另采取心理護理聯合放松訓練治療,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①認知療法。告知患者ACD疾病相關知識、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相關知識,講解行介入治療的必要性及治療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引導患者家屬做好治療后分散患者注意力等問題,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并根據結果進行針對性干預。②支持性心理干預。采用熱情的態度接待和交流,以消除其陌生感,結合患者心理狀況,告知患者疾病常規知識及其必要性和相關護理細則,幫其做好心理建設,告知產生不良情緒的危害,給予鼓勵、關心,對于存在異常情況者,注意誘發因素,避免誘因再次出現時,影響患者情緒,必要時對患者采用講故事、短視頻等方法緩解其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對于緊張、恐慌情緒者,采用鼓勵和溫柔的態度安撫其情緒,提高治愈的信心;對于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其講解,對其一對一的詳細說明,極大程度上獲取家屬和患者的理解和認同,提高家屬配合度。③行為矯正療法。結合患者宣教護理保健與健康教育相關知識,降低患者不良行為和習慣,為患者創造較高的標準生活質量。(2)放松訓練。在醫務人員的幫助下,采用聆聽音樂法、深呼吸訓練和漸進松弛法,通過反復學習和訓練,掌握放松要領。首次治療由治療師指導,對患者講解放松訓練的內容,在操作時,治療師可依據患者喜好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以喚起患者美好回憶,并反復訓練,2次/d~3次/d,15min/次~30min/次,同時幫助患者調節自身情緒及生活活動,以改善其身心狀態。
1.4 觀察指標
(1)負性情緒。選取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定焦慮程度,采用5級評分法,評分標準:正常<7分,可能存在焦慮7分~14分,存在焦慮15分~21分,明顯焦慮>21分。選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定抑郁程度,評分標準:正常<7分,可能存在抑郁7分~16分,17分~23分為存在抑郁癥,≥24分嚴重抑郁癥。(2)睡眠質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估,有18個條目組成7個因子,按0分 ~3分表示由無困難到非常困難,累計得分為總分,得分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高。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對比(P>0.05),干預后,觀察組HAMA評分、HAMD評分、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老年ACD患者由于身體機能較差,用藥情況較為復雜,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睡眠質量差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5]。研究顯示,焦慮、抑郁等情緒易引起患者出現應激反應,這些不良情緒易增強交感神經活動,出現一系列生理病理性等改變,進而誘發心肌梗死、心絞痛等事件發生[6]。因此需采取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以提高患者情緒穩定。本研究選取90例老年ACD介入治療患者,對比分析兩種干預方法,旨在為臨床后續研究提供參考。常規護理中醫護人員主要關注治療效果,忽略患者心理、生理等問題,進而降低護理效果。心理護理聯合放松訓練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護理方式,心理護理通過對患者入院后和住院期間進行分階段干預,對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穩定其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放松訓練通過一種對身體的主動放松提高患者對體內控制能力,進而使身心得到進一步放松。本研究觀察組采用這一干預方法,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HAMA評分、HAMD評分、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ACD介入治療患者采取心理護理聯合放松訓練效果較好,能顯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馮艷林,李毅,馬瑞,等.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應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2020, 15(2):178-182.
[2] 楊鯤,朱佳佳,劉文嫻.嗜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術患者造影劑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0,39(8):865-869.
[3] 馬元良,徐娜,尹春琳,等.冠心病多支病變患者同期和分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療法對 遠期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22,45(1):6-13
[4] 胡艷,張川莉,盧丹.放松訓練聯合音樂療法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極期疼痛和焦慮的影響[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1,16(3):315-319.
[5] 雷群芳.以患者結局為導向的強化護理干預對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患者自護技能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7):1202-1204.
[6] 屈莫,薛崳丹.心理護理聯合放松訓練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心理應激,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貴州醫藥,2021,45(2):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