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英
摘 要:雙減政策下,《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表示:縮減學生作業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切實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水平,注重合理性、科學性、趣味性、有效性,減量不減質;同時教師要加強作業管理與評價,充分發揮課后作業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提高作用,進一步推動“雙減”工作落到實處。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后作業存在問題
目前課后作業的目的:一是要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檢驗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二是讓學生溫故而知新,鞏固課程內容,加深知識記憶;三是讓學生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拓展新知識和新方法;四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批閱學生作業,能夠發現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目前初中語文課后作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作業形式單一,內容重復
目前還有很多老師思想沒有及時轉變,仍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在初中語文學科的作業布置上還是簡單重復地抄寫、背誦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形式單一枯燥,容易產生厭煩心理,抵觸心理。而且這種形式的作業對于現代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影響微乎其微,并不是有效的學習方法。
2.題海戰術,以數量換質量
受多年來中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為提高學生成績,一直沿用題海戰術,通過大量的機械地重復練習,希望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學生被迫式學習,壓力很大,學生深感疲憊和厭倦,喪失了學習語文的內驅動力。因為教師只圍繞教材教授語文內容,學生學習的內容很狹隘,沒有進行拓展和延伸,學生視野和眼界越來越窄,對語文深入研究的興趣也逐漸被泯滅。
3.重視書面作業,缺乏語言表達練習
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學科,需要在文字表達和口語表達兩方面同時得到學習和練習,語文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對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揮著重要影響。但長期以來,語文作業始終停留在書面作業,而忽視了口頭表達的訓練,導致學生普遍心理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較差,羞于或恐懼跟人說話,與人交流。
4.缺乏作業管理和反饋
很多教師只留作業不批作業,或不重視批改作業,對學生作業的反饋評價不及時不全面,反饋評價的方式不恰當。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一方面可以由作業完成情況體現出來,另一方面語文作業很多沒有標準答案,不能片面判斷對錯,需要教師及時和學生就作業情況進行溝通、評價、引導。
二、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原則與管理策略
1. 秉承思維性原則,創新作業形式
教師要深入研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更新理念,建立新的課程觀和作業觀,在作業設計中融入情趣,激發學生的探求欲。在語文作業設計中,堅持思維性原則,立足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要發掘新的作業形式,引發學生的探究性思考。在作業評價中要加強師生的交流互動,營造寬松、平和的交流氛圍;培養學生的良好作業習慣,促進其學習持續發展。作業設計還要能要為學生創設情境,尤其在寫作中通過諸如擴寫、改寫、續寫等方式激發個人思維和想象空間。
在信息資訊和媒體高度發達的今日,教師也應掌握先進的工具和方法,充分利用影像、文字、圖畫等各類媒體,幫助學生拓寬學習視野,開發作業的新路徑。通過各種方式豐富語文作業的內容,增加完成作業的樂趣。例如:在學習我國古典小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假期可以讓學生收集相關的故事,在家長監護下利用有聲APP,錄制自己的朗讀作品等方式豐富作業類型。
2.秉承層次性原則,讓學生共同進步
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堅持層次性原則。首先,語文學科最好能根據學情分層留作業。讓學困生先做一些相對簡單基礎的作業,最好還有些趣味,經常變換形式,或者有些個性化建議和指導,要耐心關注這些學生,多鼓勵多引導,讓他們也能獲得語文學習的積極體驗,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逐步提升學習信心;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作業要有一定的綜合性和挑戰性,在作業數量和復雜程度上可有所加強,還可以建議擴大課外閱讀量,使他們在日常教學中能以自己的學力和節奏向前邁進。
其次,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盡量多設計一些實踐類的作業。要重視教材中口語、寫作、綜合實踐等板塊的作業設計和落實。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以作業帶動語文實踐活動的真正開展。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將很多語言、文學及文化知識活學活用,能調動他們語文學習的熱情,理應在作業設計中占一席之地。
另外,語文教師在確定作業時還要避免重復作業、要和其他任課教師勤協商進而統籌好本學科的作業,避免學生作業書寫量過大的問題。
3.秉承傳承性原則,提高文化素養
學生學習語文并不只是遣詞造句,還要在眾多的經典課文中了解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吸收我國優秀的文化涵養,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例如:在學習《錢塘湖春行》之前,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我國西湖的相關圖片以及紀錄片。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也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山水秀麗、景色宜人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其中蘊含著我國大量的中國文化。從唐宋以來,描寫西湖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其園林格局,文化遺產,使西湖充滿著詩情畫意,彰顯著我國五千年文明的傳統文化素養。
結束語
“雙減”政策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既要聚焦課程標準,對接核心素養,又要把握語文特質,扎根語文教材,更要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創新作業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自主能動性,不斷探索“雙減”政策下的高效作業設計理念和管理方法,助力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靜涵.“雙減”政策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探究[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22(Z1):12-16.
[2]張福芝.“雙減”政策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評價實踐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06):47-48.
[3]范成秀.“雙減”要求下初中語文作業分層設計初探[J].青海教育,2022(Z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