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春華
【摘要】目的:探討側臥位手術患者術中實施針對性干預方案對壓瘡的預防效果,以及對患者滿意度的提升效果。方法:將我院2021年1月—10月側臥位手術的84例患者按手術順序分組。單號為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雙號為觀察組,術中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壓瘡發生情況以及滿意度評分。結果:對照組壓瘡發生率為16.67%,觀察組壓瘡發生率為4.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評分結果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長時間側臥位手術患者的壓瘡發生率,同時提升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側臥位;術中護理;壓瘡;滿意度
The influ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long - duration lateral decubitus acute pressure ulcers
LIU Chunhua
De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Dezhou, Shandong 2530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targeted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teral decubitus surgery an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n patient satisfaction. Methods: 8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teral decubitus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21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sequence. As control group, routin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as taken. No. 2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and satisfaction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was 1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4.7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atisfaction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lateral decubitus surgery,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Intraoperative nursing; Pressure sores; Satisfaction
術中壓瘡是以壓力為主要因素引起的皮膚損傷。根據調查顯示[1],美國4.3%的住院患者的壓瘡66%是因術中受壓而引起,為此,術中壓瘡一直是學界探討的熱點和難點。是食管、肺部、髖部以及側胸壁等部位手術常采取較長時間的側臥位,易引發急性壓瘡。現結合我院接診的側臥位手術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相應的術中護理干預,觀察其對急性壓瘡形成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84例側臥位手術患者均為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接診。(1)納入標準:側臥位手術;手術時間在≥2h;術前皮膚完整,無創傷潰破等情況;具有正常的理解溝通能力。(2)排除標準:有高危感染因素、營養不良、術中大出血;合并惡性腫瘤、皮膚病、帶入性壓瘡;因精神、心理因素無法配合者。按手術順序分為單號42例為對照組,雙號42例為觀察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1.2 方法
兩組患者采取的麻醉、手術方式及時間基本均衡,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術中實施預防急性壓瘡的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2.1 常規護理 術前常規訪視,為患者詳細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操作流程、手術體位以及相關配合事項。運用《Wa-terlow壓瘡危險評估表》對患者的體型、皮膚、年齡、營養狀態等相關指標進行評估,對壓瘡高危人群在骨骼突起部位貼敷3M敷料。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將室溫提升到25℃,并保證手術床單整潔、干燥。采取傳統側臥位的擺放方法,結合左側或者右側臥位情況,放置好相應的體位墊,術區外皮膚加蓋棉被保暖,所有體液均加溫處理后使用。密切觀察皮膚受壓情況,手術結束后正確移動、搬運。術后24h密切觀察壓瘡發生情況。
1.2.2 術中壓瘡干預 (1)明確原因:全科成員進行頭腦風暴,配合魚骨圖分析側臥位導致壓瘡的主要原因,確定患者情緒、術中體溫下降、動態評估這三大因素。(2)改進方案:①術前心理干預:心理安撫,及時解答疑惑,填寫壓瘡風險預警報告表,指導患者清潔皮膚的方法,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念。②術中體溫控制:動態檢測體溫,運用恒溫水毯或者保溫被,所輸注的液體與沖洗液均提前加熱到36℃~38℃,雙足處放暖水袋。③術中動態監測:體位擺放前對受壓部位涂抹賽膚潤,干燥后貼敷泡型壓瘡貼。術中頭部墊開放式的碗形頭圈,側臥于凝膠體位墊上,術中每30min評估一次患者的皮膚彈性張力、顏色、體溫、呼吸、血壓等,及時糾正,避免因灌注不足引起低血壓。手術完成后,再次評估,發紅部位均勻涂抹賽膚潤,預防壓瘡。
1.3 觀察指標
1.3.1 壓瘡評估 根據《美國國家壓瘡顧問小組壓瘡防護與治療指南》制定壓瘡評估標準,分別于術前、術后30min、術后24h統計壓瘡發生情況及面積。
1.3.2 滿意度 自制滿意度評價表,包括護理態度、操作熟練、理論講解等,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壓瘡發生情況
兩組壓瘡發生率與壓瘡平均面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價結果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結果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術中壓瘡主要是由于手術操作期間引起的以壓力為主的皮膚損傷。也有研究者表示,術中急性壓瘡主要是指在手術操作即將結束時出現的皮膚受損情況,但絕大部分學者均認為,術中壓瘡是手術開始后的幾小時到6d所表現出的皮膚受損情況,多發生在術后1d~3d。壓瘡一直以來都是手術護理干預的重難點,國內外學者都在積極探索其防治方案。
側臥位作為一種較為普遍的手術體位,因其往往涉及到了復雜、精細手術,故導致該體位下極易發生壓瘡。傳統的手術室護理干預盡管也高度重視對術中急性壓瘡的預防,且采取了術前強化檢測、術中體位合理調整、襯墊物保護等措施,但這些措施普遍為經驗性相傳措施,效果并不顯著。為了提升術中壓瘡預防的針對性,我科室組織全體成員通過頭腦風暴、魚骨圖對導致術中急性壓瘡的引發原因進行整理分析,通過確定癥結點,再基于問題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有研究者表示術前負面情緒會導致患者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導致皮膚表現出僵硬狀態[2],為此,我們在干預期間同時重視起了對患者的術前訪視,通過術前干預給予患兒積極有效的安撫,增強其心理抵擋能力。此外,有研究者表示體溫每下降1.8℃,那么患者的壓瘡的發生率就會增加20.2%[1、2]。為此,在術中干預中重視起了對體溫的保暖處理,以此實現對凝血功能的改善,抑制炎癥反應,從而達到對壓瘡的有效預防。另針對受壓部位采取了綜合性的干預措施,包括潤膚、泡型壓瘡貼、體位墊,以此來緩解皮膚所受到的壓力,并配合潤滑作用,最大程度上降低受損情況。根據結果來看,觀察組壓瘡發生率及壓瘡面積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有效實現長時間側臥位手術患者壓瘡的預防和滿意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麗云,彭紅,歐光信.側臥位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合并肺通氣功能障礙的術中護理干預[J].吉林醫學,2020,41(9):2270-2272.
[2] 薛秋月.術中預防性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側臥位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2):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