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吉飛
摘 要:在“雙減”環境下,降低工作量、減輕學生作業壓力的同時,需要提升中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質量,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達到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目的,開拓小學數學教育的新局面,構建教育良好生態。讓學生可以輕松學習,快樂成長,全面發展。本文中從幾個領域對"雙減"環境下小學生數學情景教學進行探析。
關鍵字:雙減環境;小學數學;情景教學
小學數學課程屬于基礎教育課程,情景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有益于促進學生的各領域協同發展。栩栩如生的小學數學情景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老師所構建的情景中,勤于思考,主動探索,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鍛煉數學思維,掌握數學方法,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雙減”情況下,小學生數學情景教學的實際意義
小學是孩子學習的啟蒙教育階段,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將具有抽象化特性的數學思維方法融入到多元化的情景教學,將抽象化的數學思維方法形象化,有益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搭建問題化情境,緊緊圍繞課程內容準確提出導向性問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解答問題,逐步構建問題解答總體思路,為學生有效解決數學問題及建立數學思維奠定基礎。因此在“雙減”環境下構建小學生數學情景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二、“雙減”情況下,實施小學生數學情景教學的對策
1、自主創新, 提煉情景,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情景教學需要老師具備扎實的學科素養。教師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善于運用情景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迎接“雙減”帶來的一系列挑戰。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讓學生掌握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能力和運用數學知識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
例如: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課《三角形》章節中,老師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用3根小棒擺三角形,用四根小棒擺四邊形,看看各能擺出幾個?(小棒的長短是一樣的。)提問:從實際操作中發現了哪些問題?三角形無論怎么擺都是同一個形狀,而四邊形可以擺出很多個不同形狀的。這一環節的情景教學實際上在鞏固三角形定義中的一個條件——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也就是說三角形是一個閉合的圖形,這也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作了鋪墊。關于三角形的定義,學生的回應可能有下列幾類情形:有三條邊的圖形叫三角形或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有三條邊和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端點的圖形叫三角形;由三條邊構成的圖形叫三角形;由三條線條排成的圖形叫三角形。當說法不一時教師就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科學的概括描述三角形的定義。此時對于學生片面的描述教師將快速設置教學情景,舉出實例給予回答和訂正。只有通過反復的研磨學生才能充分掌握了三角形的科學定義。此時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認識三角形的優點,理解三角形的高、底對應及實際意義,并能畫出三角形的高。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小組合作學習,促成溝通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起孩子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教師依據教學計劃和課程內容,可以創設一些和課堂教學同步的探究性學習的問題或來自生活實際的問題,促使課堂輕松高效,讓學生輕松快樂的學習,讓學習更好地回歸課堂,確?!半p減”工作在學校有效落實。在開展情景教學的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學生擅于發覺和造就生活中的數學美,用數學之美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品味生活和數學思維的美[1]。
2、創設情境,結合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新課程改革提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應當堅持終身學習,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重視突顯課堂教學的核心影響力,運用日常生活問題來創問題情景。讓學生們在問題情景中開展獨立的了解和研究[2]。
例如學習《百分數(一)》一課時,老師說:學生們,誰可以告訴老師,我們要學的百分數在平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到?學生伸手回應:新聞里經常聽到,說明書上都有......老師出示搜集好的服飾成分的百分比照片。老師說:沒有錯,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課。這是教師前不久買的衣服,學生們能從這種圖上發現什么數學課信息內容?揭露主題:像86%、14%、63.2%、36.8%等數,我們把它們叫做“百分數”。接下來老師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效融合,體會百分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引?百分比的重要性,體會百分數的使用價值。
教學環節中應該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通過問題情景的建立進一步推動數學課課堂教學品質提升。努力探索“學玩一體”教學模式,在學與玩過程中讓學生發現數學規律,掌握數學知識,進而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數學思維。
3、巧借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老師是教學設計的策劃者、引領者、主導者。教師應該依據教學內容特點及學生學情,合理突出情景教學主題,把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用心構建問題場景,啟發學生思索探究,激發動手操作欲望。教師需要適時地演示,充分應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喚起學生們探索知識的渴望。循序漸進、梳理提煉、歸納整理得出結論,使學生們一直處在積極探尋問題的主線上,讓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鞏固提高。
例如在《圖形的運動(三)—旋轉》教學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們通過看一看、做一做、說一說等主題活動,在觀察、模擬實際操作、溝通交流及意見反饋過程中探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首先,用學具七巧板拼組魚圖。之后學生們可以動手操作畫一畫每塊板的輪廓線,并標出序號。最后在小組內討論,每塊板是怎樣移動的?通過七巧板在方格紙上平移、旋轉的方式拼組出魚圖。感受數學與運動的完美結合,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感受數學課的價值。
巧妙的情景設計方案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自然而然將學生帶入課堂、帶入新的知識領域。在課堂上利用多元靈活的情景教學方案,促使不同層級的學生獲取并應用對應的知識與技能,從而能夠更好地達到增效的總體目標[3]。
三 、總結語
因此,搞好“雙減”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小學生數學情景教學應當不斷完善和自主創新,教師一定要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課堂駕馭能力,綜合運用數學故事、數學思想方法和生活中的數學等,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將數學思想方法在情景教學中得到轉換,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鍛煉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自覺性,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達到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秀榮.小學生數學情景問題串的課堂教學探討[J].課程管理與教育科學研究,2021,6(16):80-81.
[2]喬桂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實際運用淺探[J].試題與研究,2022(12):195-196.
[3]杜虎正.淺析“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5):41-42.